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石界河镇冬青树村宋银召:俺村扶贫好支书

“宋书记工作踏实,牵挂百姓,真情为民、真是我们的好支书。”西峡县石界河镇冬青树村全村父老乡亲这样评价宋银召。

然而,他的爱人却这样说“在家见到他的影子好难,早上我还在睡觉时候,他就出门了,晚上我睡着他回来了,天天在村里围着扶贫转。”

起早贪黑,走村入户,扎实扶贫换回的是冬青树村屡次在镇评比中名列前茅,全村贫困户精准度、群众扶贫政策知晓度、扶贫工作满意度群众评价都比较高。

——走家串户,摸清底数打基础

作为任职冬青树村村支部书记4年的本乡本土人,宋书记对村情民意了解八九不离十,但他却认为: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把真正的贫困人口识别出来,才是基础。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普查算账等一点都不能少。这家的孩子在哪上大学、几年级、一年花销多少?那家去年医疗花销了多少、合作医疗报了多少、实际支付多少?全村325户1325人的精准信息被完整记录在他笔记本上。

宋书记认定精准扶贫不少一人。不管户多远、路多难走,也做到户户必到、家家必看、人人必问。最远的有一户,需要先骑摩托,再步行翻山3个多小时才能到,来来回回他去了6次。在摸查阶段,宋书记风里来雨里去,天天都在各家各户了解情况,才买3年的摩托也被骑废。

——扑下身子,全心全意为脱贫

宋书记找准自身定位,完美的诠释了一名村支书担当与责任。

他是百姓的宣传员。他充分调动村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积极性,针对群众参与不广泛、政策知晓度不高的现象,组组召开群众会,户户张贴宣传单,广泛宣讲政策,深入发动群众。他是群众的主心骨。作为最基层的村干部,他认为一定要把百姓的冷热温饱装在心中,用一颗公平、公正之心做实扶贫工作,特别是精准识别,做好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他是百姓的调解员。有一户贫困户不符合贫困标准被清退,但是其外甥是出了名的性子别、不论理、难缠人,他配合工作队不厌其烦,天天去、夜夜去,用证据、政策、事实、真情说通该贫困户。他是工作队的贤内助。精准扶贫工作事关大局,头绪多、任务重、要求严、时间紧、压力大,工作队员们不分昼夜、连续作战,作为村支书,他积极配合,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一起为全村的扶贫大业做出贡献。他是扶贫一线的战斗员。白天忙村里事、夜里忙档案,家里的一万袋香菇、家里的一切都一股脑的推给了爱人。入户调查、政策宣讲、精准帮扶、档案建设,样样工作,宋书记冲在前面、冲在一线。

——示范引领,人人担当脱贫

在宋书记身先士卒、模范带动下,冬青树村的扶贫工作队人人出力,人人尽责,人人担当,团结协作,雷厉风行,主要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热情高。凡是镇召开的扶贫工作会议、业务培训会议积极参加,凡是镇扶贫办要求的工作任务认真完成,凡是需要入村准时到村,工作队成员精神饱满,热情高涨。二是思路清。坚持吃透政策与尊重实际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典型带动相结合、统筹全局与精准施策相结合,理顺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三是标准严。严格落实“六个精准”“六个一”要求,坚持原则,严格程序,对照标准,力行立改,在动态调整中,全村清退4户,新进1户贫困户,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度,上级的满意度。四是方式活。坚持以“输血的同时重在造血”为前提,搭建为民“连心桥”,突出富民导向,坚持做到产业扶持、技能培训、结对帮扶,量身定制脱贫项目,精准定向施策,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管”的转变。

——心系群众,精准帮扶暖人心

经过认真识别、群众评议,冬青树村现有18户贫困户,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了宋银召心中第一大事。在他的带领下,工作队逐户走访,用行动拉近与贫困群众的感情,做到每户摸清了基本情况、明确了发展方向、制度了帮扶措施,对贫困户反映出来的具体困难,制定台账,或者立即给予帮助,或者积极协调解决。全村18户的帮扶计划制定均有宋书记的参与,全村的3年脱贫规划、全年脱贫计划也是出自宋书记之手。截至目前,9户落实低保政策,8户落实五保政策,还有7户正实施产业扶贫帮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