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和地税有什么区别?

缘晨枫

为什么会有国税地税之分

国税、地税之分,古往今来、国内国外皆有之,区别主要在于所征收税种不同,大家不用担心有重复征税。

在我国,按机构,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前者为国务院直属机关,后者归属地方政府,税收分别进入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

现行的分税制基础,和征税种类划分,是在1994年奠定的,这次改革也对后来的中国经济影响深远。

“94年分税制改革”

上世纪80、90年代,中央财政陷入尴尬。

“财政包干”的背景下,中央地方“分灶吃饭”,给予了地方政府投资权和财政收入处置权的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投资动机空前高涨,而另一方面,“条块分割”地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管控企业的旧体制,又使得各个层级着眼局部利益,促成了不计后果的盲目开发和重复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彼时中国的行政体制又不能对地方政府的行为有任何有效的制约,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最终引发1993年的经济过热。

与此同时,虽然经济高速增长,GDP平均增速达到9.5%,但是,税收的增速明显落后于税源的增速。1979年到1993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1979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8.4%,而到1993年已经下降到的12.6%。

由于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不足,甚至发生过两次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借钱”的事。1980年代中期“能源交通基金”,1989年的“预算调节基金”,都是为了维持中央财政正常运转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时任总理朱镕基带领60多人的大队人马,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南征北战,先后走了十几个省,与地方官员面对面地掰着指头算账。

94税改,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建起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制度,并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收机构分别征管;在核定地方收支数额的基础上,实行了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转移支付制度等。

按照税源大小划分税权,税源分散、收入零星、涉及面广的税种一般划归地方税,税源大而集中的税种一般划为中央税

作为稳定的税收来源,增值税是税制改革后最大的税种,占整个税收比重的43.7%,占流转税的75%。中央承认地方税收基数全部返还,中央与地方按照75:25的比例分享增长增值税,按照1:0.3系数返还办法激励地方增收。核心原则是“保地方利益,中央财政取之有度”。

在税改后的第一个月,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的项怀诚在拿到最新一个月的税收报告后,长舒了一口气,

月环比税收增长61%,1994年-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4%。

分税制改革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这次改革,并不是“鼓了中央,瘪了地方”,而是理顺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大大淡化了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管控,为市场经济跨省发展扫清了障碍,从此中国的财税体制进入了长期稳定的轨道,为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财力的支配力大大提升。但是此后,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国税税种包括

1.增值税;
2.消费税;
3.燃油税;
4.车辆购置税;
5.出口产品退税;
6.进口产品增值税、消费税;
7.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
8.地方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
9.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
10.中央税、共享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11.证券交易税(未开征前先征收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印花税);
12.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13.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14.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所得税;2002年1月1日以后新办理工商登记、领取许可证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15.中央明确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的其他有关税费。

地税税种包括

1、缴交营业税的地方企业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
3、城镇土地使用税,
4、资源税,
5、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
6、房产税,
7、车船税,
8、印花税,
9、农牧业税,
10、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
11、耕地占用税,
12、契税,
13、土地增值税。
14、地方教育附加税。
15、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

悠云掩月

国税和地税征收的税种不同,各项税收收入地方与中央的分配比例不同。


甘肃省国税局

肯定不行,国税和地税都应当申报

一、国地税区别

税务部门划分为国地税主要是因为管理的税种不一样。

国税负责征收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地税负责征收城建税、契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等还包括一部分国税不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等。征收管理的税种不一样,这个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二、机构隶属关系不一样

国税属于中央垂直机构派驻地方单位,地税属省垂直单位。

三、只登记申报地税,肯定不行

现在金税三期上线以后,税务部门在全面清理纳税人状态不一致情况。例如:地税登记,国税没登记;国税是正常户,地税非正常户;地税注销,国税正常经营等等。

金三系统可以交换比对双方数据,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大数据平台轻而易举就可以发现问题。同时,国地税还联合工商部门一起核实企业经营状况,根本躲不开。

建议你公司主动去国税登记信息,履行申报手续,否则一旦被发现,可能面临税务处罚。


税里税外

国税与地税,是指国家税务局系统和地方税务局

系统,一般是指税务机关,而不是针对税种而言的。 国家税务局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垂直领导;省级地方税务局受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省级以下地方税务局系统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垂直领导。因此,国家税务局系统和地方税务局系统分属国家不同的职能部门,一般是分开办公的,但是,也由一些地方的国家税务局系统和地方税务局系统是合署办公的。 我国现行税种共有24个,按照财政分税制的要求,将24个税种按照实际情况划分为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方税三种。其中,中央税归中央所有,地方税归地方所有,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配后分别归中央与地方所有。 为适应分税制的要求,全国税务机关分为国家税务局(简称国税)和地方税务局(简称地税),负责征收不同的税种。国税主要负责征收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税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他们之间
征收管理分工一般划分如下:1。国税局系统: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资源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税(开征之前为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中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部分,中央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2。地税局系统: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包括上述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部分),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不包括对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部分),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牧业税及其地方附加,地方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降低征收成本,避免工作交叉,简化征收手续,方便纳税人,在某些情况下,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可以相互委托对方代收某些税收。另外,对于特殊情况,国家税务总局会对某些税种的征收系统,做出特别的安排和调整。 因此,纳税人涉及具体税种应当向哪个
税务系统缴纳问题时,还是应当以当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和地方税务机关的实际分工及其具体要求为准。


