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时,企业如何给员工的股权进行定价呢?

股权如何定价?是企业与员工都关心的问题!股权,简单的看,就是商品,企业家们,把这商品,卖给了员工,这要怎么卖才合适呢?

卖给员工的时候,股权这个商品,企业家就要给这商品定个价,而且这个价格,员工乐意接受,企业家们也要不吃亏才行,这样,双方才能长久和谐发展,那么,股权激励的时候,给员工的这个股权,企业到底要怎么定价呢?

股权激励时,企业如何给员工的股权进行定价呢?

我们知道,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方法有:

市场法

但是,市场法的应用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资产的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为市场法提供了有效的应用空间,市场法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评估方法。

指参照市场上已经发生的、与被评估对象相同或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确定重估资产价值的方法。

简单点理解,就是说,一家企业,在同行业同类的企业里面,能卖出去多少钱?

可以做个参照,所以关于股权的价格是企业老板和员工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结果。

在市面上最常用的卖给员工股权方法我们用的是成本法,因为毕竟员工出了钱,又出了力,双方经过充分的协商,最后对价格达成一致,我们做的一家企业最后他的股权计算方法就是历史的累计投入做为股权的计算依据。

利润法

这家企业的利润3000万,按照市面通勤的做法乘以5到10倍,成为PE的倍数,那这个企业的价值在1.5亿到3亿之间。这个就是利润法。

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的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该方法要求当企业增加对外长期投资时才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当投资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公司实施控制时采用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即投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原始取得成本入账后,始终保持原资金额,不随被投资公司的营业结果发生增减变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比如一家餐饮企业一年的利润是3000万开了12家店,那给员工分股份该给企业定多少钱呢?

所谓成本法,就是截止到今天12家店总共投入多少资金,将该资金确定的数额,作为卖给员工股权的计算依据,那么这家企业12家店累计投资4000万,这就是这家店卖给员工的股权价格。

最后,提醒更多创始人注意两个常见的激励股权定价问题和建议:

第一,激励股权定价不一定全篇一律

可以按照公司所处阶段、激励对象入职先后及业绩表现等标准为每一批激励对象设定一个固定取得价格或者价格计算方式,原则上公司状况越好激励股权的价格越高,譬如C轮实施的股权激励往往比A轮前后实施的股权激励价格要高很多。

第二,不建议无偿的激励股权定价

无偿的激励股权定价,可能会导致激励对象对股权激励的价值造成误解;同时,创始人往往忽略了无偿意味着激励股权对应的注册资本应该由激励对象之外的人认缴和实缴,也就是说最终可能是创始人需要自己掏腰包缴付相应的资本金;

此外,从税负角度来看,税务局也不一定会欢迎激励股权零价格因为一看就不是正常的公平交易,甚至可能怀疑创始人鄙视税务局的辨别能力(譬如激励对象需要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就激励股权缴纳个税的情形),而且零成本也意味着员工套现激励股权时没法扣除成本,相当于在套现时给税务局白送了股权成本原值的20%作为个税“礼金”。

那么,你的企业想做股权激励吗?你想以什么样的价格卖给员工呢?员工能接受的价格又是多少呢?你是否能制定出一份既能让企业接受又能让员工乐意购买的股权价格呢?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对你能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