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趴在山上打伏击,敌方指挥官用望远镜应该可以看到,为什么还能伏击成功呢?

大英雄大飞

开玩笑,你当我伟大的红军战士是吃素的?我们战士特别游击队员哪个不猴精猴精的?当他们小米加步枪打赢了日本的飞机大炮是哈牛皮的?

我爷爷是抗战岭南的游击老兵,他和我说的应该最贴近历史的了。

八个字:

斗智斗勇,防不胜防。


实际上网上伏击的视频与图片很多都是带有历史痕迹的造假。

爷爷和我说:我们活下来的人浑身都是心眼,你撅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想干什么了。那个时候他们吃的是糟糠、炒米粉,用树皮炖汤。用的是要自己凭经验与习惯来射击的步枪(意思是谁的枪只有谁会用,别人用打不中敌人,他们都是凭借经验调整误差范围,按照准星三点一线是打不中人的,因为里面的膛线早就被锃的发亮。) 就这样很多还分不到枪。“小米加步枪”那都是顶美的事了。


就这样的装备、粮食和日本人拼命拼的是心眼。

爷爷当年在广东岭南一带游击,岭南多丘陵,打伏击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很长的纵深山谷,带上几天的干粮。在十几二十公里的山路两边林子一藏,全身用山上的树叶做迷彩服,把所有枪都遮挡上,只留下眼睛。他们晚上时候是不允许擦枪的,因为怕反光,还会要求用锅炉灰来涂抹遮挡被磨亮的地方。就这样往那几十公里山地一藏。几十公里啊,人就那么几个,且不说你有没能耐每走一步去拿望远镜看一下,即便是看了,你也看不到人影,那时候的望远镜水平还是有限的,而且他们老远看到人一来,马上藏起来,你就算看也看不到,因为他们已经找掩体或者坑洼蹲下去了,然后通过听声音与估摸时间计算他们是否进入伏击圈。


所以基本上打伏击的每个部队都会有四个人必不可少:

一个是千里眼(眼神特别好,你还没反应过来,他老远就能看到你)。

一个是顺风耳(不看人通过声音判断敌人位置、人数、装备)。一个是信号兵(吹号进攻与撤退传递信号的,山地越野技术神出鬼没)。

最后一个是指挥官,指挥战斗。前面三个人打伏击和指挥官都是形影不离的,少了一个他们都会取消作战,因为保命是关键。


等到冬天没有掩体时候,他们都是把自己往山上土坡里面一埋,就露出眼睛,你能找到?

而且伏击的原则是不打没有胜算的战,从来都是歼灭战,很少有蛇吞象那样的现象出现,他们的责任与目的是配合正面国军扰乱敌军秩序,缴获发展而已,正面的还是主要是国军打。

而我要告诉你,影视中,打伏击的那些大多数都是娱乐大众的。国军很少有伏击的战斗,大多数都是当面锣对面鼓的输死决斗。真正的伏击大多数是我们伟大的党带领的。

所以,我们伟大的游击战士个个比七窍玲珑心还多一窍,他们的智慧不是我们能揣测的。


不书三少

千万不要试图通过看现在的电影来理解当年的人民军队(60年代的军教片还是不错的)。事实上,算是北方10月左右的山头上,也并不是真的只有砂石,地表还是有植被的。人民军队也很善于开挖堑壕,将自己藏到地下。如果堑壕的伪装做得好,即便是直接用望远镜观察,也不一定能够发现地表以下隐藏的军队。

这里说的隐蔽,不光是简单铲起地表的植被和表土,然后将其盖在堑壕前面的胸墙上,甚至有些部队在地形比较糟糕,敌方拥有较高警惕性的情况下,会将堑壕挖出的土运到堑壕后放再处理掉,避免因为浮土暴露堑壕。类似的战例在抗战期间是出现过的。二战期间更是如此。大部分情况下,手拿望远镜的敌方指挥员并不可怕,但如果是经验丰富的侦察兵或者炮兵观测员,那么就相当要命了。

我们可以看一下1940年10月关家脑战斗期间由徐肖冰先生为彭德怀司令拍摄的那张著名的照片。照片中彭总正在使用望远镜观察战场,而他正站在一道堑壕中。堑壕的深度并不大,但看得出周围布置了大量用于伪装的植被。

现实中,如果敌方拥有航空兵的支援,堑壕还要进行进一步的伪装,包括参战部队也要进行伪装。作为一支由农民子弟组成的部队,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土工作业和隐蔽方面被认为是二战中最优秀的,不弱于同样善于伪装和挖掘的苏联红军和日本步兵。


强武堂

在我老家曾经发生过一次对日寇的成功伏击,一战歼灭了日军70多人。

当时小日本从县城里出动了300多人的讨伐队,打算攻打驻扎在我们镇的抗日武装。

这个消息被我方知道后,提前埋伏在了一座比较高的山上。

(类似于上图这样的山)

