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衣服那麼冗長,怎麼上廁所?

蔣鐸

古人其實也是很講衛生的,所以,古人上廁所的地方,叫做“茅房”,茅房裡基本都是蹲坑,類似於現在的公共廁所。這茅房一般都搭建的比較簡單,差不多四處漏風啊,如果大冷天晚上出來蹲茅房,寒風刺骨的,屁股也受不了啊,於是後來就又發明了“廁桶”,就有些類似於現代的馬桶了,不過人家那個是可移動的,哈哈,晚上拉了早上倒茅房裡。

問題提到衣服冗長,如何上的問題,咋著也都得脫了褲子上,衣服長你不會用手抱著啊,實在想象不出如何抱著衣服,你去問問穿長裙子的姑娘們如何如廁,就知道了,嘿嘿。其實,老麥今天想說的是另一個問題,著古人上完廁所,如何擦屁股呢?諸位,想過沒有?

最早用來擦屁股的物件,是光滑的石頭,或者說叫做玉石更好一些,為什麼選擇用玉石呢,主要是這石頭溫潤如玉,放在那裡比較舒服,用完之後用水一衝洗,簡單快捷,每一次擦屁股就當是盤玉了,哈哈。

據史料記載,大清康熙帝時期,一位鄉野農夫在田間地頭方便完之後,和往常一樣,隨手拿了一塊石頭就往屁股上擦,這一擦立刻擦出了火花,一種涼爽溫潤的感覺,從屁股立刻傳導開來,禁不住就多擦了幾下——這是一塊上好的擦屁股的石頭。於是,老農就把石頭沖洗乾淨後,拿回了假,後來被人發現,居然是一塊上好的羊脂玉。於是,花大價錢買了來,再後來據說這塊玉輾轉到了康熙大帝手裡,康熙帝愛不釋手,天天都在把玩這塊玉,把玩一番後就會放到鼻子下面聞一番,是的,聞吸,聞吸……估計他老人家不知道這塊玉最早是幹啥的,見老頭聞的那麼傾心,估計也沒人敢提。據說,後來這塊玉被收藏在了臺灣故宮博物館,價值連城。

畢竟玉石擦屁股,不是那麼好找,於是民間還有一種擦屁股的物件,叫做“廁籌”,其實就是竹片,每次用竹片擦來擦去,擦來擦去,擦完後再洗,洗完後再擦。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有疑問,造紙術早就發明了,為什麼不被用於擦屁股呢?因為在古人看來,紙張是用來抄寫聖人書,聖人訓的,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用紙去擦屁股那是對聖人的侮辱,所以寧願不擦屁股,也不能玷汙聖人。

當然上面說的大多是老百姓擦屁股的方法,基於貴族而言,布匹、綢緞、皮革等等都會被用來擦屁股,以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而在古時候的國外,鮭魚片、蟬翼等都被用來擦屁股,更為粗獷的是麻繩、棍子也都被長期應用於擦屁股產業(麻繩啊,蹭來蹭去,蹭來蹭去,也,想想都那個……)。



老麥說說

真是替古人操碎了心,都操到廁所裡了。人分男女貴賤,所以上廁所的問題也要分開解答。

先說賤民(平頭百姓),由於長年從事體力勞動,無論男女都很少穿長衣(因為幹活不方便),都是上身穿短衣,下身穿褲子,大小便時直接褪下褲子,動作跟現代男女沒什麼兩樣。

再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男子服飾是長衣,但裡面穿褲子,長衣都有腰帶,方便時解開腰帶,褪下褲子就可以;女子服飾下半身是褲子,外面罩裙子,也需要解開下半身的衣裳才能方便。

對男女而言,共同的問題是衣服比較長,要特別注意撩好了不要弄髒。當然,對那些家庭很富裕、又很講究的人,完全可以把外面的長衣脫下來再行動,避免不小心弄髒的問題。

最後是社會最頂層的皇室貴族,他們上廁所最講究,不但廁所造的衛生舒適,還需要傭人專門”服侍更衣“,上廁所前把長衣脫掉交給傭人,完事兒後再穿上,有的甚至上完廁所還要更換衣裳,高端大氣上檔次。

