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

作為一箇中國人,如果我們明白了六祖惠能的禪宗心法,在生活又會靈活運用老子的《道德經》,凡事活出莊子的《逍遙遊》的心理。那麼,無論你活成什麼樣,全世界的人都會羨慕你的生活狀態。

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追求更高更快更強,到了中年之後,我們可以停下來溫柔地問問自己,你對自己的現狀滿意嗎?如果答案是“不滿意”,你是繼續向更高更快追求,直至身疲力竭?

還是選擇慢下心來,從容一些,欣賞一下身邊沿途的風景,順便向路邊一株搖曳的小花問一聲“你好”呢?

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

文|花雨滿天

01

有人說,現在的青年一代對我們國家民族的自信心非常強。再也不會象他們的父輩那樣,很多人還停留在“月亮還是外國的圓一些”的自卑思想裡,有一些崇洋媚外的心理。特別是90後及00後,他們經歷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甚至他們在自信之餘,還經常會自黑一下。

其實,國力之間的相比,除了經濟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文化。

去年特別火的電視劇《小別離》,代表了一大部分70後中國父母的心思。其實,幾年前我有一定要送孩子出國留學的想法。但是後來,隨著去的地方越來越多,又深入瞭解到我們的中國文化精華,我的想法也更加理性了。

事實上,出不出國留學,這件事也是因人而宜的。有的孩子自己想要出國學習,獨立能力強,可能早點送出去,不受太大影響。但是無論早出晚出,對於一個孩子而言,獨自面對一個全新的國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有一些孩子呢,可能自己並不想出國或者是根本性格不適合,如果父母硬是逼著孩子出國,孩子那就很為難了。

而且從另外一個層面上講,孩子走出同門能學到什麼,也是個問題。

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

02

一百多年前,中華民族遭受西方重創,許多國人慢慢地失去了對自己國家的文化自信。總是有那麼一些人認為什麼都是外國的好。但是經過這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其實我們已經邁入了經濟及文化強國的地位。

在另外一些學科,西方在“術”上是非常厲害的,比如,他們會很注重細節,瑞士手錶之所以世界知名,就是因為做工的精細。但是在“道”的層面,與我們的中國文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比如,與只有幾百年歷史的西方科學相比,作為一箇中國人,如果我們明白了六祖惠能的禪宗心法,在生活又會靈活運用老子的《道德經》,凡事活出莊子的《逍遙遊》的心理。那麼,無論你活成什麼樣,全世界的人都會羨慕你的生活狀態。

比如從繪畫上講,當我站在巴黎羅浮宮看到那些雕刻還有繪畫時,我會很驚歎。但是我也知道,西方的繪畫藝術,注重的形的精細與形象,而我們中國的國畫強調的則是神韻。都很美,但是,形美只是愉悅了感官,而神韻之美,提升的則是心神,從能量上講,孰高孰低,自然就明瞭了。

從“道、理、法、術”四個層面遞進來看,我們中華文化裡蘊含著“道”的終級智慧。這是近數百年來,相對比較精於“法、術”的西方人所望塵莫及的。即使是現在有很多人說,中國的傳統文化被我們的鄰國,比如日、韓等國學習繼承了很多。但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還是在中國。不然,如果他們真的學到了中國文化的精髓的話,為什麼經濟高度發達了幾十年的日本,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卻成為一個被詛咒的地方,每年的自殺率都是世界第一呢?這說明,他們只學到了我們中華文化的一些皮毛,形式上的一些東西多一些。

從中可以看出,真正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還在它的發源地——中國。將來,也必將在我們中國發揚,並且影響到全世界的文化及思想意識。即使有過短暫地迷茫,但是中華文化依然深藏在我們每一代中國人的血液裡,永遠不會丟失。

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

03

所以,我現在越瞭解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我對於孩子將來出不出國的問題越不執著。

我的想法是,如果她長大以後,非常想出國留學,我定會全力支持。但是我不會鼓勵她,我會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帶她去儘可能多的地方旅行,開闊她的心胸與視野。讓她明白,這個世界的人,可以有多種活法。而每一種活法,都是可以的。無論選擇哪一種生活方式,標準主要是看自己活得是否開心自在。

說到底,我們這一生,不是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活。事實上,三萬多天的人生,活到最後,成功的標準並不是我這一生擁有多少金錢?得到了多少名利?又得到了多少人的認可與讚美。而唯一成功的標準只能是:我這一生,是不是按自己的真心真正自自然然地活過?真正的生活,就是活得貼近大自然的顏色,不管有錢與沒錢,不管年輕與年老。自然是什麼顏色?綠樹的綠,白雲的白,藍天的藍。一切都是自自然然地呈現。

更何況,我們中國的國之大運才剛剛起步。我家先生總是說,等到我家女兒長大了以後,將來會有很多的外國人到中國來學習。正如美國總統的外孫女以能說中文,背誦中國古詩為榮一樣,將來很多外國年輕人到中國留學將成為國際流行趨勢。

04

我身邊很多人到中年的朋友,有很多人是迷茫,充滿壓力的狀態。不只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俗世上的壓力,還有一種夢想還有完成,怎麼就要老了的恐慌感。

這個時候,你是不是真的接納了自己的現狀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一定要達到世俗或是自己之前立下的成功的標準,那就會真的很累,不要說很多人可能達不到,就說是真的達到了,又有多少人心安理得地覺得真的滿足呢?因為,你強,這個世界上永遠有比你更強的人。

一個人快樂指數的高低,取決於自我接納的程度多少。要想自得其樂,要先自我接納,自我欣賞。還有,對外界的執著越低,自由度越高。為身外的人,事,物,名,利所役,哪裡有自由可言呢?所以,魚和熊掌就看你最想要哪一個。做個選擇,就行了。

而一個接納自己的人,那麼,也就是一個內在舒展,不糾結的人,而這樣的人,自然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他與這個世界,彼此都輕鬆,舒服,自在。

其實這個世上,真沒有所謂人生贏家的標準可循,如果硬說有,那就是你是否真的活得自由自在了!

所以,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追求更高更快更強,到了中年之後,我們可以停下來溫柔地問問自己,你對自己的現狀滿意嗎?如果答案是“不滿意”,你是繼續向更高更快追求,直至身疲力竭?

還是選擇慢下心來,從容一些,欣賞一下身邊沿途的風景,順便向路邊一株搖曳的小花問一聲“你好”呢?

記得以前聽過樑冬的一個訪談。他與嘉賓感嘆說作為一箇中國人其實是是幸福的,年輕時可以用儒家的思想,努力在世間積極進取,獲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人到中年時就可以學學老莊,學會對一些世間的一此名與利不再那麼執著,心態上活得瀟灑一些。

現在想一想,確實如此。

花雨滿天——自由寫作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歡迎來到花雨滿天的世界!

如有商業轉發使用,請與本人聯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