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成都是全国“小吃之城”?

微帮峰哥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但除了四川当地以外,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川菜的身影。川菜虽然麻辣,却很对很多人的口味,在麻辣中又带有一些小清新。成都的美食很有名,小吃的选择也很多。

重庆的小吃有很多,说起小吃名来可以说是数不完。担担面、山城小汤圆、棒棒鸡、鸡汁锅贴、凉糍粑、川北凉粉、陈麻花、米花糖、鸡丝凉面、合川桃花、怪味胡豆、酸辣粉、重庆小面、老麻抄手、珍珠圆子……可谓知名的、不知名的,在这里都有很多哟!


天使美食探店

成都风味独特、品类繁多的小吃,伴随着从小吃着它们长大的成都美女,早已闻名全国。从各色小面到抄手、饺子,从腌卤到凉拌冷食,从锅煎蜜饯到糕点汤元,从蒸煮烘烤到油酥油炸,琳琅满目,各味俱全,种类不下200种。

成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小吃店。这些名小吃,多半是早年由小商小贩肩挑手提,沿街摆摊设铺经营起家的,这也赋予了成都小吃极其平民化的外衣。“味道很巴适,价格很合适”恐怕是所有来过成都的外地人对成都小吃的统一认识。龙抄手、赖汤元、钟水饺、担担面、韩包子、三大炮、酸辣粉、小笼蒸牛肉、张老五凉粉、牛肉焦饼……这些听名字就让人口舌生津的小吃让无数成都人想起小时候的故事……生活在这座温情的城市里的成都人确实是幸福的,不仅有美景可逍遥,美女可打望,还可四季悠闲地享受成都小吃的花样年华。 肥肠粉 肥肠粉最著名的应该算是双流的“白家粉肠粉”了。

口味及选料:正宗的肥肠粉选用的是上等红薯粉、菜子油及干红辣椒、花椒等原料,锅汤则是用肥肠、猪骨头等以及多种佐料熬制而成。红油飘香,霉干菜、榨菜末星星点点,炒黄豆焦黄浑圆。粉条糯软,满口留香。夹起颤巍巍的肥肠送入口中,只觉卤香细腻,滑爽耐嚼。 做法:先将泡好的红薯放进沸腾的肥肠汤锅里来回荡几下,捞起来后倒入已放好肥肠和调料的大口碗里,最后从汤锅里舀一大勺沸汤沿粉丝浇淋下去,再往碗里放几粒花生和几抹葱花即可。 珍珠丸子 北方的珍珠丸子好象都是用肉做的,味道咸鲜,四川的珍珠丸子是甜香,里面包有馅,黑芝麻白糖,外面是很漂亮的糯米,颗颗晶莹剔透,吃了麻辣的东西,可以用来换换口味。

泡粑 泡粑是用糯米做的,吃起来松松软软的,香甜可口。丹棱的泡粑很有名,里面放有油渣,香的很。5毛一个。早上用微波打一下或者蒸来吃,就解决早餐问题了。 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图库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酸辣豆花 酸辣豆花是四川成都、乐山等地有名的地方小吃。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于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 制作豆花需要选用上等黄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细磨为浆,过滤豆渣后烧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调好的红苕淀粉和石膏水,冲入烧沸的豆浆,静置让其凝成豆花。 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个品种,用酱油、醋、辣椒面、味精调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烫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黄豆、大头菜末和葱花即成。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鲜,豆花细嫩,配料酥香,味浓滚烫,别有风味。