西晉著名富豪石崇家的私人廁所修得華美絕倫,內有絳色帳子、墊子、褥子,客人入內,還有美女列隊相迎,客人上過廁所,還有美女伺候換上新衣,軟硬件標準如同星級賓館,曾有一客人在石崇家如廁,以為誤闖入內室,趕緊道歉,石崇大笑說“此乃廁所也。”

古人稱大小便為”更衣“就是因為上流人物上廁所要脫掉或更換衣服,比如《三國志》曾記載“(孫)權起更衣,(魯)肅追於宇下”,意思就是說孫權去上廁所。

關於上廁所,古代有笑話一則。

話說西晉大將軍王敦被招為駙馬,頭一回使用公主廁所時,見廁所裡有漆盒盛著”幹棗“(用來塞鼻子防臭氣),便趁著大便時間全部吃光;完事後,侍婢端來一盤水和“澡豆”(相當於肥皂),王敦竟把“澡豆”倒在水裡,一飲而盡,惹得奴婢們笑話他是土老帽。

其實無論男女貴賤,美醜黑白,在排洩這個問題上都是一樣髒臭腥臊的。人吃五穀雜糧,就要排洩大小汙穢,再超凡脫俗的美女在這一點上也難免俗。


狄飛驚

非戰鬥人員請速速撤離,前方高能預警,好,倒計時10 1,許多著名的宮廷字畫中,我們常見到身穿長袍,身姿翩翩的美女子,可是人有三急,這麼長的衣服,要上廁所的時候怎麼辦呢?

其實,這種顧慮純粹是多餘的, 在古代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穿上華麗的衣裳, 農民平時幹活,穿的都是貼身的衣服, 怎麼舒服怎麼來, 再加上古人不穿內褲。

操作起來比現代人還方便, 而家裡稍微有點條件的人家。上廁所時就比較麻煩了, 需要自己用手託著長裙 。難度係數和現代人穿長裙上廁所差不多吧! 不同的是,假如家裡有下人, 還會有人幫忙託著 。不用自己操心,或是如廁前先把外衣脫了 ,解決完之後再穿上 。

對於社會地位更高的人來說, 如廁更衣更是盡顯身份尊貴。每蹲一次廁所, 就得換一套衣服 ,特別的秀。古人愛折騰的勁兒 ,可謂超乎現代人的想象 。可能蹲坑沒手機玩 ,總得找找其他的樂趣吧 !

據說古代有些皇帝還會用專門的絲綢擦屁屁,結果後來發現這些絲綢被宮女拿來洗乾淨,縫成了窗簾,烈日下風吹動窗簾,那是朕逝去的酸爽,這滋味才正宗!!!

話說回來,除了儀式上的差異,古代不同社會層次的人。 廁後用來清潔的工具,也有所不同 ,普通人用竹片樹葉! 爽!有錢人家用絲綢 !軟! 而土豪用玉石 !涼 !

為什麼說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不應該說手機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各位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嘞?


愛問愛答

與其討論古人的衣服那麼長,怎麼上廁所,還不如談論一點實際的,現代人穿漢服怎麼上廁所。

2012年,唐國強在一檔節目上,就分享過這個感想:

拍戲時,穿這種衣服最怕上廁所,很不方便。要是家裡有個庭院,穿著散散步還是不錯的。漢服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的展示還是可以的,要推廣起來太難了。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演進,它不是說整個服裝往後退,而是服從了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現代人的審美。從我的角度來說,我更希望實際一點兒。

