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傳說——山海經

山海經

上古傳說——山海經

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 , 雜錄《莊》 、 《列》 、 《離騷》 、 《周書》 、 《晉乘》以成者” 。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山海經包含:

山經五卷:《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

海經九卷:《海內經》《海內南經》《海內西經》《海內北經》《海西東經》;《海外南經》《海外西經》《海外北經》《海外東經》

大荒經四卷:《大荒南經》《大荒西經》《大荒北經》《大荒東經》

以上每組的組織結構,自具首尾,前後貫串,有綱有目。五藏山經的一組,

依南、西、北、東、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節,前一節和後一節又用有關聯的語句相承接,使篇節間的關係表現的非常清楚。 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在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 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價值參考。 《山海經》的地域範圍:《南山經》東起浙江舟山群島,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廣東南海,包括今浙、贛、閩、粵、湘5省。 《西山經》東起山、陝間黃河,南起陝、甘秦嶺山脈,北抵寧夏鹽池西北,西北達新疆阿爾金山,《北山經》西起今內蒙、寧夏騰格裡沙漠賀蘭山,東抵河北太行山東麓,北至內蒙陰山以北。《東山經》包括今山東及蘇皖北境。《中山經》西達四川盆地西北邊緣。

也有一說山海經中所述之處很多不在今天的中國境內。

很多人知道山海經是因為山海經裡面記載的各種神話傳說和各種異獸;《山海經》記載的極具神秘感奇異怪獸,這些異獸讓讀者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古時候的生態環境和古人對一些未知事物的理解和想象。這些長相奇特的異獸也為眾多美術愛好者、藝術家提供了無盡的遐想,讓大家總是樂此不疲的創造著。

山海經異獸圖有很多的人繪製過,中國古人有蔣應鎬、胡文煥、成或因等人為其繪圖;日本有《怪奇鳥獸圖卷》;現代也有很多人繪製過眾多版本的《山海經》異獸。這些古今中外的異獸圖為我們研究山海經增加了許多新的方向,也讓很多非專業人員從另一方面走進了《山海經》的世界。

山海經裡面初略計算,共記載異獸43種:

1異獸蠃魚;2異獸孰湖;3異獸窮奇;4異獸駁;5冉遺魚;6異獸鵸鵌;7異獸讙;8神靈帝江;9異獸天狗;10異獸畢方;11異獸猙;12異獸勝遇;13異獸狡;14西王母;15異獸鸞鳥;16異獸鸚鵡;17異獸數斯;18異獸玃如;19異獸豪彘;20神靈女媧;21異獸鹿蜀;22異獸狌狌;23異獸肥遺1;24異獸肥遺2;25異獸羬羊;26異獸顒;27異獸鳳凰;28異獸虎蛟;29異獸瞿如;30異獸蠱雕;31異獸彘;32異獸猾褢;33異獸長右;34異獸狸力;35異獸赤鱬;36異獸灌灌;37九尾狐;38異獸猼訑;39異獸類;40異獸鯥;41異獸旋龜;42神靈夸父;43異獸鯤鵬

下面我們選取幾個聽過的傳說或者仍存在的近似異獸: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蠃魚:南洋,水中有一種蠃魚,長著魚的身子卻有鳥的翅膀。也有人認為會不會是清道夫

上古傳說——山海經

漁民捕到的帶翅膀的魚,跟贏魚有幾分像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鸚鵡,會學人說話,現在還叫鸚鵡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豪彘:形狀像小豬卻長著白色的毛,毛如簪子粗細而尖端呈黑色,名稱是豪彘。就是豪豬。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鹿蜀:形狀像馬卻長著白色的頭,身上的斑紋像老虎而尾巴卻是紅色的,吼叫的聲音像人唱歌。像不像斑馬。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狌狌:形狀像獼猴但長著一雙白色的耳朵,既能匍伏爬行,又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會不會就是野人或狒狒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肥遺:像一般的鵪鶉鳥,是黃身子而紅嘴巴,名稱是肥遺,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癒麻瘋病。好像南美洲有這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羬羊:形狀像普通的羊卻長著馬的尾巴,名稱是羬羊。應該是藏羚羊。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顒:形狀像鷹,卻長著一副人臉和四隻眼睛而且有耳朵,名稱是顒。應該就是貓頭鷹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鳳凰:形狀像普通的雞,全身上下是五彩羽毛,名稱是鳳凰。會不會是孔雀呢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瞿如:形狀像鵁卻是白色的腦袋,長著三隻腳,人一樣的臉,名稱是瞿如;看起來像是鴕鳥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彘:形狀像老虎卻長著牛的尾巴,發出的叫聲如同狗叫,名稱是彘,是能吃人的。看樣子像非洲鬣狗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猾褢:形狀像人卻長有豬那樣的鬣毛,冬季蟄伏在洞穴中,叫聲如同砍木頭時發出的響聲。看起來像黑猩猩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九尾狐:青丘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狐狸卻長著九條尾巴,吼叫的聲音與嬰兒啼哭相似,能吞食人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猼訑 (bó yí):形狀像羊,長著九條尾巴和四隻耳朵,眼睛也長在背上

上古傳說——山海經

夸父:成都載天山。有一個人的耳上穿掛著兩條黃色蛇,手上握著兩條黃色蛇,想要追趕太陽的光影,直追到禺谷

上古傳說——山海經

異獸鯤鵬: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