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腋毛会增大患乳腺癌的概率吗?

纤指十三玄_

夏天来了,很多女孩都会选择刮腋毛,在她们看来,吊带背心下窜出郁郁葱葱的腋毛并不美观。不过网络上却流传着“刮腋毛会增大患乳腺癌的概率”的说法,谣言说:因为腋毛帮助汗液排除,没有腋毛会使得毒素的排除受阻是毒素储存于淋巴结,从而提高罹患乳腺癌的几率,乳腺癌在腋窝区域发病最多也是由此造成的。


这个警告乍看起来头头是道,但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它其实漏洞百出。


排毒?和排汗完全无关嘛


不少流言的惯用伎俩都是首先提出一个虚假的前提,然后用看似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例如这则流言就首先认定“排汗受阻会导致排毒受阻,最终导致癌症发生”。


在现代医学里很难为“排毒”找到合适的定义。如果将致癌物质认为是“毒”,那么我们身体内大多数毒素都是由血液运输到肝脏或肾脏代谢清除的。这些“毒素”或经由胆汁随粪便排出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流言中提到的“膝盖后方关节、耳后、腋窝等主要排毒区域”实在是无从谈起。


除了肝肾之外,淋巴结负责消灭体内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同时也能清除部分对身体健康有危害的物质。但淋巴结清除“毒素”的机制不是出汗而是免疫介导的,代谢产物通过淋巴回流最终也是进入血液系统的。实际上,淋巴结根本不与汗腺直接连接。汗腺存在于皮肤之中,而非淋巴结内。



阻碍排汗?刮腋毛无罪


“刮腋毛会使得排汗受阻”是流言中所认定的另一个“事实”。但实际上,从毛囊结构(见下图)上不难发现,刮腋毛并不会影响汗腺的结构,也不会阻碍排汗。

(图片来自:patient.co.uk)


汗腺包括排泄汗腺和顶浆汗腺两种。排泄汗腺遍布全身,直接开口在皮肤表面,排汗功能与是否刮腋毛无关。顶浆汗腺则分布在腋下、阴部、乳晕等处,开口与毛囊相通,分泌的汗液相对较为粘稠,这种分泌液在皮肤表面的细菌作用下会形成特殊体味,严重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狐臭。由于刮腋毛只是剃除了毛发在体表的部分,并不破坏毛囊深层结构,因此对顶浆汗腺的分泌影响也十分有限。不少有体味(狐臭)的患者即便刮除了腋毛,但体味依旧浓烈,要借助止汗剂与除臭剂才能勉强掩盖体味。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对于采用物理方式刮除腋毛的人来说,如果因为刮腋毛不当造成皮肤的破损,确实容易引起感染、毛孔阻塞,有可能对排汗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最好使用清洁锋利的剃毛工具,剃毛前充分湿润并适当使用润滑产品对避免划破皮肤也有帮助。同时切记不要与他人共用剃毛工具。


腋窝淋巴结与乳腺癌


流言还声称几乎所有的乳腺癌都是发生在乳房外侧上方的区域,因为这里是排毒淋巴结的所在地。临床上以乳头为原点,画横纵轴将乳房分为四个象限,外上象限乳腺癌原发灶发病率确实最高,美国癌症协会对此的解释是,这很可能只是因为该象限乳腺组织最多而已,其发病比例和乳腺组织在外上象限分布的比例类似,和淋巴无关。


值得一提的是,腋窝淋巴结与乳腺癌的淋巴转移(注意,不是原发癌灶)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大多都发生在腋窝淋巴结,但这依然与所谓的“腋窝淋巴结储存毒素”无关,而是由乳腺淋巴回流途径决定的。


乳腺周围分布着众多淋巴结,乳房组织产生的大部分淋巴液都是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先流至腋窝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下淋巴结。因此大部分的乳腺癌淋巴转移也都发生在腋窝淋巴结。


结论:谣言粉碎。 刮腋毛导致乳腺癌的谣言无论在论据还是结论上都是站不住脚的。目前并无临床证据支持刮腋毛会致乳腺癌,也无研究表明乳腺癌发病位置同刮腋毛有关。刮腋毛在审美上是好是坏因人而异,但依据目前的医学认识,选择刮腋毛的人不必担心会对乳腺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果然知道

春雨医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刮腋毛与乳腺癌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去,完全是两件事情,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了。