好吧,作為一個現代化的人,相對於西服褲、牛仔衣褲,穿古裝上廁所確實是有些麻煩,但是並不絕對,一件事情做多了以後,也就不覺得麻煩了。

我在大學的時候,曾經cos過《秦時明月》裡的衛莊,具體造型見下圖——

穿這樣的衣服,上廁所確實是挺艱難的,起碼要比平時穿休閒褲,難上很多倍。

但是這個是動漫造型,在古代,估計也就王侯將相喜歡穿這種看起來很高檔的衣服,一般的農民,還是喜歡穿樸素一點的。

像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是古代普通讀書人,穿衣服的典型,長衫。

既然題主提了這個問題,我還是給大家科普一下,古代一些比較經典的衣服,應該怎麼上廁所吧。

一、短打


又稱短褐、豎褐,是古代窮苦人家穿的衣服,這裡的“短”不是長短的意思,是讀作“豎”,就是指通裁的上衣。

男人一般都是上身穿著短褐,下身穿著長褲,女人或穿長褲或穿長裙。古代農婦應該都是穿長褲。

穿這種衣服上廁所,是把衣服掀到腰間,然後把褲子往下脫,裙子則是往上掀,然後就可以上廁所了。

二、長衫


就像孔乙己穿的那樣,是古代一種日常穿的衣服。

長衫其實就像是裹在身上的衣服,中間用腰帶定住。

其實下身還是穿褲子的,或者是穿開襠褲(別笑),長衫一般為男子所穿,上廁所的時候,解開腰帶,把衣服敞開,把褲子脫掉,然後上廁所。大便的話,需要把長衫掀到腰間,相信你們都有大冬天穿著長衣服上廁所的經驗。

三、直身


其實跟長衫差不多,只不過這是明代宮廷服飾,與道袍、直裰差不多,區別在於直身的擺子是擺在外面的,道袍的擺子是擺在裡面的,而直裰則沒有擺子。

這種衣服上廁所就更簡單了,脫褲子。

四、深衣


深衣也稱曲裾,是把上衣和下裳連起來,分開裁但是又上下縫合,其實是根據不同身材的人量身定做,有點類似長衫,上廁所方式也差不多。

女子的深衣下面則是裙子,可以把它理解為連衣裙。

五、玄端


或者稱元端,是古代的禮服,先秦時代的上衣。一般是男子進行冠禮、結婚的時候穿。

玄端為上衣下裳制,玄衣用布十五升,每幅布都是正方形,端直方正,故稱端。又因玄端服無章彩紋飾,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內涵,因此稱之為"玄端"。

這種衣服上廁所,是把上衣脫掉掛起來,下裳扎到腰間,然後或站或蹲那就隨便了。

六、襦裙


襦裙出現在戰國時期,興起於魏晉南北朝,是古代女子裝束,上身穿短衣,下身束裙子。這種服飾直到明朝末年,一直是古代普通女子長穿的服飾。

其實和今天的女人上衣下裙也差不多,只不過稍微繁雜了一些。

穿這種衣服上廁所,就是直接把裙子掀起來,很方便。

七、廣袖


其實是古代寬大袖子衣服的統稱,就是那種感覺袖子裡能藏無數東西的衣服。

穿這種衣服上廁所,需要把袖子裹在胳膊上,或者是把袖子窩起來,不要讓它碰到地面,剩下的再參考上面的一些通用如廁方法。

八、冕服


又叫祭服,也是一種禮服,是古代帝王以及王侯將相等大官,舉行重大儀式(比如祭祀)的時候穿的衣服。

這種衣服上廁所,倒是挺不方便的,集結了各種衣服的長處。比如長袖的袖子、玄端的上衣下裳等。

不過那些皇帝大臣啥的上廁所,好像有他們自己的方法,應該是和玄端的方式差不多。


說了這麼多,搞得我也想上廁所了,還是現代的衣服好啊,最起碼上廁所就挺方便的。

當然,古代的很多服飾還是挺好看的,我還是挺支持復興漢服的。


戲曲說

真逗,現代人對被由於人類文明發展所淘汰的事物也感興趣。那好吧,我說一說,因為我真的看見過古人上廁所。現代人解大小便都說是上廁所,古人是不是也說廁所咱就不知道了。

不要奇怪我是咋看見古人上廁所的,聽我說,宰相劉羅鍋不知大家還記得不,和珅和大人那可是穿著標準的古裝,有一次和大人在家(不知是不是廁所)解大餿,有幾位女家奴侍侯坐在一個類似現代人用的馬桶一樣的東西上,身上也沒有穿長襖大掛,上身只穿了一件白色的襯衣,看著很費力氣的解大便(大概是便秘)不知那個朝代的人是不是跟和大人一樣解餿上身穿襯衣,把冗長的外套脫去,反正和大人沒穿。

