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吗?

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吗?

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在中外古代就有过这样的传闻,同性恋被当作病来治。

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吗?

1973年以前,同性恋实际上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至少在编写“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I)第二版的精神病学家看来是这样。在第三版中,同性恋被重新归类为正常,参见:当同性恋(DSM)在美国出现时。

但是,仅仅因为一种现象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并不意味着它实际上就是“精神疾病”。就连精神疾病的概念本身也是有争议的。有一些行为模式、心理补偿和综合症,它们可能不符合当时的主流社会规范,或者当一种行为与“权威”的人认为是普遍的行为相距甚远时,那么,某个人在某个地方贴上了行为不正常或疾病的标签。正如一位精神病学家打趣的那样,今天在美国被认为是强迫症的疾病,在其他国家可能被视为一种健康的愿望,例如在德国或日本等地把家园保持一尘不染的习惯。

心理健康领域中出现的“精神疾病”的定义,主要集中在行为模式是否有功能失调的问题上,如果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处上的问题,那就没有病。

在16世纪,有“女巫狩猎”,其中妇女拥有制药、行医、会读写的能力,被认为是“奇怪的”行为,被排斥和杀害。她们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功能失调”,这导致了她们被社会排斥,但这种“功能失调”完全是由社会制造的,而女性则是无意识的受害者。因此,即使将“功能”定义为疾病,人们也需要谨慎地界定哪些问题是个人造成的,哪些问题最终是一个僵化和主观判断的社会的错误。

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吗?

就在1980年,“歇斯底里症”被归类为一种只影响妇女的精神障碍,直到从DSM中删除。

具体而言,同性恋是一种“疾病”的主要理由是:

生育的若干理论基础

它会给人们生活中的不被接受所带来的麻烦

它的比例可以说是低的(不到社会的10%)

“精神疾病”主张的主要缺陷是:

有同性恋的人过着幸福的成功生活

同性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现象

它似乎有生物学基础(从啮齿动物的研究),并存在于其他物种

它的比例可以说很高(高达社会的10%)

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吗?

最终,“精神疾病”的概念是一种新的、不断演变的观念,而且不清楚为什么要区别对待同性恋与其他任何性别偏好(例如金发女郎和黑人)。如果生育的重要性真的是主要的论点,那么独身的牧师和不想要孩子的人也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