美国会在中东组织以沙特和以色列为核心的反伊朗联盟吗?

天下会会天下

中东两件大事,都和特朗普有关,他是2018年中东大变局的总策划!

退出伊朗核协议、搬迁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到耶路撒冷。

这两件事,背后都得到两个地区重要国家:沙特和以色列的支持,美国的反伊朗联盟已经具有了雏形!

在特朗普的伊朗核协议“弃约”行动中,得到伊朗“死敌”以色列率先支持。

伊朗的壮大对美、以、沙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不能接受的不是伊朗本身发展,而是伊朗通过代理人在中东不断挑起事端,证明自己是什叶派老大,挑战阿拉伯、以色列和美国在本地区势力。

作为波斯湾地区的一强,伊朗的国土面积跟人口数量在区内举足轻重。但伊朗和波斯湾伊斯兰国家其实相当格格不入。

伊朗作为最大的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政权,在2010年的阿拉伯之运动中,成功避过这一波反政府浪潮。在一批阿拉伯国家倒下后,伊朗反而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反衬效果显然是存在的。

对于伊朗来说,如果能借机削弱逊尼派国家实力,除了增加本身安全感,更主要是扩大什叶派地带,蚕食逊尼派势力范围,在中东形成从伊朗经伊拉克,到黎巴嫩、叙利亚的“什叶派走廊”。

然而,伊朗要想成就什叶派大梦,需要过两关: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这两个最仇视伊朗的中东国家。

沙特南方邻国也门,因为内战关系导致逊尼派政府倒台,叛变的什叶派武装动辄就用飞弹攻击沙特,也门胡塞武装的背后有伊朗的影子。飞弹几乎全部来自于伊朗。

以色列北方邻国黎巴嫩,国内基督教跟伊斯兰教势力相当,境内逊尼派、什叶派并存。地中海沿岸地区以逊尼派为主,南部靠近以色列的地区是以什叶派为主。

黎巴嫩在1975年因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势力失去均衡,爆发激烈内战,让黎巴嫩成为“失败国家”,内战至今没有彻底平息,反抗以色列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被赶到了黎巴嫩当中。

黎巴嫩南部的什叶派真主党,则是遵奉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为精神领袖,以建立伊斯兰政府为口号,要消灭以色列,让黎巴嫩南部成了反以色列大本营。

黎巴嫩在今年5月举行了国会大选,距离上一次大选已经9年了。目前,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属逊尼派,他所领导的政党席次在减的,而支持什叶派真主党的席次在增加。

这说明什么?伊朗的影响力是在增加,对以色列的敌对行为也会更趋激烈。

对以色列来说,既要对付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袭扰,同时还要防备叙利亚境内的伊朗援军随时可能对以色列攻击。

虽然以色列有足够的能力自卫,但面临的还是腹背受敌的局面。背后一个重要挑战者,就是不与以色列接壤的伊朗!

此外,以色列毗邻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人反抗运动,以色列军警疲于奔命。作为针对伊朗的反制手段,以色列不断派出战机轰炸在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基地,目的就是要防止伊朗势力继续往西扩张到以色列!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是中东国家里的“反伊朗急先锋”,他不断出现在各种国际场合,揭发伊朗还在研制核武器的各样证据,称得上是“特朗普的大将”

观察特朗普一年多来的的动作,能大概勾勒出特朗普对付敌人的方式。

首先,

退出或撕毁他认为“不合理”的国际协议。

然后,找“可靠代理人”来修理对手。

这个模式也正被用在伊朗身上。可以想见,接下来除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制裁,以色列必定加倍打击叙、黎境内的亲伊朗势力,迫使伊朗的势力回缩。

同时,沙特也会对加紧打击也门,让伊朗的支持缩回北边。

这种做法,对特朗普来说,成本是最低的。

经济制裁方面,美国本身没有伤筋动骨,因为美国跟伊朗的贸易本来就不大,受损比较严重的是欧洲各国。

假如动武的话,出人命的也是以色列和沙特,由他们顶在第一线。美军靴子则妥妥地不会踏上伊朗。

以色列和沙特的作战方式,必然不会走联合国程序,这都不用解释。

所以,特朗普的根本策略是大力压制伊朗,但手段跟成本是通过两个“主要打手”来实现,风险和成本转嫁到美国以外的国家。

这就是特朗普的算盘,通过帮助以色列和沙特换取筹码,组建由美国牵头,但其实美国自己可以退居稍远处的“反伊朗联盟”!(完)


蒋晓峰Terry

其实围绕着伊朗问题,美国和以色列一直有很深的布局,以色列一直视伊朗为本地区对自己安全威胁最大的国家。

环视四周,曾经的中东强国都已经物是人非,埃及现在的军政府已经衰落成了沙特的小弟,国防军备采购都需要沙特掏腰包买单;叙利亚被内战打得千疮百孔,俨然是国破山河在,沦为各方势力的角斗场;伊拉克国防军60万,装备精良,伊拉克与伊朗同为什叶派政府,时常有眉来眼去的举动,但是被美国套上了缰绳,美宣称为防止伊朗的渗透,美将继续保持在伊拉克军事基地;土耳其军事实力也堪称强国,但是由于政变后经过清洗,大量世俗化军官被开除军界,战斗力下降得惊人,两次以重装甲部队进攻被打得大败,一次以支持下的叙自由军进攻叙民主军,叙自由军集体投诚,这样的军心民心实在不是威胁,而且现在土耳其经济也日见窘迫。


