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传记之登上皇后

公元649年,唐世民的第九子唐高宗李治即帝位,第二年在唐太宗忌日,前往感业寺祭拜,并重遇武则天,将其召回宫中做才人。

古代女子大都红颜薄命,然武则天不仅外在容貌瑰丽,身段婀娜。而且活到了82岁,在古代平均三十几岁的寿命中算是很高寿了。而且还兼具"内功",旧唐书有言:"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此外武氏杀伐果断,这些都是她的"内功"。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得到李治的宠幸。她回到宫中,看着这个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内心起了一种壮志,她要成为天下第一女子,即皇后,事实上,等她做到了皇后,又不仅仅满足于皇后了,当然这是后话。

武则天传记之登上皇后

当时,武则天做皇后的阻碍有三个,第一个就是当时的王皇后,当然也正是因为王皇后,武则天才被重新召回入宫。原来在武则天还没入宫之时,皇上宠幸萧淑妃,而萧淑妃就是武则天的第二阻碍。萧淑妃接二连三给皇帝生儿育女,而王皇后不能生育,于是王皇后就心生嫉妒,打算召武则天进宫,借武则天的的魅力来打击萧淑妃,于是和皇上说召回武则天,可笑的是,皇上正愁没法召回武则天呢。于是武则天就进宫了,可王皇后没想到的是,竟召回了一头野心勃勃的狼,直逼自己的皇后位。话说武则天也是能生,挺着一个大肚子与萧淑妃和王皇后争宠,可不要小看这个大肚子,在封建皇族世家,能为皇上生儿子就是一个争宠最好的办法。事实上,王皇后和萧淑妃只是一般的女人,他们根本斗不过武则天,而武则天也根本没把她们两个放在眼里。武则天第三个阻碍,也是最大的阻碍就是当时的权臣长孙无忌,可不要小看这个长孙无忌,他是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功臣,在唐朝二十四功臣中名列第一,他是当时皇帝李治的亲舅舅,他受李世民托孤助力李治治理国家,李治也是对这位舅舅言听计从,他身后还代表了一大批官僚利益。因此,废立皇后之事一定要得到他的支持,于是,李治和武则天去赵王府拜访长孙无忌,带了很多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见了长孙无忌,先不谈废立皇后,只是喝酒,喝酒间,又给长孙无忌的三个侄子封官,李治见长孙无忌不提皇后之事,自己只能提了,说:"皇后无能生育,我思废已,另立武氏为后,不知舅父如何?"但这个长孙无忌装傻,不表心意。李治和武则天见状知道是碰壁了。

武则天传记之登上皇后

公元655年的一天,在朝散之后,;李治召见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李靖,这四个人是当时最有名望和权力的四个宰相,这四人中,褚遂良资质最浅,出生最为卑微,于是他冒死上书,留下豪言为人称道:"不以死争之,何以见先帝"。按说皇帝应该想好了对策怎么回应他们,不过这个李治是真的窝囊,听了褚遂良一席话,居然哑口无言。等到第二天,又召四人再议,李靖称病未来,褚遂良继续说:"犹忆先帝之言,朕佳儿佳女,今以付卿,今皇后不为滥事,何以废之,若论武氏,先帝才人,伦理何在,望帝慎乎!"一席话,另李治脑羞成怒,奈何无为。武则天传记之登上皇后

李治最后关头,再召李靖商议,李靖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说:"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这句话可不简单,看似中立,实则是支持李治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于是李治心中大喜,便废王皇后,新立武则天为后。武则天做了皇帝,但不久她的一场危机就来了,她又是怎样巧妙化险为夷呢?敬请期待下一期武则天传记之登上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