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赵光义为何一定要毒死李煜?

从学生时代到现在,李煜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三大词家之一,另两位是苏轼和辛弃疾。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清人郭麐(lín,亦作郭麟)的这句诗是对李煜悲剧一生最中肯的评价。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赵光义为何一定要毒死李煜?

李煜

公元958年,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南唐,唐军一溃千里,柴荣亲临长江北岸。南唐中主李璟自度难以坚守,情急之下向周世宗上表称臣,将江北数州尽献于周,去除帝号、改称国主,废除交泰年号、使用后周的显德年号。次年,太子李弘冀去世,李璟第六子李从嘉(李煜)受封吴王,不久被立为太子。出于安全考虑,李璟决定迁都洪州,改为南昌府,号南都。但是南昌城当时太过局促,难以容纳下如此众多的宫苑、官衙,群臣多有怨言,李璟在忧愤中病逝,年仅46岁。

960年,赵匡胤从柴氏孤儿寡母手中夺走江山之后,南唐继续向赵宋称臣。次年,年仅24岁的李从嘉即位为国主,改名李煜。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赵光义为何一定要毒死李煜?

南唐

从国势上来说,中主李璟在位时期,南唐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先后灭亡了闽国和南楚,但是其领土不久都得而复失。随着周世宗的南下,南唐向后周称臣以后,灭国只是时间问题,已经不可避免,李煜能做的也仅仅是延缓这一趋势。

971年,宋灭南汉令李煜非常恐惧,于是上表去除南唐国号,称江南国主。975年,南唐在宋和吴越两军的夹击之下灭亡,李煜肉袒出降。但是南唐军队在宋军面前也并非不堪一击,宋军围攻金陵长达一年多而不能下,赵匡胤一度曾有罢兵休战的打算。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赵光义为何一定要毒死李煜?

赵匡胤

976年正月,李煜被送往汴京,受封为违命侯,不久,赵光义即位后,改封李煜为陇西郡公。赵匡胤之所以赐给李煜这样一个羞辱性的封号,是因为他当初曾经招李煜进京朝觐,但是李煜担心有去无回,托病推辞了。

赵光义曾经问南唐的旧臣潘慎修说:“李煜真的是个懦弱无能之辈吗?”潘回答说:“如果真是如此,他岂能守国十余年?”李煜即位后原本也是希望有一番作为,试图推行新政,但是在多方掣肘之下最终失败。不管他的治国水平究竟如何,李煜的“皇帝”生涯结束了。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赵光义为何一定要毒死李煜?

李煜和大周后

朝政积重难返,无奈的李煜或许只能寄情于后宫和诗词上,所以李煜前期的词作,多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难脱花间派的习气,但是其中亦不乏佳作,例如这首《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李煜即位后,封周娥皇为国后(大周后),但是她不久即病。大周后生病期间,李煜朝夕问食,经常衣不解带、陪伴左右,汤药每次都要亲尝。他们的次子李仲宣在4岁时因为一只猫打碎了琉璃灯而受到惊吓夭折,大周后悲痛不已,病情加重很快过世,年仅29岁。4年后,李煜封大周后的妹妹为国后,人称小周后。小周后的名字史书并没有记载,但是据台湾史学家的考证,小周后名周嘉敏,字女英,而大周后名周宪,字娥皇。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赵光义为何一定要毒死李煜?

大周后和小周后

据马令《南唐书》、龙衮《江南野史》和陆游《南唐书》等书记载,在大周后生病期间,周嘉敏经常出入后宫,与李煜渐生情愫。大周后病情加重后,一天她见到妹妹后问:“你什么时候进宫的?”嘉敏当时才14岁,竟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进宫好几天了。”本来大周后对嘉敏和李煜的事已经有所风闻,如今听到妹妹这样回答,她就明白了一切。大周后非常生气,于是面壁而卧,至死不再回头看他们一眼。大周后死后第二年,李煜的母亲钟太后也病逝,李煜按制为母亲守孝3年。在此期间嘉敏经常出入后宫,后来封为国后不过是完成礼仪罢了。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赵光义为何一定要毒死李煜?

小周后

南唐灭亡的时候,李煜38岁,小周后仅仅25岁,他们在汴京度过了余生的最后3年。他们被软禁在汴京城西北角一座种有梧桐树的院子里。深受亡国之痛的李煜此后的词风大变,词作中多描写他对昔日的悔恨、对故国的眷恋,意境深远,极富感染力,读之每每令人动容。在此期间他创作的很多首词都为大家所耳熟能详,例如这首《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据野史记载,赵光义经常将小周后随命妇招之宫中,几天后才放她出宫,甚至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流传于世。倘真如此,赵光义则无异于禽兽。坊间流传,小周后每次从宫中回来,必大哭而骂后主,声闻于外。此时的李煜,除了懦弱与无奈,只能将国仇家恨化作诗人的眼泪,写成一首首流传于后世的佳作,这是词坛之幸吗?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赵光义为何一定要毒死李煜?

李煜与小周后

也许李煜只想这样苟活着,和娇妻过普通人的生活,但是赵光义却并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一次,赵光义派南唐旧臣徐铉探视李煜,李煜说:“我只恨当初错杀了潘佑、李平!”赵光义闻之大怒。

李煜生于七夕,亦逝于七夕。据王铚的《默记》记载,李煜41岁生日时写了这首著名的绝命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一首词,不过是李煜的自问自答罢了,但是在赵光义看来,这无疑是李煜想复辟的铁证。七夕当晚,李煜命人吟唱此词,声闻于外。赵光义听说后命秦王赵廷美亲往赐李煜牵机药,将他毒死。李煜服下毒药后全身抽搐,头脚蜷缩在一起,死状极惨。不久之后,小周后悲不能已,也随李煜而去。江南百姓听说这件事后,于街头巷尾为后主痛哭不已。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赵光义为何一定要毒死李煜?

李煜

李煜就这样走完了他屈辱的一生,他的才华在最后3年才尽得施展。如果他当初选择了殉国,那他在词坛也决不会有今日的地位。诗人往往就是这样,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很难有佳作问世,所谓“愤怒出诗人”、“穷而后工、愈穷而愈工”,这些话在李煜身上无疑得到了最好的印证,而苏东坡和辛弃疾等人的经历也概莫能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