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您擔任XX職位” 獵頭來挖人?王健林分析人才觀(精闢)

“有一家年銷售額800億美金的歐洲公司,想請您擔任大中華區的行政事務總監,您看有沒有興趣?我們想跟您聊聊。”

你意識到在培養出優秀員工後,你的好苗子正在被獵頭圍追堵截嗎?甚至輕而易舉就能挖走了你的優秀員工。

獵頭為什麼能挖走人?

40%是因為外面的機會好,60%是候選人對當前的環境不滿意。

發現了嗎?後者是決定性因素。

如果對手只出一倍的價錢,管理技巧可能還可以發揮作用。

“想請您擔任XX職位”  獵頭來挖人?王健林分析人才觀(精闢)

如果五倍的價錢呢!

利益達到300%就有人鋌而走險,何況五倍!不管是不是龍潭虎穴,都得闖一闖了吧。

換個角度說,作為老闆,市價都已經是現在員工收入的五倍了,你要說你一直對員工好,怎麼都缺乏說服力。

真正的核心員工,加薪吧,留住一個是一個。留住人才的最核心的是薪酬高低,二是創始人個人魅力。

譬如曾經的首富王健林對人才觀就有很明確地意識了:

王健林:本來,不論計劃得怎樣好,建得再怎樣好,終究要害看運營,這才是能不能掙錢的要害。我常常講一句話,術的層面固然重要,但最中心的層面是道,道是啥?不要認為是啥戰略、立異,錯!即是人。從我自身的經歷,從萬達的開展,我深深體會到,人即是錢,人即是工作,所以人才是決定性的。

“想請您擔任XX職位”  獵頭來挖人?王健林分析人才觀(精闢)

留住員工,暫且拋開創始人魅力的主觀條件,我們談一下留住人才的客觀條件,沒有好的薪酬,去哪裡留人,留不住人的。

1. 公司自身薪酬制度

如果公司自身為員工提供了符合員工價值的薪酬, 也給員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成長環境, 相信員工也會對公司忠誠。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保障就是用薪酬去滿足員工,當然不是任性的加薪,讓員工憑能力爭取的薪酬模式是存在的。

正如激勵式薪酬

什麼意思呢?正常的包月公司下,給員工三五千公司,他們也就那樣在崗位上幹著活而已,到底有沒有盡心盡力呢?很大程度是沒有的,這意味著什麼?

公司在養閒人。

但換了下面這樣的激勵式薪酬呢,會有什麼變化?

“想請您擔任XX職位”  獵頭來挖人?王健林分析人才觀(精闢)

這家公司原本給推廣專員5000的工資,但是部門幾個人也就這麼幹著而已,半年 下來了,公司推廣效果並未見有何波瀾起伏。自從拿出1千元來做激勵薪酬考核以後,這幾個員工的狀態一改從前,員工自己會算這筆賬,他在哪裡完成任務可以拿到獎勵,哪裡避免出錯少被懲罰。

一個月下來,優秀的員工賺了不少獎金,能力平平甚至比較差勁的被扣掉沒有效益的部分,也當做給公司省了一筆錢,兩個月下來,這家公司的推廣效果竟然比上半年有效很多,而且在公司成本上還省下了一些人工成本。正是因為在這激勵模式下,優秀的人被激活了,能力欠缺的在不斷完善自身。

“想請您擔任XX職位”  獵頭來挖人?王健林分析人才觀(精闢)

能讓員工賺的到錢,公司也賺的到,這個考核指標的設置就很難捕捉了,需要做相應的分析和溝通,有技巧在裡面,可以私信我瞭解。或前往公眾平臺:數據積分管理

當然老闆的覺悟也要夠高,往往員工離他而去的公司,就是老闆“不願意分錢,更不會分錢”,當然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創始人個人魅力問題了。

2. 員工自身

如果公司裡有員工就是喜歡高工資, 就是喜歡掙的多的公司, 而不考慮行業, 工作內容等因素, 相信他的水平也不會很高, 這種人走了也就走了。

積分管理模式

培養員工要有對公司的強烈的認同感和責任感(當然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了),這就是利用到積分管理的時候了,並非像激勵式薪酬一樣直接強硬的在物質需求層面改變員工,相對而言積分管理模式更是溫柔,在過程中轉變員工的行為。

積分反映和考核人的綜合表現,然後再把各種福利及物資待遇與積分掛鉤,積分高的員工可以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甚至解決將來的歸屬,從而達到激勵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目的。

“想請您擔任XX職位”  獵頭來挖人?王健林分析人才觀(精闢)

取得高績效後又有值得獎勵的東西,激勵式薪酬和積分管理,兩者是相互相成,互為促進的關係,在員工獲得物質滿足下又包裝其對企業的認可度。獲取積分管理工具書,可在下方

“查看積分管理”拿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