有实力挑战以色列的伊朗恰恰是它的死敌,并且伊朗也将拥有核武器能力。美国兰德公司曾经做过一个评估,认为如果以色列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打击,只能延缓2年,美国发动打击只能延缓5年,所以美和以色列都放弃了军事打击的想法。

伊朗由于自己的死敌萨达姆被除,伊拉克变成什叶派政府而获得施展空间,这些年触角迅速伸到多地,在伊拉克,他支持下的什叶派民兵帮助政府军打败库区武装,帮伊拉克政府夺回了基尔库克;在叙利亚,他武装的由阿富汗难民组成的雇佣军和他的王牌小弟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约7万人和阿萨徳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鏖战;在也门,他支持的胡塞武装杀死前总统萨利赫,发射导弹攻击阿联酋核电站,发射弹道导弹攻击沙特王宫;在巴勒斯坦支持哈马斯武装;在黎巴嫩支持黎巴嫩真主党武装。

沙特国王在自身安全都难保的情况下,阿拉伯民族大义也只好先搁一边,据说在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的斡旋下,和以色列开始勾结。前者出巨额资金请以军负责剪除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和也门胡塞武装。

沙特自己的豪门军队虽然毫无战斗力,但是沙特在中东是很有人望,为啥?钱多又大方呗!埃及和苏丹俩军政府外购武器通通沙特买单,我们的巴基斯坦老铁因为英勇善战也被沙特拉去当了征讨胡塞武装的先锋。再加上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各豪门军队,虽然都是中看不中用,也总算是攒鸡毛凑出了掸子。

联盟还临阵斩了卡塔尔祭旗,海湾合作委员会说卡塔尔通伊朗,通通和他断交,切割经济往来。现代社会切断经济往来无异于断人经脉,卡塔尔为此不得不撤回国外的300多亿美元投资回国救急。

成员虽然都是草台班子,但是联盟中的以色列和沙特还是叫得响的,一个是中东小霸王,一个是中东土豪金。再加上美国做后盾,不断因为伊朗国内游行施加制裁,未来伊朗的压力可想而知。


天下会会天下

大家放心吧!美国不会把伊朗搞垮。如果伊朗现政权被推翻,那么美国将在中东地区失去很多利益。



1.首先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大国,伊朗拥有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中国新疆那么大,伊朗拥有8000万人口。伊朗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拥有完善工业体系的国家。

2.美国希望中东地区各个国家达到一种战略平衡,不希望中东地区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美国也不希望所有中东国家联合起来成为盟友。这样会成为美国控制中东地区的障碍。



3.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石油是世界各国工业的血液。美国其实不需要得到中东地区一滴石油,美国只想控制中东地区产油国的政府。让这些国家听美国的话。美国要拥有国际油价的定价权。例如2003年美国推翻了不听话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并且控制油价,把油价从30美元炒到了140美元一桶,美国赚得盆满钵满。



4.19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是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他们都拥有称霸中东地区的实力。而美国支持伊拉克对伊朗发动了两伊战争。这场战争打了八年,两国死亡几百万人,严重消耗了两国的国力。



5.而沙特近年来成为了中东地区的强国,沙特想摆脱被美国控制。因此美国减轻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让伊朗恢复国力与沙特在中东地区争霸。这样可以消耗沙特与伊朗的国力,不让中东地区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



6.美国不可能让伊朗政权倒台,如果伊朗政权倒台,那么沙特将成为中东地区的新霸主,这会阻碍美国控制中东地区的步伐。因此美国会适当的控制和减少对伊朗的制裁让伊朗活下来。


杜达特洛夫斯基

如果美国国务院的那帮家伙还没有完全疯掉的话,他们应该不会这么干。但是现在,白宫的主人是特朗普,沙特阿拉伯的操盘手是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那就还真有这可能性,因为这两个人都不喜欢按常理出牌,还都想按自己的办法来解决中东问题。但是沙特阿拉伯应该清楚,与以色列和解可能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是与之结盟就可能会断送沙特王室。


古风93814281

两个完全不同宗教体系的国家不可能组成联盟,尤其是在中东!以色列是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千年死敌,埃及当年只是与以色列签订和解协议就被杀掉了总统,而且沙伊争斗没有出现公开站台冲突的层面;目前,鹰酱已经突破底线承认了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如果沙特在这个节点再与以色列结盟对付伊朗的话,站在伊朗背后的兔子、毛熊肯定联手打击以色列!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值得兔子、毛熊付出献血捍卫的成果。


熊style

中东均势和平衡的脆弱性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从特朗普一句话就能搞乱中东,就可以看出来,历史上纷纷扰扰成了各大国利益博弈的沙盘,从现阶段的局面看,美国打压伊朗是战术选择,但不会将其搞垮,也不可能搞垮,沙特和以色列虽然现在眉来眼去,但沙特还不敢在明面上和以色列结成联盟,毕竟它是中东最大的阿拉伯国家,穆巴拉克倒台后,沙特就以具备做阿拉伯带头大哥的潜质,而且在积极努力,作为大哥必须照顾众小弟的感受,几次中东战争的伤痛没那么容易翻篇,所以它还不需要去和以色列搞成一团,对美以的做法不表态不反对就已经足够,所以不可能形成以沙特和伊朗为核心的反伊朗同盟。


风里郎2009

美国会在中东地区组织沙特和以色列为核心的反伊朗的联盟,这样的联盟最终目地是拖垮俄罗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