卤肉锅魁 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经营的锅魁品味多样,风味独特,鸡片锅魁、牛肉锅魁、蒸肉锅魁、肺片锅魁、素菜锅魁都是其特色品种,另外,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的牛尾汤也很有特色。虽然老隍城经营的是传统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纸,清清爽爽,颇为时尚。 水煮肉片 水煮的特色是“麻、辣、鲜、烫”。从菜的制作大致就能领略:先准备蔬菜:芹菜、蒜苗,切段;青笋,切片。再将肉片加少量淀粉,和匀旺火,下少许油,加豆瓣,炒至油成红色,加少量汤,待汤烧滚,蔬菜、肉片通通丢进去,略煮(切记不可久煮)然后倒入盆中。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花椒面、辣椒面,大把大把地撒下去,再淋上一层滚油。一盆还在吱吱叫的“水煮肉片”就上桌了。 冰粉 “冰粉”是用一种植物的种子(黑色的象芝麻大小)用纱布包好,放在干净的水里面不停地搓揉,搓揉过程中会产生出黏液混在水里,然后加上一点点的薄荷,取出纱布包裹的冰粉籽。过不久这些混合物就变成透明的浅褐色的凝固物,晶颤颤的诱人。 在碗里放入些冰块,再用稍大些的勺子盛起一块冰粉,看它颤颤巍巍的在勺子上晃动,似乎稍许的抖动不稳就会跌落在地而破碎,赶快的小心呵护着放到有冰块的碗中,加入炒制的花生粉、经过熬制的红砂糖水。这时的角儿才真正的出场了,如同一幕戏中的大腕儿一般淡定出彩。就是这么简单不起眼的两样东西,让一出平淡的戏目瞬间的精彩起来。 用小勺将碗中的东西一搅和,入口是花生的香、红砂糖水的甜、略微的薄荷味道、冰粉在口中柔嫩的四窜着...... 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气,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头少,不加兔头,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鲜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还有五香卤兔、红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还经营红油鸡块、蒜泥白肉、凉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种


旅行者的季忆

我在四川长到18岁读大学才离开的,父亲是标准的吃货一族,他的朋友很多,平时连饭都要盛好送到手上,可是一旦他的朋友来我家他会主动下厨房炒菜,所以我记忆中最好吃的菜是爸爸亲手做的鱼香肉丝、水煮肉片、夹沙肉、爆肚尖、溜肝片、爆腰花、水煮魚等。我家不开饭馆,可我觉得比一般店做的要好吃,尤其肝片不腥还脆嫩一点都不绵。当然去成都就要吃地道的川菜,经常去盐市口那家老川菜馆,还有紧邻春熙路的夫妻肺片总店,那就是非常地道的川味!改革开放后在临近武侯祠建了〈锦里〉小吃一条街,把四川那些县城的名小吃都集中在一起了,可以说能全面代表四川小吃的传统口味。但比起南京的〈夫子庙〉规模小很多!

工作以后几乎走遍了全国的主要城市,每到一处都能看见川菜馆,作为四川人很为川菜有这么多地方的人喜爱而高兴。但与朋友们说实话,高档一点的,调味料及师傅都是来自四川那川味很正宗。许多小菜馆味道就有变化,有的偏辣、有的偏麻,吃起来燥而不醇,原因主要是没用四川正宗的啤县豆瓣、泡椒的时间没有达到半年就不可能会有麻辣之后那种川菜的醇香!


剑客醉酒

成都自古就是农业发达地区,以盛产谷类粮食,所以这里的人们以求温饱为主,加上地域偏僻,环境闭塞,工商业十分落后,外来人员很少,商贸和流动人群匮乏,人口结构主要是当地人,所以,这种环境下很难有登上大雅之堂的菜品出现。但是,成都的原住民除了一日三餐解决温饱之外,也发明或借鉴出别具一格的小吃,来丰富当地的饮食结构。

夫妻肺片
相传是由一对夫妻由于生活贫穷,经常去屠场捡当时人们都不喜欢吃的下脚料,拿回家经过夫妻自己的加工,把废物变美味的励志传奇。原名是夫妻废片,现在更名为肺片,其实里面没有肺。

钟水饺

钟水饺始创于1893年,创始人是钟燮森(字少白),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

赖汤圆


赖汤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老板赖元鑫从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

除以上之外,还有很多小吃,诸如,红糖糍粑,肥肠粉,担担面,燃面,杂酱面,酸辣粉,串串香,冒菜等,有些是成都源发的,有些是借鉴外地的,经过改良和优化的。总之,无论你是来自祖国各地,何方,在成都都能找到你喜欢的小吃口味,来成都旅游,来品尝最美丽的,品种最繁多小吃。


都来畅所欲言

成都是全国小吃之城? 这帽子未免带的太大了 小吃不同于菜 小吃比菜本土性更重 菜这东西更普及 经常下馆子的人都应该有感觉 很多菜基本上都已经走遍全国各地 到那都有 但唯独小吃是个例外 在一个地方最受欢迎的小吃往往都是这个地方本地的小吃 而在一个地方很受欢迎的小吃在别的地方往往就火不起来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 但小吃的确是这样一种具备顽固的地域性的美食 成都自称小吃之城实在是托大了 除了四川 到哪都打不过人家的本地小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