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被影視作品再騙了,敢叫張學良“少帥”,搞不好要掉腦袋!

還記得在各種影視文藝作品中怎麼稱呼張學良嗎?“報告,少帥!”,“遵命,少帥!”,沒錯,就是“少帥”。“少帥”,這個稱呼聽上去好像指的是這類少年有成的英俊統帥,充滿了崇敬和景仰之情。

而我要告訴大家,實際上我們一直以來都被這兩個字的表面意思矇騙了,“少帥”不僅不是尊稱,還是一種戲謔的叫法!

莫被影視作品再騙了,敢叫張學良“少帥”,搞不好要掉腦袋!

要弄清這個稱呼到底是什麼意思,就不得不搞清楚這個詞的起源。據查證,“少帥”一詞最先是出現於北洋軍閥北京政府統治時期,人們當時把某個軍閥的子侄稱為“少帥”,而因為這個人或是不務正業,或是倚靠裙帶關係才獲得社會地位,人們才這麼稱呼他。

所以一開始“少帥”這一稱呼其實真的就是一種隨便的戲稱,談不上有年少有為的意思,也沒有絲毫尊敬的意味,張家大帥府的人是沒人敢把張學良稱為“少帥”的。

那當時社會上有沒有人這麼稱呼他呢?答案是有的,但也絕對不敢當面稱呼,因為誰敢當面表現出對大人物的蔑視和不尊重呢,所以要叫也是私下裡偷偷這麼叫。

莫被影視作品再騙了,敢叫張學良“少帥”,搞不好要掉腦袋!

其實,在大帥府乃至整個奉軍中,稱呼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根據張學良的侍衛副官朱海北迴憶說,就算在張家家裡稱呼都是非常講究的。

張學良稱他的夫人于鳳至為“老大姐”,稱呼趙一荻為“小妹”,而他的這兩個媳婦則稱呼他為“小爺”,至於“小口子”這樣親切的小名,也只有他爹張作霖一個人能叫得。

屬下的人稱呼張學良則是根據每一個時期他所擔任的職務而定,如軍長、總司令等,就算是他的莫逆之交,在公開的場合稱呼的時候也要帶上職務,只有私下大家能叫他“漢爺”。

莫被影視作品再騙了,敢叫張學良“少帥”,搞不好要掉腦袋!

可見,張學良對稱呼是非常介意的,如果有人當面叫他“少帥”他會有什麼反應呢?一個勤務老兵回憶了一件事情,有一次他在轉告張學良接電話的時候,不經意間喊到“少帥,您的電話!”,他確信聲音洪亮到傳到屋裡的每個角落,可是張學良卻頭也不抬,也不看他一眼,好像不關他什麼事一樣。這個老兵馬上恍然大悟,哦,自己在不經意間犯了大錯誤!

其實,張學良是真的非常討厭“少帥”這個稱呼的,在他看來,有人這麼稱呼他,就是在瞧不起他,那一定是對方覺得自己是倚靠父親關係,毫無才能的阿斗。

但奉軍中真的不乏這樣看待他的人,例如後來被張學良誅殺的楊宇霆,他本是奉軍的老元老,輔佐張作霖多年。在皇姑屯事件後,張學良接替老爹位子掌管東北之後,這個人倚老賣老絲毫不把他放在眼裡,在種種場合更是以“少帥”稱呼之,各種蔑視和輕視不能再明顯了。

莫被影視作品再騙了,敢叫張學良“少帥”,搞不好要掉腦袋!

張學良感覺倍受侮辱,對這個楊宇霆非常不滿,後來楊宇霆被誅殺的老虎廳事件跟這個可能也不無關係,雖然該事件的導火線並不在是一句稱呼,但因為稱呼兩人嫌隙漸大卻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其實對“少帥”這個稱呼是諱莫如深,一不小心還可能引來殺身之禍。可是如今的影視傳媒作品卻把這一錯誤宣揚美化,讓人們誤解至深。如果說“少帥”這一稱呼在我們現在的語境中確實演化得有美好之意,但如果在寫實性的影視作品中張學良身邊的人一個一個都這麼叫,那就是對歷史的無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