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些人不是“神仙”卻勝似“神仙”

神,本義指的是觀照自己、觀照萬物的精神;正如古話說的“舉頭三尺有神靈”,而現代詞語“大神”多是指某些人在某些領域很厲害的意思。可是在以前,民間稱呼的大神都是指的那些能“未卜先知”之人,當然也有稱呼這些人為“半仙”的。。。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那些歷史上著名的“半仙”。。哦不,大神。

1.鬼谷子

歷史上這些人不是“神仙”卻勝似“神仙”

鬼谷子,姓王名詡,又名王禪,號玄微子。戰國顯赫人物 ,華夏族,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一說春秋戰國衛國(河南淇縣)人;一說是戰國魏國鄴地(河北臨漳)人;一說陳國鄲城(河南鄲城縣)人 。他通天徹地,智慧卓絕,人不能及。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佔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祛病延年,服食導引,平地飛昇。

二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

其著名的預言是借花預言龐涓與孫臏的人生走向。

鬼谷子用馬兜鈴和黃菊這兩朵花預測兩位弟子的人生走向,根據龐涓採下的花見日而萎,預言他最後成就功名的地方在魏國;根據孫臏撥下的黃菊經霜不壞,預言孫臏的人生中途遇到挫折,但最後可以回到故鄉齊國成就一世英名。

人物評價:鬼谷子被稱作“半仙”一點也不為過,他教出兩個對歷史影響很大的徒弟(孫臏.龐涓)來,也是大神級的人物。其中一個徒弟孫臏,坐著輪椅還能帶領千軍萬馬攻城略地,可想身為師父的鬼谷子該是多厲害。

2.姜子牙

歷史上這些人不是“神仙”卻勝似“神仙”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姜子牙所著的《乾坤萬年歌》,與其他預言相比,或許沒有特別出奇的地方,知名度也不是很高。但是也足以驚豔一把,《天地萬年歌》全文770字,預言了我國各朝代的興衰成敗,預言了三皇五帝之後,中國五千年的國運變遷。

《乾坤萬年歌》,又稱《萬年乾坤歌》或《萬年歌》為中國民間流傳的著名預言之一,每七字一句共一百零六句,文末有“行仁行義立乾坤”“我今只算萬年終”兩句,故稱《乾坤萬年歌》。現代也有無數的學者在研究解讀這個著作。

人物評價:72歲才從默默無聞一舉成為名相,這心勁與素質該多強。我們有多少年紀輕輕就天天想著熬到退休,領退休金的。。。姜子牙告訴我們,72歲怎麼了?才到中年而已。

3.劉伯溫

歷史上這些人不是“神仙”卻勝似“神仙”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伯溫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相傳明朝的時候,有一次太祖朱元璋正在吃燒餅,突然有人稟報說劉伯溫求見。朱元璋當時不知怎麼的,興致突然就湧上心頭,想考一考劉伯溫到底有多大能耐,究竟能神到什麼程度。於是先用盤子將燒餅蓋住,方才恩准劉伯溫晉見。

劉伯溫到殿之後,朱元璋便開始發問了:“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盤下是何物?”劉伯溫面不改色,手指捏算了幾下作出一首“燒餅歌”:“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然後又說“依臣之見這碗中乃燒餅也”。

朱元璋聽後龍顏大悅,誇讚劉伯溫乃百年不遇之奇才。因為這件事燒餅歌便被傳頌開來,而且燒餅歌裡的預言也都一一驗證,可謂是神乎其神。

人物評價:與其說劉伯溫能掐會算,倒不如說劉伯溫有“福爾摩斯”的洞察與推理的本事。試想,朱元璋就是一粗人,要過飯當過和尚,後半輩子也是行軍打仗,斯文什麼的那是談不上了,估計吃相更加難看。像朱元璋這一口燒餅咬下去,那肯定是碎渣、芝麻飛濺,桌子上鬍子上哪哪的都是,劉伯溫這樣的聰明人瞥一眼就明白了。

4.李淳風和袁天罡

歷史上這些人不是“神仙”卻勝似“神仙”

袁天綱(俗寫為“罡”,?一635),火井縣人,唐代道士,生年不詳,卒於唐貞觀八年,隋末唐初玄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傳說他善“風鑑”,即憑風聲風向,可斷吉凶,累驗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隋時為資官令,唐武德年間為蜀郡火井縣縣令。貞觀六年,唐太宗聽聞其名聲,詔入朝收納為智囊。貞觀八年(634年),在其請求下,唐太宗復任他為火井縣縣令,以讓他返回家鄉,同年袁天綱卒亡。

李淳風(602年-670年),道士,道號黃冠子,岐州雍縣人(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唐代天文學家、數學家、易學家,精通天文、歷算、陰陽、道家之說。隋仁壽二年(壬戌年)(602年),李淳風生於岐州雍,自幼聰慧好學,博覽群書,尤其精通天文、曆法、數學等。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淳風經推薦成為秦王李世民的記室參軍。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李淳風上書,對道士員外散騎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歷》提出18條意見,太宗採納7條意見,授於李淳風將仕郎,入太史局供職,鞠躬盡瘁40年。

這兩就放在一起說吧,畢竟這兩合著的《推背圖》才是主題,也是他兩人平生最輝煌的成就。

《推背圖》是中國第一預言奇書,唐太宗李世民為推算大唐國運,下令兩位著名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所著,融合了易學、天文、詩詞、謎語、圖畫為一體。推背圖構建了一箇中國和世界歷史是按照:“帝制時代—共和時代—大同時代”這一歷史觀而命定式發展的理論體系,向後人詔示了人類歷史最終將走向人不分黑白、地不分南北、無城無府、無爾無我、天下一家,萬教歸一。此書共有六十幅圖像,每一幅圖像下面附有讖語和“頌曰”律詩一首,講述唐朝之後發生在歷史上的主要事件。

自古民間傳言李淳風推算到了千年之後發生的事情,當他計算到第59像的時候,他的好朋友袁天罡推了一下他後背,說道:“天機不可洩露,就計算到這吧”。因此李淳風把這件事畫作了一幅畫,並題詩:“蒼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所以這部預言也就被稱為《推背圖》,影響甚遠。

由於《推背圖》中有關武則天稱帝,還有安史之亂等事件的預言非常準確,簡直可以準到讓人懷疑人生。所以到目前為止對這部預言的爭議一直存在,很多人都懷疑是後人故意造假所為。

人物評價:兩個專業“神棍”民間俗稱“半仙”。。

綜上,世界之大,有想不到的,沒有發生不了的。但是每個傳奇人物的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是悲也好,是喜也罷,總會讓我輩驚歎不已。我們能在閒暇時品評一下這些歷史人物,也是人生一大快事,“臨江仙”有一句說的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