首席投资官

是否报税与企业经营时间无关,主要看企业的经营范围,部分企业可以不管国税,如果你是属于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建筑安装和房地产业,就无需在国税申报,只需在地税每月申报增值税及附加税种(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如果是上述行业以外的行业,那就主归国税管,需要在国税申报增值税,要注意的是,每次在国税申报增值税后,要去地税申报相应的增值税附加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

目前税改正在进行,后续地税可能更多的是征收本地消费税、房产税啥的。

两者的主要区别:

其中国税归国家税务总局垂直管理,而地税归省(市)地税局垂直管理。

最主要的区别,是两者征收的范围不一样而已。  

国税局和地方税务局征税范围划分如下    

一、一般规定  各税种的征税范围划分  

(1)增值税:含国内销售环节和进口环节归国税局征管。  

(2)消费税:含国内销售环节和进口环节归国税局征管。   

(5)企业所得税  归国税局征管的范围:  

①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  

②中央企业所得税;  

③2002年1月1日起新注册登记的企业;  

④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  

⑤海洋石油企业;  

⑥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地方税务局的征管范围:2009年1月1日新成立的企业按国税发【2008】120号文件执行。  

(6)印花税:上交所、深交所的证劵归国税局征管;其他的归地方税务局征管。  

(7)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归国税局征管;其他的归地方税务局征管。  

(8)车辆购置税归国税局征管;  

(9)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等均归地方税务局征管。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20号)文件的规定  2008年12月31日之前,国税局和地方税务局各自征管的企业不做调整。  

2009年1月1日起新增的企业按以下规定处理:  

(1)应交增值税的企业,其所得税全额归国税局征管;  

(2)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征管,除此之外的其他各类金融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归地方税务局征管。  

(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企业所得税仍由国家税务局管理。


科技之盾

作为在税务系统工作过的人,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地税和国税的区别很大,毕竟是两个系统。我主要从分设背景、机构、人员、工作等方面说说:

  1. 国税地税的分设始于1994年。1994年分税制改革决定分别设立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在1994年之前是税务局。由于分税制改革,即把税种分为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才有了机构的设立。其中,中央税和共享税的征管由国家税务局来,地方税的征管由地方税务局来。后面我会详细讲国税和地税的征管范围。

  2. 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国家税务总局垂直管理的领导体制,在机构、编制、经费、领导干部职务的审批等方面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实行垂直管理。这主要是为了保障中央的税收收入不受地方干预。地方税务局系统则稍微复杂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国家税务总局协同省级人民政府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实行双重领导,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局长任免提出意见。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地方税务局实行上级税务机关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换句话说,地方税务局毕竟是属于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受地方政府影响较大,特别是省级地方税务局。举例来说,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局长杨志强,其仕途经历北京地税系统,又去海淀区当副区长,又去北京市人民政府当副秘书长,又回到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当局长;而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局长李亚民,其仕途经历都在国税系统,从河南到河北再到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当局长。可见,地方税务局受地方影响之大。

  3. 现在如果考国税的话,是参加的国考;考地税的话,以北京为例,就是参加的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省考)。工资待遇的话,主要看地方。富裕的地方,可能地税好点;贫穷的地方,可能国税好点。各地差别较大。有需要咨询考国税地税的同学,可以跟我单独交流

  4. 当前地方税务局征管的税种主要有:部分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除了证券交易印花税)、车船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除了海洋石油)、契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等税种。而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部分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等税种是由国家税务局征管。关税、船舶吨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是由海关系统征收。再啰嗦几句,地方税务局还代征了很多费,以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为例,它还代征了残疾人保证金、工会经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


泛泛地说国税和地税的差别确实比较难。总之,差别很大。而且体现在很多方面。欢迎交流。
这个是我之前的回答,复制过来的。有时间继续更新。

恒博士

当然不可以!我国长时间以来实行的地税国税分改制度,两家所收取的税收是不同的,而随着两家在这次的改革中合为一家,职能将更加简化,更有利于国民。

国税地税复婚,纳税将更加便捷

根据最新的机构改革方案,

“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也就是说,在讨论了多年之后,今天的国税和地税又将重新成为“一家”了。自1994年地税国税分改以来,实行了2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从即日起将要退出历史舞台;换句话说就是以后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将会更加便捷。

