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对:“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竟然难倒了大明才子解缙

提起明朝初年的人物,在民间知名度最高的人,除了开国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及永乐帝朱棣外,当数江西吉水人解(音xiè)缙了。

千古绝对:“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竟然难倒了大明才子解缙

解缙,人称解学士,有大明第一才子之誉,洪武二十一年,年仅19岁的解缙就中了进士,这样的战绩,不是一般学霸所能比的。所以,小时候的解缙就有神童之名。史称解缙幼承家学,在父亲的教育下,5岁时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

千古绝对:“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竟然难倒了大明才子解缙

正因为是神童,所以,在他的童年也留下不少趣事,主要内容都是他的“以才欺人”。比如有一天放学,在街上碰到两个披枷带锁的和尚,在差役的看护下,坐在商铺的檐前休息。调皮的解缙就跑上前去对和尚说,我给你们做首诗吧。和尚见一个小娃娃要做诗,感觉很新鲜,就答应了。没想到,小解缙却是拿作诗来戏谑这两个犯法的出家人。其诗曰:“知法又犯法,出家又戴枷;两块无情板,夹个大西瓜。”把和尚脑袋比做西瓜了,也只有解缙才能想得出来。

千古绝对:“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竟然难倒了大明才子解缙

还有一次,解缙放学时恰遇阵雨,他在奔跑避雨时摔了一跤,把一旁给官家看家护院的几个门房逗乐了。小解缙摔跟头本来就来气,还被人讥笑,他可受不了这委曲,便走上前去想教训一下那几个门房。解缙对门房说:“看几位怪闲的,我给你们作首诗吧?”门房也真是闲极无聊,就同意,没想到解缙却出口“脏”:“春雨贵如油,下地满街流。载倒我学生,笑坏一群牛。”

门房一听被骂了,这还了得,于是,他们簇拥着解缙回家,去找解爸爸告状。谁知,解缙并不承认写诗骂人,是怪他们自己听错了,随及解缙又把那首诗重新念一遍:“春雨贵如油,下地满街流。载倒我学生,笑坏众朋友。

没想到,就是这样的机智过人的才子,结果却被一个青楼女子的一副上联给难住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千古绝对:“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竟然难倒了大明才子解缙

洪武二十年(1387年),时年18岁的解缙,赴南昌参加江西乡试,结果考了第一名。科举考试中,乡试的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的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的第一名称“状元”。如果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考出第一名好成绩的解缙,被其他举子们拉着去了青楼歌馆放松放松,就是喝茶唱歌、吟诗作对啥的,非常高雅的那种。那气氛是事融洽的,场面是热烈的,大家都喝得有点疯癫时,就开始胡吹海吹了,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地斗诗、斗联。

千古绝对:“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竟然难倒了大明才子解缙

解缙年轻啊,以前很少来这种场合,就坐在一边默默喝茶。在场的女孩子当然他才是今天的贵客,乡试夺冠的解缙解解元,有个机智的姑娘立马据此拟了一上联:“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让解缙作对。没想到,此联一出,竟把刚刚考场夺魁的解缙给难住了。

别看上联只是实景实事的实话实说,但是,其中却暗含玄妙,难就难在那三个“解”字上。解是个多音字;第一个“解”字读“jiě”,意味着解渴;第二个“解”字读“xiè”,是解缙的姓氏;第三个“解”字读“jiè”,指的是解元的解。

千古绝对:“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竟然难倒了大明才子解缙

一字三音,这样的联,谁人能对?解缙也对不出,他的朋友也没人能对出,大家只好灰溜溜地逃出。如今,此联距今已有631年了,仍然没人对出非常贴切的下联。各位大侠,可有好的对句?

上联: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下联在哪?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