再有也是宰相劉羅鍋裡演的,劉大人回老家與樸人在路上小解,和現代有些不講文明的人沒有區別,也沒顯示路邊上有廁所。

不知其它的古人是不是也象宰相劉羅鍋裡的生活方式一樣,那可就說不上來了。


梅笑寒891

比起古人,我們幸福多了……

我們上廁所的地方,在古代時稱為茅房,也是蹲著上廁所。但是寒風吹,那個難受啊,於是又發明了移動式的“廁桶”。



平民老百姓上廁所,跟現在沒區別,該怎樣還是怎樣,長久從事勞動工作,沒那麼多囉嗦的講究。

但是地位高一點的人講究,有身份有地位,會有長衣,解開腰帶或者裙子,跟老百姓上廁所一樣。

最大差別的是榮華富貴人家,衣著冗長,上個廁所也有一個詞語,叫更衣,也就是上個廁所要脫衣服,甚至還會換衣服。



南朝有一個有錢人家,廁所修得那叫一個富麗堂皇,還有十多個婢女侯在門口,又是拿著新衣服,又是拿著帶香的東西,家中來的客人,沒人好意思去。倒是一位將軍到來時,絲毫不客氣,舒舒服服享受著。

還有一個笑話,一位武將被招為公主的夫婿,在大婚時難免情急,會上廁所。等他上完廁所時,把廁所旁的幹棗吃了,還把外面侍女準備的水喝了。原來,幹棗是塞鼻子,水是香皂水,用來洗手。

可見,不同階層的人上廁所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無論怎樣,那種爽感是眾生平等。

至於廁所的用具,我們現在用紙,那叫一個舒服。古時候可沒有紙給你用,統統用竹片,或者石頭,或者樹葉,或者……蔡倫發明紙後,也是老規矩。隨著造紙術的技術提高,開始有了粗紙。有錢人家,用絲綢,那叫一個舒服,甚至用玉石擦屁股,夠豪滴!





據說法國皇家用繩子,一根粗繩放兩腿之間來來回回,完事……而且這根繩子純屬公用,君主用,皇后用,大臣用……幾經波折,還在用,除非斷裂。

現在的我們,別提多麼幸福啊……


非常茴香豆

古人的衣服那麼冗長,怎麼上廁所?古人衣服那麼冗長的,是達官貴人,是老爺官差,還有宮庭中人,而窮人和一般人都是短衣長褲,方便工作和做事,古人的衣服上當官的有一根玉帶,可以當繩子把衣服捲上繫著,其實達官貴人不上矛廁,他們在家上馬桶,土話叫圍桶,也可以象女人穿長裙一樣,撩起來捲上上馬桶,方便完了去倒,古代不是有倒夜香的嗎?應該是倒夜香的拖走!電視劇何坤的確是在家坐馬桶。


秋實18202042318

而古代的平民百姓,由於經濟條件有限,又經常幹粗活,為了方便他們穿的都是短衣服。他們也不太講究,上廁所就簡單了許多。


用戶53013181650

這是要咱們回答角落裡的文化麼?我是真沒看見他們是怎麼樣上廁所處理長衫的。哪怕在記憶中,我的祖父穿染青的棉布長衫,還有印象,但也不知道他是怎麼處理上廁所的!但有一說是肯定的:"撩腰"!就是將長衫的兩角捲起紮在腰上。(古人的長衫都是在兩腿側開叉的)也許是為了前後捲起方便吧!好象祖父在走路較急時,還用雙手將前衫襟托起。大概印象。其如的文化節奏留給大家們回答吧!免得扯淡!


益龍民

古代達官貴人衣著華麗冗長,內急時更衣如廁。

窮人出苦力,一身短打,內急時去茅房,速戰速決,和現代人沒有本質的區別,區別最大的是達官貴人為什麼叫“更衣如廁”?

達官貴人衣著冗長,這是身份的象徵,上個廁所也要搞出個名堂:更衣,其實就是把冗長的外罩脫掉,乾淨利索的蹲坑,說起來方便的時侯,窮人富人一個樣,出了廁所,穿上外罩,又分出三六九等了。

人哪,有錢有勢就任性,沒錢沒勢就隨性,一切隨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