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个传感设备“埋伏”在中关村西区地下,将用于城市精细化管理

520个传感设备“埋伏”在中关村西区地下,将用于城市精细化管理

井盖一旦出现问题怎么处置?工作人员介绍,后台在第一时间接收传感器发回的报警信号,并将问题自动反馈到责任人的手机APP中。在指挥调度平台,可以直接监测到责任人的实时位置,并可在线视频指导操作。问题解决之后,警报解除,散落在地图上的坐标定位颜色由红转绿。

据悉,物联网试点建设范围主要集中在彩和坊街、丹棱街、海淀中街、海淀大街、苏州街东侧和地下环廊。安装的传感设备主要功能覆盖井盖状态、有毒有害气体、管道压力、燃气泄漏、温湿度等多个场景的监控监测,涉及水、电、气、热城市生命线全领域。

与此同时,将同步启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区级物联网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在接入新建传感器数据的基础上,还将对接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基础数据。北京市热力、燃气等公服企业数据,海淀区消防、安监、人口等行政管理数据,为后续“城市大脑”的扁平化指挥调度源源不断提供城市运行基础数据信息。

下一步,海淀将把监测面覆盖到整个中关村西区,增加监测应用场景,适时启动在曙光街道、上地街道的物联网建设,升级区级物联网管理平台功能,将应用场景拓展到社会、民生等其他领域。工作人员还表示,待条件成熟时,将作为物联网管理板块打包整合进海淀“城市大脑”,为海淀全城感知、全网应用插上智能翅膀,为海淀打造科技政府、科技城市、科技公民发挥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