1、国地税职能区分

国税:其主要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国税系统主要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增值税,消费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所得税,2002年1月1日以后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出口产品退税,中央税的滞补罚收入,按中央税、共享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属于铁道、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缴纳的入中央库,其他入地方库)。

地税: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营业税、城建税、契税、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2002年1月1日以前设立的内资企业)、代收社会保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价格调节金、工会经费等。

通过两家税务局的职能的对比,其实在征收税方面,两家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进行合并的,比如一些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而由于两家系统不能互相进行很好的交流,在很长时间里,纳税人在履行纳税的义务时需要向两家重复报送涉税资料,并需要接受两个机构的类似的税务检查等,纳税人的遵从成本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纳税人索性会选择“偷税”、“漏税”等行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税制改革早已迫不及待!

2、此次改革对于老百姓是喜是忧?

(1)减少一定的遵从成本。当两家进行合并之后,两家的职能将会进一步的简化,纳税人在递交资料和接受检查的时候就不用做重复的事情,可以有效地减少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时所花费的时间。另一方面来说,也有效地较少了纳税人在两家之间跑动时花费的费用。

(2)优化征管流程、提高征管效率。我国自然人流动在全国范围内很大很多,伴随着自然人的流动,会相对应的出现一些跨区域的收入来源,而随着未来我国逐渐完善个人所得税、分类税的征收,这将对全国统一的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征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来说,国地税合并将可以有效地提高征管效率。

(3)当然有利必有弊,此次合并对于基层的税收工作人员来说可能会意味着更大的职责,可能会伴有更加多的工作,未来的工作可能会更加辛苦,更有可能会造成部分人的失去工作。

但是说到底,此次的改革更多的是为了给国人营造一个更加便捷的纳税渠道,简化部门,提高部门工作效率,更好的让国人履行纳税的义务,从而享受自己的相对应的权利,也是为了建设一个更为法治,更为富强的国家。

以上言论均代表个人看法~


懂财帝

两个都是属于国家税务系统的单位,国税和地税算是对称型政府机构,本质上都是处理,控制、调控中央国家所有税收的主体。

国税:全称:中国国家税务局,按照系统征收,是中央政府的固定经济来源。笼统来说,就是国家的总财务部。其行驶职权包括直接参与市场经济过程中的组织财政收入、经济大环境的政策调控及分配的职能。日常我们用车一族,涉及到国税的税务项目:消费税、燃油税、车辆的购置税、进口车的进关税、增值税等。

地税:一般称为地方税务局,管理和支配各地所属辖区的税收——地方税,即地方固定财政收入,由所属地区管理和使用。现在地税涉及的权力和税种,都相对缩小,地方税相对国税,税收的总额占总税收比重不高,而且税种相对零星,在中国,明确划分由地方管理、支配的地方税比较少,但是比较有意义的是,地税有利于地方政府组织调动和解决一些地方特殊问题。至于驾车一族,涉及地税的项目: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油费里面含)、车船税(5座360元、7座410元)等。(Bee)


DearAuto

主要看你经营项目所应该缴纳税收的税种,如果涉及国税征管的税种,就应该及时到国税办理手续。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方案提出“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这意味着分立24年后,国税和地税要重新合并了,国地税合并的缘由当然不会是简单的为房地产税开征做准备了,而是有其更深层的原因:

1、纳税人办税成本高企。国地税分设虽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其必要性,但问题也不少,其中最突出的是纳税人办税场地多头跑、办税资料多头报、办税设备多头买、涉税监管多头查,办税成本高企。

2、国家征税成本高企。国地税两套办公办税场地、两套机构人马,两个系统各自开发维护着琳琅满目的软件系统,大到自上而下的税收业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公文处理等等系统,小到各级各层自行购买或开发的考勤、后勤、教育、监察、党建等等软件系统,国家征税成本高企。

3、信息化的发展为国地税合并创造了条件。随着税收管理信息化、电子化的不断推进,税源监控、税收征收过程的监控都完全脱离了单一依靠人工的时代,中央政府也好、地方政府也罢,已经不再需要一支单独的征收队伍才能保证本级财源安全,当初国地税分设的理由已经消失,合并的条件已经具备。

4、国地税合并的优势明显。国地税合并,不仅有利于减少政府的征税成本和纳税人的办税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社会运行效率。而且还有利于优化征管流程、提高征管效率;有利于破除涉税信息不共享的弊端,减少税收漏洞;有利于大数据管理、监控更有效、更全面的发挥;有利于人员集约后,进一步充实管理、服务、检查一线;意义深远。

欢迎留言讨论,谢谢关注!


鄫辰

首先先介绍下我国的税务管理系统:

其次国税于地税的区别:

国税与地税,是指国家税务局系统和地方税务局系统,一般是指税务机关,而不是针对税种而言的。

国税局系统:

地税局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