不要小看日军,他们在行军的时候为了避免中埋伏,会将部队分成前中后三军,如果其中一支队伍受到攻击其他两支会迅速支援,将伏兵击退。

当时是下午3-4点钟,因为正是初夏,平原上的庄稼绿油油的,山上的树木也非常茂盛,在里面藏着人根本就发现不了。

战斗是在黄昏打响的,日本前锋想占领的那座小山正是我军的伏击地点,正在他们往山上爬的时候,忽然四周枪声大作,顷刻间日军就死伤过半。大概一个小时之后,日军后续部队陆续投入战场,但是天已经黑了下来,借助夜色和树林的掩护还有对地形的熟悉,我军逐渐占据上风。战斗持续了一夜,最终以讨伐队失败而告终。战后统计,打死日军70多人,我方牺牲30多人。

我方之所以伏击成功,以下几点因素不能忽视:

  1. 信息灵通。日军动向被我军提前知道,才能够从容布阵。

  2. 地形熟悉。参加伏击的官兵大多是当地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无比,知道在哪里设伏。

  3. 季节优势。当时正值盛夏,到处郁郁葱葱,日军难以发现隐藏其中的伏兵。

  4. 日军骄横。日军出动了300多人,武器装备远超过我军,根本没把我军放在眼里,更想不到我军前出数里进行设伏!

后续,这一战之后小日本损失惨重,知道了我军的厉害,从此很少出去扫荡,让老百姓在过上了一段难得的安稳日子。所以说,和平是打出来的!


历史风暴

我们都知道,部队行军,前方必定有斥候和先头部队,所以一般情况下想要伏击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伏击想要成功一般情况下要具备以下情况

首先敌方自视过高,抗战前期日军对中国军队的胜率很高。很容易产生傲慢自大思想,所以中国军队只要准备充分,一些规模不大的伏击战是能取胜的。而且取胜之后必须迅速脱离战场',否则很难在后续的战斗中获得好处。

其次要地形比较复杂,伪装做的很好,做到攻击的突然性,以很强的火力先将其打闷圈。双方人数火力相当的情况下是能取胜的。

还有就是敌方在有死命令的支援性的急行军,这时候前方斥候探查不会有那么仔细,但这时候敌人的反应比较激烈,所以大便宜很难占的到。

影视剧中那些伏击战在大部分情况都编剧要求,不必太当真。要知道抗战前期日军那时的战术素养和单兵素质还是很高的,像雪豹2中那场一帮英雄好汉去伏击一个中队的日军,还全歼。只有编剧和导演要求才会实现吧。


绽放

谢谢!小秘书我爱你!

抗日神剧坑死人啊!荼毒世人遗害无穷啊!

神剧为了强化英雄,愚化敌人,严重脱离了现实情况!

电视剧、电影里的伏击阵地几乎就和敌人近在咫尺,敌人居然都和瞎了一样进入口袋!哈哈!双方交火时的距离近的扔鞋都能砸死人!可以说是达到的一叶障目的最高境界!

当然这也是为了节约开支,因为要是实事求是的拍摄,成本太大。终究向《解放》、《大决战》那样的超长长镜头一般的剧组是完成不了的!

回到现实中,设伏杀敌,自古三十六计中的很多计谋就是体现在设伏杀敌上,以逸待劳、调虎离山、欲擒故纵、釜底抽薪、浑水摸鱼、关门捉贼、上屋抽梯....这些妙计中的精髓都能在口袋阵中体现!

其实按照陆军行军条例中的规定,行军在各种地形时都有不同的行军序列和规定(不细说了)!只说下山地行军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用大白话说说!

大规模山地行军会有一条很长的队伍,要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行进单元,先锋部队、前腰部队、核心部队、后腰部队、殿后部队。各个单元之间保持相对的距离,呼应前进。

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先锋部队必须派出侦察队,侦察分队若干。他们的任务就是提前于大部队1-2公里进行侦察前进。他们不会只是沿着公路前进,要对山头进行侦察和踏勘。侦察部队很辛苦的,就是所谓的“尖兵”!

电视剧中日寇的指挥官居然都走在队列前端来指挥,在现实中绝不会出现的!

对可以的山头不光是要打几枪、放几炮,尤其是放炮,小鬼子才舍不得呢!他们也穷着呢,对可疑的山头都要尖兵直接实地搜索并控制!甚至就是直接占领固守,在队伍完全过去后才撤离!

对于设伏的一方来说,寻找一个适合设伏摆口袋阵的地方是很难的!

要有两侧控制的险要山岭,山岭至谷底道路之间不能有障碍物形成射击死角。要有很好的反斜面来便于隐蔽,对重要的山头必须严格控制。有便于伪装的植被掩护。有能便于挖掘散兵阵地的土地结构!很多很多的要求!

我去过平型关,在但是林总所在的指挥部原地建起了“平型关战役纪念馆”。

站在那能够俯视整个战场,在那里我才第一次真正的知道了伏击战的战场应该是啥样的!两边山头离谷底的道路距离至少有500米以上!

平型关战役之初林总看到这个晋东北的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她才决定的打这场战斗!

战斗前两天115所属部队开始进入阵地,做好掩护等待敌人入瓮!

战斗其实进行的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整个平型关战斗进行了将近两天半才完事!

