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一杯清茶,一丝回味。从专业的茶具挑选到考究的冲泡方式,杯盏之间我们能感受到品茶,无上甚深微妙。

不过你可知道,喝茶最初也是有段黑历史的。

何为“黑”历史?

你可能不知道,以前人们喝茶是花椒大料葱姜蒜混着茶,煮成一锅……汤一样的东西,一起喝的……不信?咱有图为证~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唐 宫乐图 佚名

嗯……茶具在哪里?

看清楚了哈~就是中间那口大锅!怪不得古人总是说“吃茶吃茶”,果然是混成一锅分餐,“嚼吧嚼吧”吃茶!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唐 宫乐图·局部 佚名

也有稍微讲究一点的,用这种小炉子煮茶吃,也不用放太多调料。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唐 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局部

当然,在唐朝也出现了一位“茶仙”,虽然只活了40年,但凭借着“茶仙”的经典形象,在画中喝了一千年的茶!

现在,我们就跟着“卢仙儿”一起见证喝茶方式的变迁!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明 丁云鹏 卢仝煮茶图

唐人煮茶、煎茶

这两种方法其实差不多,只不过煮茶用茶鲜叶,煎茶用人是茶饼。但它们都是将茶叶放到锅里,加入姜、桔、花椒等大料,喝一口,这酸爽!可古人就是用它来解渴!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宋人斗茶

到了宋朝,时代就变了!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元 赵孟頫 斗茶图

这是在干嘛?

其实这是宋朝人流行的饮茶方式:斗茶

宋朝人喝的不是我们今天的散茶,也不是唐朝的煮茶,而是经过复杂加工后做成的茶饼,

喝茶时,经过复杂的工序,做成绿色的茶汤

在画中,仿佛两个人遇见了就会发生如下对话:“你瞅啥?”“瞅你咋地!”“要斗茶?”“斗就斗!”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宋 刘松年 斗茶图

于是……

就有了图中,有人在磨茶粉、有人在煮水,再用茶筅搅拌,打出泡沫的情况!这个过程叫做点茶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做出的茶汤是这样的!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是不是觉得很眼熟?没错!这项技术后来就传到了日本,变成了抹茶!

咱再说回宋人斗茶。因为当时的茶就跟抹茶差不多,有颜色的、有稠的、有白沫。

所以,斗茶的评判也分两个标准:

一种是比谁的茶沫颜色白;

一种是比谁的茶喝完之后,留在杯子上的茶沫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茶沫停留在杯壁上的时间更长,叫做“咬盏”。

为了斗茶的时候能够看得清楚,当时的瓷器也有很多是黑色的,比如建盏就很受推崇,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也说:“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明朝散茶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就像个大芒果!搞不懂喝茶的乐趣!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于是,一声令下,废饼茶改散茶,泡茶时直接用水冲泡就可以了,于是,斗茶大会结束了,饮茶方式就成了这样的!

但一大批文人不干了,这么没文化的喝茶方式,糊弄谁呢!于是纷纷在画中碾茶、煮茶、还用古董喝茶!

但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这一声命令,对今天的饮茶方式影响重大!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明 仇英 竹院品古

清朝:盖碗喝茶萌萌哒

清朝流行起了盖碗。

大家可以在有关清朝的影视剧中,尤其是清宫剧,发现大量盖碗的镜头。

盖碗喝茶方便,不串味,而且茶汤浓淡方便自己控制,非常好用。关键是画到画里也方便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清 冷枚 赏秋图

有人说,是不是朱元璋废团茶改散茶之后,喝茶就不那么雅致了?

答案,并不是!我们可以从这些画中看出,在喝茶方式简化之后,中国人又在茶具、茶叶、精神上做了更高的要求。一句话:

中国人总是有把事物变雅的天性和能力!

花椒大料葱姜蒜煮茶,揭秘古人饮茶“黑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