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称存在问题,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影说笑

教师的职称,是所有教师一块心病,因为职称,挫败了很多老师的教师积极性,每一年只要到了选优评模的日子,学校里从来没有太平过。这些问题该怎样解决呢,在一线工作的我,希望这个解答能让更多的人看见,希望职称的评定越来越合理。

自然晋级,为什么教师不能自然晋级呢?比如三年自然晋级,然后工作五年晋级中二,工作十年晋级中学一级,工作十五年晋级高级职称等等。一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相隔那样多,你让同年上班的人心里怎么会舒服?千万别说,人家荣誉多等等,荣誉也有这样来的,和领导关系好,荣誉就多。有人说,应该让班主任先评职称,你确定有了这个好处,你还能当班主任吗?所以最公平的就是自然晋级,别让每个学校领导比一线老师还多,做领导有好处啊,我不说你懂的。

工资按年限发,除了刚进学校时定的最低工资以外,以后就按照工作年限发,越老工资高一些,反正每个人都会老,让老师安安稳稳地搞好教学。

你可能会说,一般公平,那其他优秀教师呢,你可以拿出绩效去奖励啊,何必在职称上为难大家,搞得人心不稳。

这就是作为一线老师我的体会,职称已经伤了老师的心,希望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看到的你把它转出去,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如果你还有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为职称呐喊一下!


花的独白

现在对教师评职称的问题网络上讨论的很多。如何化解矛盾,真正通过评职称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窃以为,可否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呢?



1.既要以教学业绩为主,又要适当考虑教龄

教师的职称评定,离不开教学成绩的考核,如果成绩平平,肯定不能入围,如果同样教学成绩好,那就应当优先照顾教龄相对长一点的教师,教龄的长短体现了对学校贡献的大小。

可淡化什么先进、优质课及学校的评优之类,因为这些毕竟不能全面反映一个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贡献,有时避免不了带些不公正色彩。

一个教师的贡献是通过他的长期的工作时间来体现的,并不是一堂优质课和获得一次什么称号就说明问题的。有的教师愿去争这些荣誉,有的教师并不看重这些。取消这些评比条件,或许会使大家更安心的教学,更好的提高教学成绩。

一些教龄长的,或接近退休的老教师为什么不优先考虑呢?他们的辛苦奉献应当从职称上给予肯定。



2.适当增加职称名额

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当上了教师就意味着奉献。要说教师彼此之间的成绩差距,其实并不太大,或高或低,这是很正常的。仅以成绩排名来评定教师的能力水平,并不公平。还是应以长期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来评价教师。

因为职称名额的限制,致使教师之间的距离拉开,实在不合理。同样在努力,为什么还要排队等待呢?因为名额限制,有的教师迟迟不能早日评上高一级职称,这怎能不影响积极性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职称名额,而且应考虑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增加。而对那些工作了30多年的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应当在评高职上适当倾斜。

适当缩小职级之间的工资差距

由于职称与工资挂钩,由于职称名额的限制,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同样教了多年的书,大家之间的工资差距那么大,任何人的心理是不平衡的。



现在的情况是,各档之间的工资差距较大,中级10级与副高7级,至少相差一千多元,而副高5.6.7级之间又各相差200元左右,这又使大家觉得悬殊太大,如果整体提高教师工资再适当缩小职级之间的工资差距,也许会更好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矛盾会更小一些。

总之,评职称是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完善评职称条件和方法,还是要从大多数教师的利益出发,多听教师们的呼声。


晨曦145610442

教师的职称评定是指我国教师职称的评定方法,它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始于1986年。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后,它的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现行的教师的职称制度被广大教师所吐槽,多少教师因为它被折磨的伤痕累累,教师的积极性被打击的遍体鳞伤,这是事实。它令广大教师寒心之处在于国家的

每次涨工资都与它直接相连,级别高,该教师相应的工资涨得就高,反而,一级二级教师涨得就少,比如前几年浩浩荡荡的教师涨工资,我们这的中教二级教师只涨了500元,涨前工资是1990元左右。高级教师涨了大致2000左右。那么一个学校高级教师又有多少人呢?所以广大教师依然生活窘迫,甚至会参与社会上的辅导机构补课,去养家糊口。不光如此,教师的绩效工资也与它挂钩,级别高,绩效工资也高。

如果职称制度真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那么教师退伍会更加生气勃勃,春意盎然,但是实际上,为了晋级,教师们有的都拼了,疯狂的制造证件,他们教学注意力被严重分散。比如参加县级优质课比赛,实际上跟教学也不大相关,目的为了优质课证书。为了准备优质课,耽误教学那是肯定的。再比如同级头两个教师为了争县级证件,甚至会吵架。实在不行,那就送礼,巴结领导。所以很多会打理关系的教师晋级那是相当快,反而那些痴迷教学的老实教师,被抛弃了。

那么,广大教师最渴望的就是按照年限晋级,按照教龄自然增加工资,比如警察的晋级制度实行的就是按照年限:二级警员至一级警司,每晋升一级为三年;一级警司至一级警督,每晋升一级为四年。在职的人民警察在院校培训的时间,计算在警衔晋级的期限内。所以,教师为什么就不可以呢?教师是个良心职业,需要师德,真的不需要三六九等。如果收入不公,干的活却比别人多几倍,试问那个教师自己的灵魂能淡定呢?

就目前我们国家的文件来看,并没有说要取消职称制度,《意见》里说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所以可以盼望它未来会更加完善,更加贴近广大教师的心声。希望未来的中国教师心灵能更加平静,更能全身投入到教学中去,得到社会认可,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图片来自网络,本文观点如有不当,请批评指出)我是戴尔曼,diamond,认同我,就关注我吧!


