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頸椎病的方法有哪些?

sasafafa

頸椎病多伴有頭痛、眩暈、頭頸、肩頸及上肢疼痛、麻木無力等症狀,最輕症狀為項背疼痛,常見症狀為頭疼、眩暈,椎動脈型頸椎病也會引起噁心、嘔吐、甚至猝倒,最嚴重的頸椎病是脊髓型頸椎病,表現為麻木、握物困難,嚴重的甚至呼吸困難,痙攣性癱瘓。


頸椎病與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有直接關係,工作緊張、工作壓力增大、坐多動少、長期伏案,甚至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樣會導致頸肩肌過度疲勞。加上伏案時姿勢欠妥可導致頸椎間盤和頸椎的異常受力,容易引起椎間盤病變,甚至壓迫神經。

頸椎病的緩解及預防方法

1、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員,由於低頭工作,頸部長期處於一種姿勢,易導致頸部勞損,患頸椎病。為此,應在工作中每1~2小時,做5分鐘左右的頸部保健操,以解除頸部的疲勞,對頸椎病的防護有一定的益處。

2、在日常工作中應對頸部注意保護,避免長期處於一種姿勢或頻繁轉動頸部,導致頸部慢性損傷,患頸椎病。

3、要注意頭頸部的正確姿勢,每天堅持做前傾、後仰、左右旋轉1~2次,堅持10分鐘。

4、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勢,最好採用質地柔軟的元寶型枕頭,以維持頸椎棘突向前的生理弧度。

5、枕頭的高度應以10cm左右為宜。

6、平時工作的體位,做到既不抬頭又不低頭的舒適姿勢。長時間工作時每1小時要活動一下頭頸部,使頸韌帶肌肉得到適當休息

7、仰頭看電視時勿使頸部疲勞,最好與眼睛保持同一水平。這些措施不僅可以預防頸椎病,還可預防頸椎病的復發和加重病情。

頸椎病的保健原則

1、戒菸,因為尼古丁對頸椎有損害作用。

2、規律性鍛鍊身體,定點、定時參加鍛鍊,包括各種頸椎操,或者全身運動,具體方法要因人而異,必要時在專業的健身教練指導下進行。

3、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長時間使頸椎處在非正常狀態下就容易發病或使病情加重。如長時間看電視、打麻將、長時間工作在電腦前、長時間伏案工作等。


營養百事通

  • 急性期可以西醫為主,其具體西醫方法中,有手術類、局部減壓類、消融類、止痛類、牽引類等,各有各的適應症;

  • 慢性期可以中醫為主,中醫方法有黑膏藥外敷、針灸、按摩、離子導入、穴位注射等。一般將黑膏藥外敷作為基礎,配合針灸、按摩等。

在進行相應的醫療處理之後,可以配合一些康復功能鍛鍊。

1.雙手放在頸部後面,緩慢的向後彎脖子去看天花板,並收攏雙肩,使肩胛骨靠攏。

2.保持良好的站姿或坐姿,面向前,將耳朵儘量靠攏自己的肩膀。這樣每側做3~5次。

3.保持良好的站姿或坐姿,緩慢的將頭轉向左邊再轉向右邊。

4.保持良好的站姿或坐姿,將手掌放到額頭上,手掌和額頭對抗用力。保持頭和手不動,維持5秒。

5.保持良好的站姿或坐姿,將手掌放在頭的各個方向,手掌和頭對抗用力。保持頭和手不動,各個方向維持5秒。

6.保持良好的站姿或坐姿,手放在頭的一側,向同側轉動頭。保持頭和手不動,每一側維持5秒。

7.保持良好的站姿或坐姿,將雙手放到頭的後面,手和頭對抗用力。保持頭和手不動,維持5秒。

8.保持良好的站姿或坐姿,肩膀放鬆,雙手垂直放在兩旁。雙肩朝耳朵的方向向上聳起,維持3秒。

9.肘關節90度站立,向外旋轉手臂使兩側肩胛骨靠攏,維持5秒。

這些動作可以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促進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瘀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

關於頸椎病的保健康復,還有一類穴位按摩法,下面分享給大家。

  • 按壓肩井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後由輕到重按壓15次,兩側交替進行。

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肩井

  • 按揉風池、拿捏勁肌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後兩側凹陷處)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15次。

