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一口奶嗆了,白馬股還有哪些地雷呢?

最近白馬股似乎是中了病,一有風吹草動,動不動就直接跌停,昨天大白馬伊利股份就直接跌停,原因很簡單,2017年業績不如預期。最近公司公佈2017年年報及2018年一季報:2017年收入/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同增12.0%/17.7%,2018Q1收入/扣非歸母利潤分別同增24.6%/20.7%。其中,2017第四季度公司實現收入154.21億元、同增7.2%,歸母淨利潤10.64億元、同降16.4%,主要系春節日期偏後致使旺季備貨收入多確認於2018Q1。第四季度利潤同降16%,低於市場預期,導致股價跌停。

記得年初的時候,我們就提醒過,隨著白馬股估值修復到位,和小盤股估值調整到位,今年白馬股和小盤股在一個起跑線上,成長性是考量能否持有的唯一標準。再看好的白馬,如果業績透支太嚴重,則持有的理由也就不存在。

當然,伊利前段時間有些紛擾,這些紛擾我們其實也不太關心,因為也沒買過這個股票,但是昨天乳業股票集體大跌倒是真倒了胃口,難道是中國要擴大乳業的進口,取消中間環節?我不清楚為何集體下跌,反正我寫的時候還沒有這方面的信息,一切僅僅是胡亂猜測。

又被一口奶呛了,白马股还有哪些地雷呢?

目前,國外的乳業,基本上還是集中於最賺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方面,而這方面,國產產品的競爭力,顯然上不夠的。中國的乳業公司,他們本身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雖然蒙牛和伊利是常溫奶,光明是巴氏殺菌,但是說到底是流水線裡面的產品,大家即使是差異化,也是比較細微的方面,但是未來擴大開放,競爭對手進來了,再加上過去名聲上全行業出過問題,則國內產品的護城河是需要重新考察的,但是由於差異化競爭,外部的奶粉直接進口,衝擊也不大,主要是很多乳業工資。奶粉比例本來就不高,比如伊利奶粉佔比比例是9.5%,其實影響很小。

目前白馬股還有哪些地雷呢?

我認為,政府主動降低汽車的進口關稅,未來汽車領域的白馬股就比較敏感了,現有大多數的合作是合資公司的形式,而未來關稅壁壘打破之後,合資是否繼續就是個問題。對於自主品牌也一樣,差價降低同樣會影響到其未來的銷量。

還有一些製造業白馬股也需要小心,降低進口關稅,可能造成衝擊的同樣包括部分製造業,包括先進製造業,對於國家來說,引入先進的公司是利國利民的,他們進入中國也帶來技術,我們國家迫切需要,但是同時他們的技術必然會壓制國內的一些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