先来谈谈腋毛的处理,腋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夏天不小心露出来会很影响形象。与其天天刮除,不如直接激光脱毛,一劳永逸。

激光脱腋毛的价位在1000左右,一般3次就完全脱掉,效果非常好,也对出汗完全没有影响。如果刮除,一是刮的时候容易受伤弄破皮肤,二是必须天天刮,因为腋毛生长很快,第二天长出的小毛茬非常刺痒。如果使用脱毛膏,那这脱一辈子的费用加起来还不如直接激光脱划算。因此,无论从舒适度、性价比、效果好坏、安全性来看,激光脱毛都是首选。

再来看看乳腺癌,哪些女士需要警惕呢?

一是有家族史的,家里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得过乳腺癌的一定注意,定期乳腺体检;

三是有其他妇科疾病的女性,如少女时期经常痛经,经期前乳房刺痛,有乳腺纤维腺癌病史等等。


春雨医生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的主要引流区域淋巴结,因此有些人认为刮腋毛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但是,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二者并无联系。虽然大部分乳腺癌都发生在乳房外侧上方的区域,和腋窝很近,但其根本原因是这个区域的乳腺组织多,乳腺组织多的地方更易被发现乳腺癌,与其他因素无关。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生殖内分泌因素、营养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临床研究表明,月经初潮早、35岁仍未怀孕、终生未孕、没有哺乳经历、肥胖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等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刮腋毛并不会影响腋窝的汗液分泌,对腋窝的淋巴引流和血液循环也并无影响,更不会对乳腺带来损伤。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刮毛时如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腋窝局部皮肤表皮的破损、出血和感染,并影响其排汗功能。与他人共用剃毛工具,还会造成交叉传染。


保健时报

最近网上流言这样一则消息:女人刮腋毛容易导致乳腺癌。因为腋毛帮助汗液排除,没有腋毛会使得毒素的排除受阻是毒素储存于淋巴结,从而提高罹患乳腺癌的几率。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让我们来瞧瞧。

在夏天,很多女孩都会选择刮腋毛,因为在她们看来吊带背心下窜出郁郁葱葱的腋毛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不过网络上却流传着“刮腋毛易导致乳腺癌”的说法,这消息看起来头头是道,但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它其实漏洞百出。

专家介绍:刮腋毛在审美上是好是坏,因人而异,但从医学角度来看,选择刮腋毛的人不必担心会对乳腺健康带来坏的影响。

排毒,和排汗完全无关

不少流言的惯用伎俩都是首先提出一个虚假的前提,然后用看似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例如这则流言就首先认定“排汗受阻会导致排毒受阻,最终导致癌症发生”。

在现代医学里很难为“排毒”找到合适的定义。如果将致癌物质认为是“毒”,那么我们身体内大多数毒素都是由血液运输到肝脏或肾脏代谢清除的。

这些“毒素”或经由胆汁随粪便排出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流言中提到的“膝盖后方关节、耳后、腋窝等主要排毒区域”实在是无从谈起。

排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它可以调节体温、保持皮肤湿润,同时排出极少量代谢废物。不过汗液的99%以上都是水,剩余极少部分溶质包括矿物质、乳酸、尿素及其他极微量的代谢产物。

刮腋毛无罪

“刮腋毛会使得排汗受阻”是流言中所认定的另一个“事实。但实际上,从毛囊结构上不难发现,刮腋毛并不会影响汗腺的结构,也不会阻碍排汗。

汗腺包括排泄汗腺和顶浆汗腺两种。排泄汗腺遍布全身,直接开口在皮肤表面,排汗功能与是否刮腋毛无关。顶浆汗腺则分布在腋下、阴部、乳晕等处,开口与毛囊相通,分泌的汗液相对较为粘稠,这种分泌液在皮肤表面的细菌作用下会形成特殊体味,严重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狐臭。

由于刮腋毛只是剃除了毛发在体表的部分,并不破坏毛囊深层结构,因此对顶浆汗腺的分泌影响也十分有限。不少有体味(狐臭)的患者即便刮除了腋毛,但体味依旧浓烈,要借助止汗剂与除臭剂才能勉强掩盖体味。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对于采用物理方式刮除腋毛的人来说,如果因为刮腋毛不当造成皮肤的破损,确实容易引起感染、毛孔阻塞,有可能对排汗造成一定影响,但会引起乳腺癌并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