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康熙的儿子数量多且优秀,为何无人挑战朱标的地位而康熙时却出现了“九子夺嫡”?

热心市民建先生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并没有出现康熙朝那样的九子夺嫡现象。其一在于朱标能力强,而且孝顺。其二在于明清的继承制度不一样,使其他皇子人人都有机会。其三在于教育与分封问题。

说一千遍说一万遍,不管一个人有着什么样的先天优势,但如果能力不行也是白废,比如说胤礽这样的。如果能力行了那么更是顺风顺水,比如说朱标这样的。

为何明初没有出现九子夺嫡的情况,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朱标能力强,上可以使朱元璋满意,下可以使诸王心悦诚服。

朱标相对于胤礽,是极其孝顺的,朱棣对于父亲朱元璋孝顺不说,还经常救助要被父亲责罚的秦王晋王等弟弟,身为大哥维护了家庭的团结与和谐。而胤礽不只是弟弟病重乃至死了漠不关心,康熙病重时还偷窥,想早点继承帝位。差的太远太远了。

朱标主张仁政,虽然经常惹的朱元璋勃然大怒。但也获得过朱元璋的认可其能力也不错,而胤礽监国期间的做为简直是差太远。

朱标能力强,人品又好,太子之位又怎么坐不稳呢。而胤礽就是恰恰相反了,能两次被废也是正常。

继承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就一直主张嫡长子继承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度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的避免诸子为了太子之位自相残杀。

朱元璋为了贯彻这个制度,甚至朱标英年早逝以后,不选择其他有能力的儿子而是选择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清初的继承制度其实很乱,因为是少数民族所以并不是太注重嫡长子继承制度。

清朝第二代皇帝皇太极是排行第八,第三代皇帝顺治帝福临排行第九,第四代皇帝康熙排行第三。可以看出当时清朝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规则,立继承人不怎么看重是否为嫡长子。

到了康熙帝时代,开始制定规则实现嫡长子继承制度。但一时半会根本扭转不过来的。嫡长子胤礽不争气,使这种制度失败。更是引发了其他皇子的好胜之心。

最后清朝继承制度成为立贤不立长。

教育与分封问题

朱元璋对于嫡长子继承制度是一直认可的,虽然也注重培养其他儿子,但更注重于培养朱标。

朱标早在朱元璋为吴王时就被立为世子。

可以说当时的资源倾斜于朱标一人。

而且朱元璋立下分封制度,一般藩王成年后就要就藩外地,一旦去了外地远离政治中心,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诸子斗争的可能。

清朝因为开国初期的继承制度不明确,哪怕后来康熙帝想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度,也是一时半会扭转不过来。

所以清朝的培养皇子制度是合理分配资源,并不是资源倾斜于胤礽一人,这样的教育当然会培养出来竞争者。

而清朝虽然分封皇子,但不准其离京。诸皇子一直待在政治中心京城,当然是加大了争夺的可能性。

分析到此结束。


宋安之

第一,传统不同。

明朝是汉人政权,嫡长子继承制已经被认同,朱标身为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

而清朝就不同了,作为女真人政权,受长子继承制思想影响较浅,立贤思想影响也比较大,而以前的皇太极、顺治等,也都不是长子继承。



第二,能力不同。

朱标作为皇太子,仁爱有德,有所作为,其能力在诸子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没有人有能力和朱标争夺太子之位。

而康熙帝的太子,能力平凡,远远不及皇四子、八子、十三十四子等,又荒淫无度,在康熙离京期间更是胡作非为,拉党结派。这些也为其它能力强于太子的皇子提供了机会。



第三,对待亲王的方式不同。

朱元璋把其它儿子分封在了全国各地,这就避免了其它儿子对皇位的直接窥伺。

而清朝的王爷贝勒,有王的封号,却没有王的领地,在京城为官,这也为九子夺位提供了客观条件。




津城沐雨

向敬之

明太祖朱元璋有儿子二十六人,清圣祖玄烨大大小小的儿子三十五人。

朱元璋登基,便立皇长子朱标为皇太子,确定嫡长为储制度。朱元璋在培养储君监国理政的同时,完善和强化东宫制度,以勋戚重臣充实储君的顾问队伍,突出储君为制度化的接班人。

储君既定,其他皇子稍大,就封王就藩。这样,也为明朝后世,一旦皇帝指定嫡长子或皇长子为接班人,其他皇子只能无条件接受不一样的天命。

朱标从小接受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即便都是嫡子系列、最早封王就藩的几个弟弟,如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都对兄长朱标极为尊重。这几个藩王,是朱元璋皇子中实力最强的。他们如此礼遇太子,其他藩王也只能绝对臣服。

