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股市里血淋淋的教训:到底是谁让散户亏损,原因被揭露

股市,以及类似的游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人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自己的真实映像,它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你自己,它会让你的人生更加成熟。如果你对股市有了了解后,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后,可以用股市来对应这些问题,你会发现原理居然是一样的,其实所有的事物都一样的,无论怎么变化,它们是同一个规则。

我不清楚其他人怎么看中国的股市,我个人看来,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说起来是照顾普通投资者,实际上是照顾大主力,也就是将社会闲散资金重新收集回来的工具,所以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还是只当作来这里玩玩,不要太当真的好,尤其是把身家都投入进去的,那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当然,有一种人即使不把身家投入到股市上,有其他机会,他也会投入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和人有关,只是股市给了个机会而已。要想在中国股市获得成功,需要投入很多的努力进去,如果指望随随便便就从股市取点钱,实际上是懒惰的一种表现。如果将这个精力投入到另外一个行业,也许会做到行业的顶端,但不排除有人喜欢股市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不喜欢与人交往的生活,那把精力投入股市也没问题,股市毕竟也是一种行业。

我进入股市的目的与很多人不一样,虽然赚钱也是我的一个目的,但我更想知道的是股市运行的基本规则,就如同计算机是通过0和1两个逻辑概念组合而来,我想知道股市是否由类似的0和1组合而来。你要是问我现在是否知道了,那我只能说,即使是现在,我也不完全知道股市到底是啥样子。我只是人类游戏中的一个角色而已,在游戏中的角色怎么能够知道设计游戏的造物主是如何考虑这些游戏规则的。


主力是如何对散户进行教育灌输的?

我说的这个题目,不少人可能觉得新鲜,没听说过这样的事,主力还能对我进行教育灌输?是不是维稳或者保障群众财产性收入之类的。我说不是,其实你没感觉,那就是主力的成功,主力不需要你感觉什么,只要你按着他的指挥去做就行。

主力有这样的本事?那他叫我割肉我就割肉,让我站顶我就站顶,那我的钱不都让主力赚去了?对,情况就是这样。

那主力给散户灌输的是什么呢?很简单,熊市思维和牛市思维。只要你接受了这两种思维中的一种,你到股市来基本上就是赔钱的,成了主力下酒的小菜。

有这么厉害么?我就来谈谈传销中的洗脑。

现在传销还在一些地方暗地进行,人员数量也不少。但在社会大众中,已经成了臭狗屎,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不过传销依然存在,这就说明其有异于常理的地方,其实这就是强制洗脑。

人刚开始进入他们群内,可能都不愿意参与传销,因为大部分是被骗去的,但他们有办法让你服从,最后自觉自愿的加入到他们当中,成为他们的一员。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就是上课,让你在这个群体中,天天说的同样话题,不少人现身说法,只要几个月下来,你基本上已经接受了,在过一段时间,你就失去了自我,变成了一个被操控的木偶。

在股市里,其实主力在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用K线不断的,反复的,长时间的向你灌输着熊市或者牛市思维。

上一轮熊市中,主力的打压延续了5年之久,结果在这一轮牛市里不少老股民基本上没赚到什么,有些根本就提前退出,没有参与了。后面的两年牛市教育,又使新股民不但利润失去,连本钱都被套住。

其实人的思维一但形成,那惯性是要维持很长时间的,为什么现在许多股民被套,或者被深套?相信牛市还在。那上一轮老股民为什么没赚到什么钱?套怕了,不少人两千点或者三千点在就空仓了。

每一轮反弹,后面伴随着更深的下跌,不断的被反复,几年如此,你会的到一个什么思维方式?先是不敢,最后就是大胆的高抛低吸。对,主力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当最后一个高抛了,你还在耐心的等待低吸时,指数已经高升,但你吓破了胆,不敢再去追了,这时候,你已经被熊市思维的惯性给控制了。

这两年的牛市思维害了不少人,大家都有切身体会,这就不用我介绍了吧。


庄家的震仓手段!

炒股是最难的行业,因为没有哪一行会像股市这样让大多数人亏钱,极少部分人赚钱!炒股不仅要看对大盘,还要看板块、看其中的个股,更重要的是即使选对了股,还要坚持持有,不能一有波动就被震出去,特别是重仓时,那种震仓的心理压力不是谁都能坚持住的。

如何识别震仓,提前布局呢?