黛尔曼

我是一名扎根乡村26年的初中语文教师,平生不喜欢追名逐利、逢迎拍马,所以既没有一官半职也没有大把获奖证书,但是我这样一个92年毕业的中师生在五年前也获得了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一路走来,遇到了种种困难,都被一一克服:

一、学历不达标,从一毕业我就依次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自学考试和本科函授(比现在的函授认真得多),取得大专和本科学历。

二、班主任年限,在需要评职称的前几年就对照条件,提前主动做班主任,并努力做好!

三、论文,农村学校论文水平和写论文的氛围都不够,早期很多人买论文买发表,后来对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就自费定了中学语文类杂志,学习人家的写作方法,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思考写论文,每年发表一两篇,到评职称时论文已经不是问题了。看到有的同事都因为论文不过关被刷,真的很可惜。

四,名额,国家对农村学校职称名额相对倾斜,总体竞争力比城里学校要弱一些。

大家嚷嚷取消职称评定,那有什么好的激励机制?


东篱女WHY

教师的职称问题,算的上是一个历史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逅病。

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职称问题呢?我就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如果不能取消职称这一政策时,可以参照公务员正常晋级的办法:教师从初级职称开始,规定一定的年限,如果在任职期间,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又没有出现重大的教学安全事故和违法乱纪的行为,更没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就可认顺其自然、顺理成章地晋升为中级职称。同理,教龄到达一定的年限后,再晋升为副高、正高。

第二,教师的职称可以和工资薪酬脱钩。职称,可以代表一个教师的资历、荣誉、教学技能、教学水平等等,不再和工资薪酬挂钩。教师由低一级的职称晋升为高一级的职称后,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颁发其荣誉证书,或者给予适当的一次性物质奖励。

第三,最好的办法就是取消教师职称。现在,教师职称几乎成为一些特权人士的红利和福祉,并不能代表任何专业水平和技能。一些不在教学一线的人士投机取巧,结党营私,甚至采取欺诈的手段,巧取豪夺,把高级职称揽于自己或者自己人的怀中。许多忠厚老实、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教师,根本得不到评聘高级职称的名份。因此,强烈建议取消教师职称。让广大教师多一份安心教学的时间。

……
或许此举对于一些当权者、已经得到相应职称的教师不满,但是,这是代表大多数教师心声和愿望的举措,不是这样吗?


午夜惊鸿



教师职称存在问题,我认为关键是考核机制不健全、不公平造成的。有人说,最不公平又是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投票。二十多年前我刚刚参加工作,老教师要评一级教师。首先是按照评审文件看条件,够评审条件的再按照五年的年度考核分数排名次,最后是评委投票,投票时一般要去掉一到两个人。所以,一到投票环节,够条件的人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窝蜂提上礼物找评委,投票时,领导还要有所交待。最后,没有上的人是怨声载道,上了的人也没有好心情。特别是有时候比自己差的老师,正事不干钻营的老师因为有关系上了职称,老师们就越是生气,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取消职称,工资按照教龄走,就像薪级工资一样,每年增加;优秀老师可以按级别发一些奖励工资,这样,既维护了老师的利益,又减少老师们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学校领导管理学校。


厚德福茶馆

教师的职称存在一些问题,本人通过调查与分析认为,主要是在职称评定及聘任过程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指标较少;(2)、评定职称所需的一些业绩条件,如优质课证书、优秀教师证书、论文、课题、综合实践等。在这些证件的评选及获取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正之风;(3)、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一些单位的职称评定文件不科学,或者是评定过程中有暗箱操作,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4)、职称各级别之间的工资存在较大的差距;(5)、一些教师在评为高级教师之后,缺少进取心,上进心,在教学中倚老卖老,不愿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

教师职称的评定,其实也是国家,社会到对教师能力和成绩的认可。就因为存在一些问题,才受到老师们的吐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1)、增加透明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向教学一线的教师倾向;(2)、不把优质课等证件作为必要条件,可以通过面试等以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参考条件;(3)、对于受指标限制,又不善搞证件的农村教师,可以在教龄到一定年限后,直接晋级;(4)、减少职称之间的工资差距。(5)、取消现行的

绩效工资制度,把30%全部给老师,在按人头拨付一定的钱数作为考核教师的绩效工资。

这是本人的一孔之见,欢迎吐槽


小眼看教育

解决职称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废除职称或职称不与工资挂钩。职称工资不仅没有提升教师积极性反而严重挫伤了教师积极性。职称工资与工作量和成绩不成正比,不能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原则,严重阻碍教育发展。


剑胆琴心266

职称评定的的过程中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大家都说了很多,比如:真正踏踏实实干工作的晋不了职称,晋高级职称的多数是领导和领导的亲戚,和领导有关系的,善于钻营的!

另外在晋职过程中存在着腐败,以及不合理的地方很多……!

只要是有职称评审,这些问题根本解决不了!职称的存在已没有了当初设立职称时的意义!但归根结底说白了都是利益惹的祸,而利益里影响最大的就是工资及福利待遇!

职称已成为了影响老师工作热情和成长的毒瘤,取消职称评审好,但不太可能,说了算的职称都很高,嘿嘿!但解决的好方法不是没有,降低职称工资差异,尤其是中高级之间的差异,或者干脆取消职称工资,到时大家看看还有没有腐败!

所以说取消职称工资或减少差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


旅途169345886

职称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特性你无法对他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教师的工作是教育人,这个工厂生产产品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不能抽象以教学成绩和工作荣誉去确定一个老师干的好与坏,现在很多老师叫职业老师,会搞荣誉、会拉关系,就是不会上课,现在这种老师最吃香。

我认为要改的话,还是从本质上来吧,如果一个老师能够善待每一个学生,能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这种教师才算得上优秀教师。怎么去评判?这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