民间收藏的朱元璋画像(彩绘),相貌不俗,典型特征,三庭比例悬殊,下巴很长,奇人之相。史学考证,与其真实相貌较为接近

康熙诸子不然。康熙虽然早早地确定了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但以皇长子胤褆为首的其他诸子,一般只有皇子身份,需有成绩或为父皇喜爱,才有机会晋升为贝子、贝勒、君王、亲王不等爵主。这是清朝皇家制度,皇子并非出生便是亲王。这,决定了他们的政治待遇、身份等级。

此外,清朝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皇子不经皇帝允许,是不能随意离京的,更无就藩之事,严重地影响了皇子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交结大臣,自成集团,明争暗斗,倾轧掣肘,意图彻底改变最初的出身和身份。

胤礽的储君做久了,也因康熙的放任中日益骄纵,对兄弟们极不友善,导致了储位虽定、但阴谋不止的夺嫡乱象。

康熙立碑“治隆唐宋”,礼赞朱元璋,称“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在处理诸子关系上,康熙不及洪武。虽然朱元璋在朱标死后,再立皇太孙,引发朱棣发动靖难一役,篡弑上位,但朱元璋制定的嫡长为继的皇家制度确实避免了不少宫廷政变。


以礼观书

一、制度不同。

明朝是中国古代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之一。也就是说,嫡长子、嫡长孙的皇太子、皇太孙名分已定(甚至藩王都要豫立世子、世孙),如无意外(明朝除了明成祖属于非正常即位,其皇位基本都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甚至明世宗小宗入继大宗都严格遵循了立长的选择),皇位必须在嫡长子家族产生,其他皇子完全没有继位的可能性。所以,终有明一朝,除了明成祖,再也没有出现过皇位的非正常传承。即便后来明神宗有意废长立幼,废明光宗而改立福王朱常洵为皇太子也因为阻力太大而最终告吹。所以,朱标的地位一经确定,除非朱元璋自己想改变,否则很难为外力所撼动。可恰恰朱元璋又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定支持者和捍卫者,终其一生,根本没有儿子敢挑战朱标(包括其子朱允炆)的皇储地位,甚至连打小报告都不敢。

清朝作为游牧民族入主华夏,其早期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皇位传承制度,虽然也有那么一点点嫡庶之分,但是并不十分严格。也就是说,清圣祖、包括清圣祖之前的一段时期,理论上任何皇子都有即位的机会和可能性。清圣祖虽然遵从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册立了皇太子,但是后来又两次废储。在皇太子被废之后,清圣祖已经没有所谓的嫡子,而清朝初年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并没有明朝实行得那么彻底,所以,清圣祖的庶子们一下子几乎都拥有了皇位的继承资格,一个个跃跃欲试,自然造成了后来“九子夺嫡”的局面。此后,鉴于历史教训,清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颇为特殊的“秘密立储”制度,但那是后话了。



二、藩王管理方式不同。

明朝的藩王属于实封,即藩王都有明确封地。达到一定的年龄之后,藩王必须前往封地就藩。没有皇帝的许可不准私自留京或者私自进京,更不许藩王之间私下相互来往。明成祖之后,明朝的藩王甚至连出王城都要向地方官员和朝廷报备。除了明朝初年守土戍边的藩王还有些实权,明朝永乐之后的藩王几乎与锦衣玉食的囚徒无异。所以,藩王们即便想要争储夺嫡也几乎没有在老爹面前表现的机会。当初,明成祖如果不是被侄子朱允炆的粗暴撤藩逼得走投无路,也未必会铤而走险,出现明朝历史上这唯一的例外。

清朝和明朝不同,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甚至入八分公全都养在京师,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离京,这等于是将藩王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便于监视、管理。但是,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麻烦。清朝这些被皇帝养在京师的王爷们其中一部分是被赋予了权力的,尤其是清朝初年。手中有了权力之后,必然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势力。而且,这些王爷们终日围在皇帝老爹身边,自然也多出了许多自我表现以及影响和改变老爷子想法的机会。所以清朝这些养在皇帝眼皮底下的王爷们虽然失去了举兵造反的可能,但是却又为其参与夺嫡提供了便利条件。拿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来说,如果这些皇子手中没有一定的权力,而且远离权力核心,像明朝的藩王一样成为锦衣囚徒,又怎么可能出现如此局面?



三、传统不同。

明朝的皇帝虽然一直在不断集权,但是士大夫阶层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尤其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明朝的士大夫阶层经常会为了所谓的道统跟皇帝据理力争,有时候甚至逼得皇帝不得不作出让步,例如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而明朝皇帝出于维护统治稳定性的需要,并没有彻底打击士大夫阶层的这一举动,后来也只是利用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之间形成权力平衡而已。所以,明朝如果有人想推翻嫡长子继承制,难度非常大。况且,朱元璋是权欲及强之人,就更容不得他人指手画脚、破坏自己亲自制定的游戏规则,即便亲儿子也不行!

