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一、

《廿九日帖》是東晉王獻之致其一位同輩兄長的信札,信中所寫是王獻之為自己未能送別而致歉,並問對方身體狀況的內容。行楷書,3行,30字,唐人摹本。縱26釐米,橫11釐米。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廿九日帖》展現了王獻之新創書體“破體書”(大令體)的書風。除《洛神賦十三行》外,王獻之的流傳書法作品多為行草書,此帖有些字接近楷書,尤其難為可貴。世傳王氏父子(王羲之、王獻之)真跡,當推此貼為冠。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二、

《鴨頭丸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寫在絹上的一件優秀草書作品,唐代摹本,共有兩行15字,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這幅作品運筆非常熟練,筆畫勁利靈動,風神散逸。帖中的10多個字曲直結合:橫豎較直,有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曲筆,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潤,變化豐富。

章法上行距很寬,顯得蕭散疏朗,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嫵媚秀麗而又散朗灑脫的草書精品。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三、

《舍內帖》,首刻於《淳化閣帖》,曾入宣和內府,《宣和書譜》有錄20世紀30年代為張學良收藏,後入偽滿奉天博物館。今已不知下落,只能由墨跡影印件睹其形跡,追懷風采。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四、

《授衣帖》 拓本。12行,100字,行草書,入刻《淳化閣帖》。

此貼的字法,有些接近大王,但無大王的緊斂收束之態,是一副“風行雨散”的模樣。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五、

原為宋米芾所藏,亦見於宋曹之格所刻《寶晉齋法帖》第一卷中。據明董其昌考,《十二月帖》與《淳化閣法帖》中的王獻之《慶至法》原為一帖,後被割裂,因此文意不通。

此帖書法,第一行由行楷書起,漸為行草,第二行以下則字多聯屬,唐張懷灌稱王獻之能一筆書,即“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應當說,此貼已肇其端,但還不甚明顯,至唐張旭、懷素才真正寫出一筆的草書。而張懷灌評王獻之書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挺然秀出,務於簡易。”因而創造出一種優遊駿神的新體,改變了古質的萑體貌,取得了與王羲之書法並駕齊軀的地位,這一看法是能夠從《十二月帖》中體現出來的,無疑也是正確的。

傳為王獻之所書的《中秋帖》,即上米芾從《十二月貼》上節臨的數語,已為世上基本公認。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六、

《諸舍帖》,拓本。又稱《集會帖》、《深哽帖》。4行,26字。入刻《淳化閣帖》。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七、

《先夜帖》,拓本。43字,5行。草書。入刻《淳化閣帖》。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八、

《思戀帖》,拓本,5行,39字,行書,入刻《淳化閣帖》。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九、

《鄱陽帖》(又稱《鄱陽歸鄉帖》)拓本。8行,57字。行草書。入刻《淳化》、《大觀》、《寶賢堂》、《絳帖》、《玉煙堂》、《寶晉齋》。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十、

《不謂帖》,又稱《鄱陽一門帖》。拓本。6行,47字。行草書。入刻《淳化》卷九、《絳帖》卷八、《大觀帖》卷九、《寶賢堂》。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十一、

《餘杭帖》(又稱《觸事帖》)拓本。行書。六行,五十一字。入刻《淳化閣帖》卷九。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十二、

《東山松帖》,紙本,行草書,縱22.8cm,橫22.3cm。傳為米芾摹本。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十三、

王獻之《送梨帖》,2行,11字。草書。尺牘大意是:王獻之將三百隻梨送與收信友人,並談及冬天雪來得遲,天氣狀況卻很不佳。《送梨帖》書寫風格開合有度、閒雅淡逸。

王獻之《送梨帖》曾入清內府,圖版為《三希堂法帖》摹刻,附柳公權跋。

米芾《書史》記載,認為是王獻之的字,而《宣和書譜》卻收在王羲之名下,今見墨跡卷中並無政、宣璽印。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十四、

《鵝群帖》是一幅行草書法作品,為東晉王獻之所書翰札。宋代《淳化閣帖》收刻。原作墨跡不可考,有宋代米芾臨本。歷代書法名家多有臨摹,如元代鮮于樞,明代邢侗、王鐸,清代傅山等。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十五、

《地黃湯帖》,又名《新婦地黃湯帖》、《新婦帖》,東晉王獻之的草書作品。現存墨跡本是唐人摹本,晚清時期流入日本。

此帖在《淳化閣帖》、《大觀帖》、《三希堂法帖》、《筠清館法帖》等歷代著名叢帖中多有摹刻,受到廣大學書者的重視。用筆外拓,筆畫圓腴而縱逸。

魏晉南北朝|王獻之墨跡和刻帖,從中體會為什麼王獻之與其父齊名

​關於作者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為書聖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官至中書令,為與族弟王珉區分,人稱“大令”,與其父王羲之並稱為“二王”。並有“小聖”之稱。還與張芝、鍾繇、王羲之並稱“書中四賢”。

歷任州主簿、秘書郎、司徒長史、吳興太守、中書令等職,先後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為妻。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獻之病逝,年僅四十三歲 。隆安元年(397年),追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諡號“憲”。

王獻之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攻草書、隸書,也擅長繪畫。他自幼隨父練習書法,後期兼取張芝,自創新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張懷瓘在《書估》中評其書法為第一等。 王獻之亦善畫,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目其畫為“中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