再有绝佳的地理位置的情况下,我115师因为装备落后,弹药有限,所以不能一蹴而就的歼灭板垣师团第21旅团的这支给养辎重部队!

每个战士手中的弹药有限,不能实现完全的火力覆盖,给单兵素质很高的日军很大的喘息的机会。尤其是关键的制高点“老爷庙”的争夺决定的这次战役的胜负。

真实情况下打掉这个辎重部队都这么费劲,想想要板垣师团的主力可能都不会成功!

为啥关键时刻我军要冲下山头与敌人近距离交战,原因很简单,我们要是有海量的弹药和炮弹,谁会冲下去啊!

平型关虽然歼敌1000有余,但是我们115师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也有千余人的伤亡,尤其是第5连百名壮士,凯旋时只剩30多人,连长曾贤生壮烈牺牲。战斗极为残酷,独8旅3个团一个补充营5000多人,损失一个团。

反之看神头岭伏击战的战场(我也去过),刘帅之所以选择那里是冒着风险选择的。反其道而行之,日寇认为不适合伏击的地方反而我们却设伏。出其不意的获得胜利!

总之,伏击战就是以弱胜强,攥起拳头打击敌人的最好的方法!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大家没事多看看纪录片和多去战场遗址看看!别信那些神剧,!!!!


杜陵闲人

讲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一个现象,也许和题目上这个现象有一些相似。

老家在农村地区,植被比较多,经常容易把手机丢在草边上,怎么找都找不到。突然有人告诉你,手机就在你不远处想草边,这时候你你再一看,好明显啊,手机就在那里。但别人没有告诉你之前,就是没有发现!



另外,不知道大家玩过望远镜没有,再用望远镜的时候,的确能看到更远处的东西,但相对应的,望远镜里面的视野范围要远低于平时的视野范围!你能非常清楚的看到某一个小范围,但其他地方就看不到,只能移动。


以上只是两个比较表面的现象。实际上,伏击想要成功,有两个重要的要素。

第一,提前知晓敌方的行动,做好准备。比如说要提前选好伏击地点,找好隐蔽物。北方的山上也并不是光秃秃的,杂草灌木石头还是有的,实在不行也会挖沟打洞。

第二,避开敌人的侦查。想要避开敌人的侦查,不仅要伪装的很好,还取决于敌人的侦查手段。在抗战期间,一般军队都会配有侦察兵,日本人也不例外。但是,因为日本初期的一些大胜,导致日本人比较骄傲轻敌,部队出击时侦查往往没有到位。

以上,纯属个人胡说八道!


小镇月明

一般来说,打伏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是绝对多数打少数,第二速度快,第三绝对不会打成消耗战。所以,伏击战并不是以绝对全灭对方作为唯一目标,而是以取得显著战果作为目标!也就是说,像影视作品中那样打完,全歼敌人+打扫战场+安全撤离的模式,在整个抗战中也不多见。

最常见的伏击战,就是趁敌人进入伏击圈,迅速杀伤日寇,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尽量增大战果,然后在日寇增援到达之前,迅速撤离。只有极少数伏击,我军占据极大优势,才做到全歼日寇。

所以,不需要担心敌方指挥官发现,而且即使发现了,发现和打破伏击完全是两个概念。


那一曲花瓣雨

以前的战争片都有军事常识顾问,现在的神剧没有了,导演是万能的了,想怎么演就怎演。你看那些千篇一律的套路:火力密集下在一棵小树后面躲子弹。正面人物临死前一定要说几句重要的话。小鬼子像个二傻子一样进伏击圈。拼刺刀一个人能干掉好几个鬼子。正面人物谈恋爱是他或她爱上那个,而那个又不爱这个却爱上另一个,而另一个却喜欢这个,弄的乱七八糟。战斗中互相开着笑话,好像不是打仗是玩游戏。我不知道国家那么多有名的院校竟培养了这么多低素质的导演,可能在校期间光想着以后怎么拿下女一号了吧,潜规则可能学的很精通。这个望远镜让我看到了这些问题,还有很多没看到,距离太远又有伪装…哈哈!


相随心转5

伏击战埋伏区域和战斗区域,并不在同一地点,通常战斗规模越大,埋伏区域距离战斗区域越远,战斗过程通常是由外围区域逐步向中心区域逐步压缩,像平行关战役,大部分部队埋伏在距离,一两公里之外的山坳里,等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才逐步,压缩包围圈向中心地区,隐蔽接敌,实际上战斗开始时,最先攻击的是,被伏击部队的侦查部队或者哨兵,只有小规模的伏击战,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直接射击进入阵地的敌人,这种情况通常敌人都已经进入了400米范围内了,这么近的距离,除非有很好的遮蔽物不用望远镜基本上也差可以发现了


胡杨书屋

因为实战不是神剧呗!

实战中的伏击必然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伪装措施,并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来确保自己不被对方发现。

就以山头埋伏为例,大部分人员应该隐蔽在反斜面或其它敌人视线不及的地方。只有负责观察警戒的人在经过有效伪装后留在山脊线正面,以降低被发现概率。当敌人进入伏击圈,主力才会进入山顶射击阵地发动攻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