清朝的中央集权几乎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加之游牧民族的奴隶制传统残留。清朝的皇帝是主子,几乎是说一不二;臣下是奴才,只有俯首听命的义务,至于后来的汉臣集团就更没有什么话语权了。也就是说,到底由谁来接班,只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其他人无权干涉。如此一来,皇帝的儿子们自然都拼了命来忽悠和讨好老爹,以期能够接班,所谓“夺嫡”也就是必然的了。



四、个人素养不同。

这个是就个案而言。朱标和胤礽同样是当了几十年的皇太子,但结局却完全不同。朱标当了二十多年皇太子,最后死在任上,由他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胤礽当了三十多年太子,却最终被废,皇位花落别家。这里面个人因素起了一定的作用。

朱标善始善终,一生都在乃父朱元璋的教导下尽心尽力学习和历练,以期做一个合格的太子、合格的皇帝,几乎没有一天懈怠。而且,除了缺少一点点乃父朱元璋的凶狠和霸气,朱标作为皇太子基本还是合格的,这一点连他挑剔的老爹朱元璋也都是认可了的。

胤礽前后却显得有些矛盾。据史料记载,胤礽早期也是颇为兢兢业业想做一个好太子、好皇帝的,而且其能力和资质并不差,也多次受到老爹清圣祖的夸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架不住一群各怀鬼胎的兄弟们捣蛋、使坏,胤礽在乃父心中的形象越来越差。而且,随着进入而立乃至不惑之年,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胤礽自己也逐渐开始放纵、松懈和倦怠了,最后更是说出了那句有名的“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这句话传到老爹耳朵里还得了?这等于就是明着咒老爹怎么不早点死!所以,他最终的命运可想而知。


農民工老楊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静Yes”认为,导致朱元璋和康熙不同结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

继承人问题向来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重中之重。明朝万历时期出现的“争国本”事件,就是明朝士大夫捍卫嫡长子继承制度的一个坚定抗争!

可见,继承人问题在帝国传承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所以,如何培养一个合格且优秀的继承人,就成为历朝皇帝考虑的首要问题!

而培养一个优秀的传承人,需要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所以历朝皇帝不惜聘重金在朝中物色优秀的大臣充当继承人的老师,一方面,这是太子的玩伴,可以教会太子很多东西;而另一方面,太子的老师也会成为未来皇帝执政班底的一员,可以说皇帝在为太子物色合格的辅佐者。

但是在“静Yes”看来,朱元璋和康熙对待太老师的态度就有些不一样了:

1、朱元璋的“尊师重教”

先说伴读。《明史·舆宗孝康皇帝传》讲到洪武元年,太祖“命选国子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余人,侍太子读书禁中。琦等入对谨身殿,仪状明秀,应对详雅。帝喜,因谓殿中侍御史郭渊友等曰:‘诸生于文艺习矣,然与太子处,当端其心术,不流浮靡,庶储德亦获裨助。’”此时年朱标17岁,读书当然要伴,而且伴侣的选择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而在老师的选择上,朱元璋也没有放松。朱元璋在辅教太子的问题上,把慎选师傅放在第一位,太子朱标的师傅宋濂在元代便已是翰林编修了,《明史·宋濂传》称洪武初,帝“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除了宋濂以外,还有詹同,他是陈友谅的翰林学士,朱元璋攻下武昌以后,便召他为博士,“时功臣子弟教习内府,诸博士治一经,不尽通贯。同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明史·詹同传》)。

当时教授的主要是儒家经典,即仁义礼智信。除了太子,其他诸王朱元璋也没有放弃教育!正是由于朱元璋的重视,朱元璋的儿孙更多地懂得了秩序和伦理的力量!

作为皇帝,也是父亲,朱元璋不仅为皇子们物色优秀老师,也在身体力行尊师重教。

有一个叫刘崧的师傅,洪武14年,崧为国子司业,赐鞍车,令朝夕见,见辄燕语移时,未旬日卒。疾作,犹强坐训诸生。及革,敬问所欲言,曰:“天子遣崧教国子,将责以为功,而遂死乎!”无一语及家事。帝命有司殡殓,亲为文祭之(《明史·刘崧传》)。”从这里可见朱元璋确实尊师重教,一个穷教书先生,能够与皇帝朝夕相见,而且见面能“燕语移时”,他们之间谈论的议题,当然离不开朱元璋子弟之间学习和品德的状况,由此也说明朱元璋在教师面前没有一丝一毫做皇帝的架势。

朱元璋与师傅的关系,不完是君臣之间的,而是家长与教师如何协同教育好下一代的问题。而朱元璋对教师的关心,不是递红包,而是充分地表示对他们工作的尊敬,是靠这一点来调动教师们积极性的。

实践证明,父亲的言传身教给了孩子们树立了良好榜样,明朝没有出现挑战太子朱标的情况。

2、康熙的“尊师重教”

和朱元璋的尊师重教相比,康熙确实差出了太多。

很多人说康熙是千古一帝,那是对他功绩的一个肯定,但是对康熙的子女教育问题连连感慨,好像康熙忙于政事顾不上孩子们,然后孩子们都被其他人带坏了,或者说康熙没问题,全是这帮孩子们的错!

