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成IC产业链重镇 联发科力晶群联纷落脚

合肥成IC产业链重镇 联发科力晶群联纷落脚

3年前,谈起集成电路产业,提起合肥几乎一片空白;而今,合肥已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跃升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后起之秀”并成为中国的“IC之都”。

仅短短几年,合肥集聚了129家集成电路企业,覆盖了IC设计、IC制造、IC封测、设备和材料等全产业链,近日,全球光刻机巨头ASML也宣布,合肥分公司正式落成,成为全国第11个落脚城市。

129家企业覆盖全产业链

据统计,目前合肥已经集聚了129家集成电路企业,129家中,IC设计企业102家、IC制造企业3家、IC封测企业8家、IC设备和材料企业16家,几乎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IC设计中,有联发科、群联、兆易创新、君正、灿芯等先后落户合肥,其中,联发科就在合肥设立其全球第二大的研发中心,研发人员1000多人。

IC制造领域,两年前,合肥建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台湾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手”,双方合资成立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专注12吋晶圆代工。总投资128.1亿元,这是合肥首个百亿级的集成电路项目。

短短两年后,2017年底,晶合正式量产;同时规划2020年满产,到时每月规模可以达到4万片。而当4座晶圆厂皆建成时,总月产将能达16万片12吋晶圆。

此外,合肥已有多个项目受高度瞩目,长鑫12吋DRAM存储器已成投产后将取得世界DRAM市场约9%的份额,可有效填补国内DRAM市场的空白,跻身全球DRAM厂商之列,并以先进的19纳米工艺量产。

IC封装方面,龙头通富微、以及国内首条晶圆级扇出型封装华进半导体纷纷落户在合肥。

合肥增速快 3年改头换面

上游关键材料之一光罩供应商Photronics集团也在合肥高新区投资1.6亿美元的光罩厂,并以10.5代光罩的最高世代供应给当地客户;近日,光刻机巨头ASML也跟进宣布其位于合肥的办公室正式开张,以就近服务当地客户。

根据《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 合肥在“十三五”期间,将全力发展存储芯片、驱动芯片和特色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到2020年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IC制造业和IC设计业均位居全国前五位,打造“中国IC之都”。

2017年,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完成产值235.6亿元、同比增长31.03%,税收21.2亿元、同比增长11.58%,投资72.5亿元、同比增长39.42%,增速较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