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得意人生不得益,诗意人生很诗意

王勃:得意人生不得益,诗意人生很诗意

全文约230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可能是天妒英才,上天泼了他一盆水,淹没了27岁的年华,淹没了“绣口一吐”的另外半个盛唐,只剩下唐高宗三叹“可惜,可惜,可惜”。

明代诗人胡应麟说他首开盛唐、中唐诗词文化的妙境,他的才气是唐代诗歌的开山祖师。现代大作家郑振铎称赞他为盛唐诗歌的黎明女神。

你可能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所吸引,也可能被“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乐观所感染。

没错,这些正是出自他手,那个至今仍被传唱的滕王阁少年。

王勃:得意人生不得益,诗意人生很诗意

一千四百多年前,一声啼哭打破了黎明的寂静,他出生于名门知识分子之家,他的父亲通晓历史曾执教于太常寺,祖父更是大历史学家,更是写作了一本历史书《元经》,为大家所赞扬。

王勃深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很小就显示出了自己的才华,六岁当同龄人正在学习四书五经那种小儿科的时候,他已经能自己写文章了。读者们反馈道:他的文章“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王勃:得意人生不得益,诗意人生很诗意

九岁的时候,他偶然得到学术大牛颜师古编写的《汉书》辅助教材,初生牛犊的他,便要挑战权威,自己写了一个纠错本,来指正辅助教材的错误。

有一次,唐高宗派一位官员在京城附近的省份巡视。少年王勃也不甘寂寞,私信官员展示自己的才华,官员立刻夸赞道:“此神童也!”他的文章更是传到了皇帝手中。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一向是以文采为著,奉旨为文的他,更是人生得意时,旅行交友似乎成为了他的主业,也正是这时他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只知道“人生得意须尽欢”,却不知道高处不胜寒,反转只在一瞬之间。人的一生,总是失意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少,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要淡定。正是这样人生才更加丰富,失败不仅能带来成功,还能带来深刻的灵魂。

王勃:得意人生不得益,诗意人生很诗意

王勃:得意人生不得益,诗意人生很诗意

眼看即将走向人生巅峰的他,却因为玩心太大丧失了大好前程。是这样的,古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皇子们听音乐听烦了,便来玩斗鸡游戏,王勃也参与进来。

玩就玩呗,他还要展示自己的才华,将低俗的游戏用华丽的辞藻加以修饰,写作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文章写得很不错,全文用了很多典故来写鸡的故事。如果说对象是无名小卒写也就写了,关键这对象是皇子,这引起了皇帝敏感的神经(高宗父亲太宗便是杀了兄弟登帝位),当夜就把王勃炒了鱿鱼。

王勃的人生就像坐电梯一样,一夜之间从高富帅变成穷光蛋。他开始四处漂泊,体会人间的冷暖,当然也结识了不少的朋友,越是旅游越觉得空虚。

他决定重头再来,再一次参加科举(国家公务员考试),殊不知自己早已列入了黑名单,又如何能成功呢?

上天似乎对他特别的严格,早已身处绝境的王勃,并没有得到怜悯,而是更大的打击。

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跑到王勃家中,王勃心地善良也就收留了他。从此,王勃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他越想越担忧,便杀了他以绝后患。

可天不遂人愿,事情败露,以前众人争抢的红人,如今却独自一人面对全世界的指责,他被判了死刑。也不是知道上天是觉得这样做太残忍,还是觉得这样痛苦还不够,王勃即将告别世界的时候,遇上了朝廷的大赦,死罪虽免,却断了一生的官途。

得意时不要得志骄横,失意时不要悲观失望。少年得志,却使得王勃染上了天才们的通病,恃才放旷。经历了生死之后的他,放下心中的执念,学会了去追逐诗和远方。

王勃:得意人生不得益,诗意人生很诗意

王勃:得意人生不得益,诗意人生很诗意

王勃的父亲也受到儿子的牵连,远调到交趾(今广西与越南交界附近),儿子很不忍因为自己的过错,父亲到国外受累,不远万里前去看望父亲,而这一去却再也没有回来。

在去探望父亲的路上,他仍没有改变以往好旅行交友的习惯。重阳节路过南昌,他做了天才的落幕,因此留下了滕王阁佳话。当地都督在滕王阁设大宴,准备在楼上炫耀自己女婿的文采。

不速之客王勃的到来打乱了他的计划,心里十分恼怒,不过随后便被华丽的文采所吸引。也正是这滕王阁使得王勃圈粉无数,就连唐高宗也对贬他产生了悔意。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余之有数”,又何尝不是王勃人生的感悟呢,他感叹宇宙之大,父亲离自己竟是那么的遥远,也感伤自己的人生,真是兴尽悲来,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闲来无事瞎写鸡的纨绔少年了,而是一方天涯云游客。

王勃:得意人生不得益,诗意人生很诗意

后来,在乘船渡海时,遇上了风暴,王勃掉进了水里,像流星划过天空一样,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在夜空里却留下了耀眼的光芒。

也许是思想深邃的王勃,只有同样深邃的大海才能包容。

得意与失意,相生相随、相辅相成,没有得意就没有失意,没有失意何来得意。王勃没有少年得志,也不会有后来的失意,没有仕途的失意,也不会创造出流传万古的诗篇。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那都是人生,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

也许你的孩子正在为背诵冗长的诗词而苦恼,正在为晦涩的文言文而忧愁,告诉他们不要心急,文章是他一生的长度,只需要用心体会这片美好即可。

臧克家在纪念鲁迅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句话用来形容王勃也十分合适,他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光,谱写了华丽的诗篇,至今仍活在人们心中。

人生有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的逃避,不如勇敢地翻越,或许这会铸就人生的高度。如果没有王勃坎坷的一生,也不会有滕王阁的华美诗篇,也不会有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王勃。

其实,人生重要的不在于自己身处何境,而在于对生活怀抱何种态度。

人在顺境,需要时常为自己设置精神炼狱,提醒自己未雨绸缪;人处逆境,要学会为自己舔砥伤口,鼓励自己重头再来;人在平常之境,也需要有一颗坚定的心拒绝平庸。

感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