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協定改變了二戰五大參戰國的戰爭走向,假如一下會怎麼樣?

1938年,歐洲大陸風雲變幻,戰爭危機日益臨近。希特勒一面叫囂要消滅社會主義蘇聯,一面又加緊準備,要向西方侵略擴張。面對德國咄咄逼人的擴張態勢,英法等國採取綏靖政策,姑息養奸,一味的妥協、退讓,一心想的無非是讓希特勒這股禍水引向蘇聯。指望德國和蘇聯在戰爭中兩敗俱傷,英法則可坐收漁翁之利。這便是臭名昭著的“禍水東引”政策,英法卻沒想到,最終斯大林讓他們引火燒身。

一紙協定改變了二戰五大參戰國的戰爭走向,假如一下會怎麼樣?

德國吞併了奧地利後,英法又出賣他國,與德國簽訂了《慕尼黑協定》,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使捷克斯洛伐克喪失了1.1萬平方英里的領土,360萬居民和1/2以上的經濟資源。不但破壞了英法在東歐的同盟,更是大大加強了納粹德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丘吉爾曾說過:“《慕尼黑協定》是西方民主國家向納粹武力威脅的徹底投降,是英國未經戰爭而遭到的一次可恥的失敗。”

一紙協定改變了二戰五大參戰國的戰爭走向,假如一下會怎麼樣?

在空前的戰爭陰雲下,斯大林是想謀求與英法聯手抵制納粹德國的擴張。1939年4月~8月,英法蘇在莫斯科舉行軍事、整治談判,蘇聯提出建立一個針對德國的軍事同盟,然而,由於英法一直慫恿德國進攻蘇聯,使兩個潛在敵人共同消亡在“禍水東引”計劃中,對斯大林的提議置若罔聞,談判陷入僵局。此時的希特勒,已經決定對波蘭實施“白色方案”,聽聞莫斯科在舉行會議後,深感憂慮。擔心英法蘇三國結盟,他將在未來戰爭中陷入兩面夾擊的境地。

一紙協定改變了二戰五大參戰國的戰爭走向,假如一下會怎麼樣?

1939年5月到8月間,希特勒多次通過外長向斯大林表示無意侵略蘇聯,並希望改善蘇德兩國的關係。8月2日,希特勒更是直接電告斯大林,要求蘇德會談簽約。當時,蘇聯正在遠東地區和日本打的不可開交,斯大林也不想腹背受敵,便決定和德國締約。8月22日,德國外長帶著希特勒親筆簽字的全權證書,來到莫斯科。8月23日,斯大林、莫洛托夫和德國外長舉行了兩次會談,當晚,雙方正式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一紙協定改變了二戰五大參戰國的戰爭走向,假如一下會怎麼樣?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一經簽訂,英法的“禍水東引”計劃徹底破產。這塊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也讓日本對德國心有不忿。這樣,蘇聯贏得了23個月的戰備時間,趁德軍橫掃西歐無暇東顧的時候,蘇聯在佔領波蘭東部領土後,1939年10月——1940年3月發動了蘇芬戰爭,取得芬蘭部分領土。1940年7月,迫使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波羅的海三國併入蘇聯。同年6月,蘇聯佔領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

一紙協定改變了二戰五大參戰國的戰爭走向,假如一下會怎麼樣?

東方戰線的建立使蘇聯增加了46萬平方千米的領土,邊界線向西推進了約300~400千米,極大的改善了蘇聯的戰略地位。直到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沿蘇德幾百英里長的戰線發出大炮的轟鳴聲,徹底把蘇聯人從美夢中炸醒。在西線戰事告一段落的希特勒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開始了“巴巴羅薩計劃”,蘇德戰爭爆發了!

一紙協定改變了二戰五大參戰國的戰爭走向,假如一下會怎麼樣?

作為後來人的我們,假想在莫斯科時,英法蘇三國結盟是否能把納粹德國絞殺?如果蘇聯不是在遠東地區和日本交戰,是否會和德國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如果德國隊蘇聯作戰,蘇聯陷入兩面作戰而在諾門坎戰役敗給日本,日本是否會在西伯利亞和蘇聯大打出手而使中國戰場的局面變得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