震仓是指庄家为了降低拉升成本和日后拉升时带来的抛压,以清洗持股不坚定的散户为目的而进行的洗盘动作。通常有如下特征:

1、经常莫名其妙地进行打压,但很快(突然)止跌。

2、故意制造股价疲软的假象,但一般不会下破某一支撑位。

3、洗盘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在这段时间内股价经常上下震荡,但下跌幅度往往不深。

庄家洗盘k线形态:

1、横向宽幅震荡洗盘

A股股市里血淋淋的教训:到底是谁让散户亏损,原因被揭露

通常使用此种洗盘方式的庄家属于长庄,也就是长时间坐庄的主力。他们往往不在乎短期的赚或赔,而是志在长远,这时就需要在后期有大量的筹码作为底仓,所以震仓洗盘的时间往往较长,同时随着洗盘的进度,成交量会越来越低,甚至处于历史低位,这时就有很多散户在坑里交出带血的筹码。

措施:投资者可以将计就计,在股价持续震荡的过程中逢低买入,但这个适合长线的投资者;也可以持续关注该个股走势,待个股出现上图中的“坑”后,重仓买入,等待拉升。

2、拉升途中连续阴线洗盘

A股股市里血淋淋的教训:到底是谁让散户亏损,原因被揭露

在主力拉升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跟风买入的筹码,当这类短线筹码累积过多,就会在后期庄家的拉升行情中带来较大的阻力。所以,有不少投资者往往在个股拉升的过程中被洗出局外,导致利润大打折扣。

3、长上影线洗盘

A股股市里血淋淋的教训:到底是谁让散户亏损,原因被揭露

当股价有不小涨幅后,当日盘中主力快速拉升,随后股价开始回落。盘口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主力已出货而不用再维持股价。尾盘又时可能回升一点,在日K线上留下长影线,似乎这个股票已见顶。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认定炒股会亏损?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概念——幸存者偏差,意思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关于这个概念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例子:二战时期一些专家根据返航的战斗机翼部和尾部等位置中弹最多的特点,判断出,如果要强化飞机装甲,应该强化翼部和尾部。但是,这个思路后来暴露出了问题——仅仅把返航的飞机上的弹孔作为案例来确定哪部分薄弱的话,就忽略了那些没能返航的飞机,它们是被击中了哪些部位坠毁的呢?例如油箱和驾驶仓,这些部位受伤的飞机几乎没有返回的可能,但是却没能被列入统计样本。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炒股会亏损?股市本来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大多数时候不会出现大部分人盈利的现象,而少数人挣钱、多数人亏损才是常态,这种情况下谁更倾向于发声呢?感性的讲,亏损的人才会有更多的负面情绪需要宣泄,而盈利的人更多的是闷声发财;理性的讲,假设所有的人都发表言论,按照“一盈两平七亏”的盈亏比例,大家也只能听到10%的盈利的声音,却能听到70%的亏损的声音,如此,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呢?会给大众传达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呢?

“炒股会亏损”这样的认识不仅存在于过去和现在,也会延续到将来,因为游戏的参与者不改变,局面就不会改变。在可预见到的相当长时期,我们大多数人的投资渠道无外乎房市和股市,而房市由于门槛高、政策性渐强、变现繁琐能种种限制,其投资属性的预期远弱于股市,如此一来,股市会越来越多的成为我们理财的选择,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年轻的股民、交易的新手,将不可避免的先交“学费”,在经历过种种磨练之后才能享受到胜利的果实,而在没“出师”之前,这个磨练的过程不仅仅让投资者自己认为“炒股会亏损”,也会以自己为信源、或主动或被动的传播类似信息。

所以,炒股的人没什么朋友,在思想的交流上,分三种情况:

A,要么就还没“悟道”,彼此都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彼此交流来交流去,往往互相助长对错误认识的固执,往往使错误的思想延续,交流毫无意义。

B,有的悟道了,但他无法把经验传递给没悟道的人,不是他小气,其实有些高手已经把最精髓的思想在论坛公开地毫无隐藏地说了,但你如果自己未付出长期努力和实践,你看到的就只是那文字的字面涵义,你必须亲身经历多次破产,亲身长夜痛哭,你才蓦然能看到那些文字背后的内涵。这是实在用语言所无法传递的。

C,双方都悟道了,那么,大道至简,其实也就不需要交流了。两个或几个都已经悟道的炒股者,在一起其实是无法交流的,因为没什么可交流。

为什么股民总是亏钱呢?

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个是股市这个系统的原因,就像经济学家吴敬琏说的,中国股市是个没规矩的赌场,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底牌。

哪些人会看别人底牌呢?庄家、大资金、上市公司高管、证券从业人员(老鼠仓)等都可能,他们不仅有资金优势,更重要的是信息优势(如内幕消息),自然他们赢面要大些。

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可以准确预测股民的行为。光能看底牌也不一定能赢,还得知道别人拿了牌之后会怎么打,这样才能通过一些诱多或诱空的手段,高位抛售或者低位吸筹。

认清自己

99%的股民都有的三大心理特征:

一、平均值谬误

请先做一道测试题,在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符合自己的一项:

A,我的智力非常高超,远胜过多数人;

B,我的智力并不算特别出色,只是中等偏上水平;

C,我的智力比较弱,只能算是中等偏下水平;

D,我的智力非常差劲,远弱于多数人。

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选项B,既然绝大多数人都是中等偏上的智力水平,那么什么才是平均水平呢?平均值谬误在于,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在一项调查中,有82%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比平均水平更高,很明显,其中有很多人是错误的。这一谬误在股市上更加夸张,因为每个人去炒股都是认为自己能够赚到钱,没有人会认为自己会亏钱而去炒股的,而且多数人对自己盈利的预期都是跑赢大盘,事实上连多数基金都做不到跑赢大盘。