说这些话的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康熙尊师重教的真面目。

皇太子出生时,康熙最疼爱的皇后难产而死,这让康熙对太子百般溺爱,终于害了太子。太子师傅耿介给太子讲课,因天气炎热,加上站得太久,突然晕倒在地。康熙得知后,非但不责备太子,反而怪罪老师:“尔等侍立,朕焉得知?应坐应立,宜自言之。皇太子欲赐座,未奉朕谕,岂敢自主?”整的罪责全部在老师身上。

康熙25年4月,康熙在瀛台教皇子们射箭,帝师徐元梦陪侍在旁,康熙也让他射箭。但徐元梦不善骑射,拉不开强弓,被康熙当着皇子的面严加斥责。徐元梦解释了两句,康熙便恼羞成怒,当着皇子的面让人杖打徐元梦到奄奄一息,并下令抄徐元梦的家,将其父母流放黑龙江。但是他又怕这样会耽误皇子们学习,于是当晚又派人去给徐元梦治伤,让徐元梦第二天必须按时给皇子们上课。

当晚天降大雨,徐元梦带伤跪在皇宫门前嚎啕大哭,恳求御前侍卫转奏:“臣奉职无状,罪该死。臣父廉谨,为官数十年,籍产不过五百金,望圣主察之。且臣父母皆老病,臣年正壮,乞代父谪戍,尚能胜甲兵效命矣!”侍卫虽然很同情他,但又惧怕康熙发怒,没人敢转奏。后来一个大臣求情,康熙才赦免了徐元梦。

康熙46年1月,康熙第六次南巡,路上看到诸皇子的请安帖,感觉文笔不通,感觉都是徐元梦不尽心教诲所导致的。拟将徐元梦革职,并当着全体阿哥之面再次杖责徐元梦。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父亲的都不尊重老师,皇子们怎么能够尊重老师呢?最要命的是,康熙作为少数民族皇帝,一再可以贬低和侮辱儒家经典。康熙最得意的事,就是召集天下儒生,在他们面前宣扬儒生误国,儒学误国。这都被孩子们看到眼里,最后导致皇子们视伦理规矩为草芥!视僭越为能事!

所以,朱元璋和康熙的子女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二者一切的根源,在于朱元璋和康熙本身。

说康熙太子不是长子以及明朝藩王在外无法撼动朝廷的,都是原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教育。

教育为百年大计!此言不虚!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静Yes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会从大的历史背景去思考与对比,这些都可从史书或是学者专家们的著作中一探究竟。无非就是什么他们所处的朝代背景不同,汉族政权与满族政权的治国方略不同,皇子的才能品行教育问题不同等等来做比较。我就有不同看法。




我要说的是朱元璋和康熙的皇权继承纷争问题并无本质的不同,帝王只要儿子多而且都有一定的能力,就会存在继承权的争夺大战,或直接的或间接的或主动的或被动的,只不过争夺的方式或历史过程略有差异罢了。


朱标的太子地位虽不可动摇,但是英年早逝了,后面朱标儿子朱允炆继位后为巩固帝位迫害各地藩王,导致朱棣等多个藩王举兵造反。这是不是另一种间接意义上的“九子夺嫡”?如果朱标不死,继位了,难道就一定能善待其他兄弟?也许有人说史书上说朱标宽厚仁义,但请记住封建王朝的史书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这就是封建王朝的政治斗争漩涡,身在其中的统治阶级不可能摆脱这种漩涡,社会形态起决定作用,“九子夺嫡”必然发生。当然那些只生了一个儿子的帝王就没得选了,生个傻子(何不食肉糜那位)也得让他继承。


书海浩渺

朱标嫡长子,素为朱元璋所看重,从小就当继承人培养的,而在战争年代就疏于对其他儿子的教育,这一点从朱棣比较低下的文化修养就可以看出来。再者朱标仁厚,在文官集团里人望极高,上至天子下至百官都把他当储君对待,朱标死后朱元璋极为悲痛,并且立朱允文为皇太孙,可以看出他有多爱这个长子。相形之下康熙的太子无论才具还是圣眷都和朱标差太远了,何况他的兄弟们入老四老八老十四等能力都强于他,自然太子位不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