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戰將袁崇煥,曾經力挽狂瀾給大明帶來一絲曙光

公元1662年,後金軍大舉進攻廣寧。敵軍未到,身為巡撫的王化貞帶頭棄城而逃,躲進關內。明將熊廷弼無法抵禦,只得保護一些老百姓退到山海關內。

明末戰將袁崇煥,曾經力挽狂瀾給大明帶來一絲曙光

後金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佔了廣寧,廣寧失守,朝廷不問緣由,把負責軍事指揮的熊廷弼和廣寧巡撫王化貞一起治罪,打進監牢。

明末戰將袁崇煥,曾經力挽狂瀾給大明帶來一絲曙光

熊廷弼

不久熊廷弼被處死了,可是遼東的戰事仍然很危急,派誰去抵擋後金軍呢?兵部主事袁崇煥自告奮勇,並且立下軍令狀:“只要給我人馬和糧餉,保證收復遼東。”兵部早已被後金軍的攻勢嚇得沒了主張,正愁找不到人,這一下,正好有人來頂這個位置,明熹宗批給袁崇煥10萬軍餉,由他負責督率關外明軍。

明末戰將袁崇煥,曾經力挽狂瀾給大明帶來一絲曙光

袁崇煥

袁崇煥出關以後,帶著隨從馬不停蹄地連夜趕到寧遠,一到那裡,他就開始收容難民,修築工事,將士們見到袁崇煥有如此的膽識和氣魄,都很欽佩他。經過實地考察以後,袁崇煥決心在寧遠修築防禦工事,派兵駐守。他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兵部尚書孫承宗的支持。袁崇煥很快在寧遠修築了高三丈二尺、寬兩丈地堅固城牆,城牆上裝備了各種火器火炮,然後又分別派遣幾支兵馬駐守在寧遠附近的錦州、松山等地,以便和寧遠呼應。

明末戰將袁崇煥,曾經力挽狂瀾給大明帶來一絲曙光

袁崇煥號令嚴明,愛護兵士百姓,受到當地軍民的愛戴。關外各地商人見到寧遠防守堅固,又比較安定,都雲集寧遠。袁崇煥來到寧遠不久,就很快扭轉了危機局面,一些朝中官員看出袁崇煥果然很有能耐。

公元1628年,努爾哈赤親自率領13萬大軍,向著寧遠發起了進攻。當時,寧遠儼然相當於一座孤城,守城將士只有一萬人,連外援都沒有。但袁崇煥並不灰心,他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表示自己與後金軍隊戰鬥到底的決心。他把血書傳給將士們看,並鼓勵大家同心協力,同仇敵愾,誓與寧遠共存亡,將士們深受感動,紛紛表示願意跟隨袁崇煥,死守寧遠城。

明末戰將袁崇煥,曾經力挽狂瀾給大明帶來一絲曙光

關寧鐵騎

接著,袁崇煥又發佈了好幾道命令:第一,城外老百姓撤進城裡,能帶進城的糧食用具都帶上,帶不走的就隱蔽起來,然後燒掉房屋,不給後金軍留任何東西;第二,城內官員做好軍糧供應和清查內奸,各司其職,嚴禁翫忽職守;第三,絕不允許臨陣脫逃,並且給山海關將領發信,如果發現從寧遠逃過來的官兵,一律就地處斬。這樣一來,守城軍隊就算是背水一戰,一點退路也沒有了。大家心裡只有一個念頭:誓與寧遠共存亡!

明末戰將袁崇煥,曾經力挽狂瀾給大明帶來一絲曙光

努爾哈赤

經歷幾次激戰,明軍最終大獲全勝,努爾哈赤身受重傷,退回瀋陽。他不服氣地說:我打了幾十年仗,沒有攻不克的城池,沒想到小小的寧遠城卻屢攻不破。他又氣又惱,整天悶悶不樂,後來傷勢惡化,沒多久就死在軍營裡。這一戰,讓明末在屢次敗給後金軍隊的絕望的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參考文獻:《十萬個歷史小故事》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明末戰將袁崇煥,曾經力挽狂瀾給大明帶來一絲曙光

@簡單的小童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