那些过分自信的人通常会表现为频繁的交易,不停的买进卖出,他们对所获得信息的准确性以及自己的判断能力都非常自信,曾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券商的帐户数据,他们发现更高的交易量并不能带来更高的回报,事实上买卖频繁的人平均而言回报更低,因为他们都把利润贡献为佣金和印花税了。

二、信息迷恋症

患上信息迷恋症的人对一切消息都感兴趣,不管是公司传闻、政府公告、恐怖袭击、ISIS等等,认为所有消息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股价,而股价也确实每天都在波动,因此看上去还真的影响到了股价。信息迷恋症常常被不负责任的媒体任意加重,因为媒体的饭碗就是靠贩卖信息而来,他必然竭力宣称任何消息多多少少都是有价值的,正所谓卖瓜的王婆只能说自己的瓜甜。这倒还好,最怕的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歪曲新闻,在现代的社会这几乎成了常见现象,某人明明说的是这个意思,媒体断章取义一下,立刻就变成相反的意思。股民们要是成天关心这类消息,那就要被耍得团团转了,常常是根据某消息做了决定,此后发现这个消息是假的,媒体后来又开始辟谣。

对于媒体来说,这个策略很不错,至少吸引了你两次眼球,但你因为错误信息而亏掉的钱,媒体可不负责赔偿。由于媒体总是喜欢投其所好的评论时事,因此媒体通常倾向于夸大市场上占主流的错误情绪,例如在熊市底部媒体是最悲观的,而在牛市顶部媒体却是最乐观的。这一现象古今中外屡试不爽。

特别是当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成本难以置信的低,其中绝大多数信息全都是噪音或者说垃圾信息,成天听信噪音,早晚会把自己的耳朵给搞坏掉。事实上真正有用的信息只要一两条就足够了。信息到底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的呢,下面这段内容就是关于信息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三、赌徒效应

在赌场中,哪种赌徒最容易下大注?答案是两种人,一种是已经赚了很多钱的赌徒;另一种是已经亏了很多钱的赌徒。前者会这么想:既然我已经赚了这么多钱了,说明我的运气非常好,或者我特别聪明,而且,既然是赚来的钱即使亏掉一些也没关系。因为他似乎在玩别人的钱,而不是自己的钱,所以更容易下大注。后者会这么想:我已经亏了这么多了,如果再不想办法翻本,那就真的都亏光了,所以无论如何我还要赌下去,而且还要压上更多,这样我才有希望翻本。配资被爆仓的人,真的会吸取教训吗?我猜多数情况下,他会继续借钱再回股市来翻本的。

最有害的想法就是翻本的念头,这位亏了很多的朋友已经损失大半,还想着把最后那点本钱都压上去,其结果没有悬念,除了亏损更多不会再有其他结果了。曾有人对期货交易员做过一个调查,他们发现凡是在上午亏钱的人,下午的时候都更具备赌性,但其结果多数都是亏得更多。

一个赌徒如果赢了很多或者输了很多就意味着他已经深陷于此不能脱身了,那些小赚或小赔的人则超脱得多,所以那些被套牢的人常常会这么想:如果股价回升到我的买入价,那我就抛售离场,再也不玩了。


这6种股票千万不要碰!

1.放天量过后的个股坚决不买

放天量一般是市场主力开始逃离的信号。如果投资者确实对放天量的股票感兴趣,也应该等一等,看一看,可以在放天量当天的收盘价上画一条直线,如果以后的价格碰到这条线,倒是可以考虑买进的。

2暴涨过的个股坚决不买

如果个股行情像一根筷子,直冲上天,那表示庄家已经换筹走人,你再进去就会被套。暴涨是靠大资金推动的,当一只股票涨到了 300%甚至更高,原来的市场主力抽身跑掉时,新的市场主力不会很快形成,通常不大会有大买盘马上接手,短期内价格难以上涨。

3 大除权个股坚决不买

除权是市场主力逃离的另一个机会,比如一只股从3元炒到20元,很少有人去接盘,但它10送10除权后只有10元,价格低了一半造成了价格低的错觉,人们喜欢便宜买低价,一旦散户进场接盘,市场主力却逃得干干净净。如果大除权后又遇到天量,更是坚决不可以碰。

4 有大问题的个股坚决不买

受管理层严肃处理的先不进去,先观望一下再说。问题股如果出现大幅上涨,则可以肯定地认为是机构在炒作。但是,这些股票或者面临监管,或者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巨大,跟进去容易完蛋,散户股驾驭不了,不值得去冒险。

5 长期盘整的个股坚决不买

这样的股票一般是庄家已经撤庄,但还没有把筹码全部拿走。看个股要看连续的走势,长期盘整上下不大的不能买入。

6 利好公开的股票坚决不买

这是目前投资者最易走入的一个误区。业绩就算好得不能再好,全中国股都能看到并全部买进,谁能赚钱呢?何况业绩是可以人 造的。市场上有这样一句名言:“谁都知道的好消息,绝对不是好消息;谁都知道的利空,绝对不是利空;利空出尽就是利好,利好放出可能大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