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的“采撷”之道,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写作资料库

公文写作的“采撷”之道,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写作资料库

采撷,一曰摘取;二曰选录。采撷,是公文处理各阶段的基础工作,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写作人员的主要任务。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党委政府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改革发展瞬息万变,工作情况眼花缭乱,如果不及时了解、收集、掌握,不进行分析、判断、取舍,那么,不仅与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失之交臂,变成明日黄花,也耽误了写作人员对素材的把握,更重要的是错失了机关领导同志决策的良机。采撷,太重要了!机关工作人员,要以“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像对多情红豆那样多多采撷,建立自己的“资料仓库”,为写好公文打下坚实基础。

采撷绿叶。即例证的绿叶、事实的绿叶、情况的绿叶。红花还要绿叶配。绿叶是花朵的基础。没有叶子的花,一定枯萎。凡事情,都在基础上出问题。没有坚实基础,所有作用力都是白搭。在采撷过程中,一定要采撷具体、翔实、丰厚的事实、例证、工作情况,以便为起草好公文打牢基础。要采撷预测性情况,把事物的酝酿、筹备、萌生阶段所产生的,包括党政管理活动的规划、方案、决策、法规、措施,都统统收入囊中。比如,在制订某个工作计划时,一定要把思路、要点、数据、意见、办法以及实际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要一一摘录。要采撷动态性情况,各级机关和领导要运筹帷幄、统揽全局,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动态性情况的基础上。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文秘人员要对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进展、成效和问题,尽可能多地了解、熟悉、掌握,为机关和领导推动、指导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其关键是要有思想敏锐、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实用性素材,发掘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采撷反馈性情况,包括决策进入实施阶段后的反映、影响、效果、变化以及经验、教训等方面的反馈情况。所谓反馈,就是组织系统把决策、指令、计划、措施等,作为“输出指令”,由机关输送出去,而后又把其作用结果,作为“回输信息”返送回来,对领导同志的判断和指导产生影响,发挥预案的有效作用。要采撷趋向性情况,即代表着某种事物发展方向,预示着事物变化规律的新事物。这种事物发生时间不长,还形不成规模,但具有明显的趋向性,有可能发展成为事物的趋势缩影,或者说是未来事物向人们发出的信号。这种趋向性,各级领导同志非常看中,文秘人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对趋向性进行辩证分析,透过现象,揭示问题。一旦发现,立即收集、整理,反馈,供指导工作使用。

采撷果实。即科学的果实、理论的果实、工作的果实。机关和领导同志的工作,主要抓大政方针,抓重大决策,抓关键问题。那么,机关公文写作人员,采撷果实,要有高远的理论性,围绕中心工作,抓大问题、新问题、实际问题,透过现象看实质,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把握特征,站在战略的高度,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领导的高度,密切关注重大方针政策执行情况、重大活动运行情况、重大社会动态反映情况,及时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第一次“飞跃”。要有深刻的政治性,党委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订、贯彻、执行政策,对工作实施领导。政策性也是政治性的体现,文秘人员在汲取材料过程中,务必注重政治性,掌握各个方面的情况,以供领导参阅。因为,无论多么高明、多么深入的领导,都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处处身临其境。要有广泛的综合性,写作人员工作必须把收集到的各方面情况经过严格的筛选、鉴别,加工整理成量大、面宽、度深、精炼的材料,留存下来,以备后用。这些材料同时具有两大条件:其一,具有一定高度、深度,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其二,既反映问题、又分析原因,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办法和建议,可以作为领导决策的依据。要有良好的服务性。公文的出发点之一,是让受众者和下级怎么干,同时也是发挥“领导就是服务”的功能,着重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企业兴旺发达保驾护航,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这就要求文秘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开放意识、群众意识,把触角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再搞好优质服务,获得一手材料。写作公文的大厦,需要众多材料做砖瓦、做椽檩、做栋梁。开启民智,兜售理念,既要思想的呈现,也要事实的支撑;既要情绪的呈现,更要理性的结论,必须一刻不停、一丝不苟、一点不松采撷、采撷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