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松,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左右交替各15次。

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痛,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 按摩大椎

用左(右)手四指併攏放於上背部,用力反覆按摩大椎穴(位於後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

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康復匯

由於經常久坐使用電腦,長時間玩手機,打遊戲及長時間頸部保持一個動作等,都會造成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主要症狀

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頸部疼痛,肩部疼痛,甚至放射至上肢及手部,出現疼痛、麻木、無力的症狀,還會出現頭暈、頭痛、噁心、視覺不清等情況。

頸椎病已經影響到人的生活、工作等,以下這些方法可以緩解頸椎病:

緩解頸椎病方法

  1. 拔罐。拔罐以杯罐為工具,利用負壓使杯罐吸附於皮膚,形成局部瘀血來祛除疾病方法。對於風寒、溼痺、腫痛,頸、腰和四肢痛、麻木等,有很好的功效。

  2. 牽引。頸椎病出現肩、背、手部位麻木、疼痛症狀患者,使用牽引是不錯的緩解病症方法;

  3. 推拿、按摩方法。對於頸型、神經根型的早期療效效果明顯。如,出現頭暈使用推拿方法能夠加強椎動脈供血,減輕症狀,但如果下肢已經出現活動不利的人,是不適合此方法的;

  4. 鍛鍊。做一些頭部及上肢前屈、後伸、旋轉等運動作,在緩解疲勞的同時,還可有利頸段脊柱穩定性;

  5. 調試枕頭高度。睡覺時不要枕過高的枕頭,高度要適合;

  6. 頸肩保暖。正確的姿勢等都有利於改善頸椎病症狀。


共享醫生網

現在冬季已經到來,一大波寒氣襲來,首先我們要避免頸部受寒,注意頸部的保暖。外出穿高領的衣服,佩戴圍巾都是保護頸部的一種不錯選擇。

日常生活中注意姿勢的糾正,改變不良姿勢對頸椎的影響。

站立時抬頭挺胸,使頸部處於放鬆狀態維持正常的生理曲度。坐位辦公時也應注意使用正確的坐姿。切勿含胸駝背,伏案工作。

經常活動頸部,避免頸部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可進行麥肯基自我訓練。

麥肯基自我訓練

① 坐在椅子或凳子上,

平視前方,並完全放鬆。

緩慢且平穩地向後移動頭部,直到不能再向後為止。做這個動作時,不要將下巴翹起。請一直平時前方,不要讓頭部向後傾斜,也不要向上看。

③ 當頭部向後移動到最大幅度後,再做頭部回縮的姿勢。雙手可以放在下巴上,輔助頭部慢慢地向後推,保持這個姿勢幾秒鐘

④ 在保持頭部回縮的姿勢下,緩慢抬頭至最大幅度,緊接著分別向左右緩慢旋轉頭部。

拒絕做“低頭族”

頸椎有旋轉、側屈、前屈、後伸這幾個活動方向。

長期低頭玩手機使得頸椎長期處於一個高頻率使用前屈這一個單一平面的狀態,久而久之使得頸椎生理曲度過度前屈,頸部的肌肉也因為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出現肌肉疼痛問題。

可進行頸椎的自我拉伸。

① 頸部側向拉伸

抬頭看著前方,雙手置於背後,慢慢把耳朵貼向肩膀。

動作要訣:放鬆肩膀、雙手一直要放在背後、側頭時不要聳肩。

② 頸部旋轉拉伸

抬頭挺直站立,肩膀不動,慢慢把下巴轉向肩膀。

動作要訣:.保持頭部挺直、下巴不要下垂。

③ 頸部前屈拉伸

挺直站立,下巴垂向胸膛。放鬆肩膀,雙臂垂放在身體兩側 。

動作要訣:不要用力低下頭而導致過度拉扯頸部、放鬆身體,靠頭部重量自然下垂而伸展頸部

④ 頸部伸展拉伸

挺直站立,頭往上抬,同時看著上方,放佛要把下巴抬高指天。 放鬆肩膀,雙臂垂放在身體兩側。

動作要訣:.放鬆肩膀、做這個拉伸時,嘴巴不要張開。

選擇適宜高度的枕頭,一般一般枕高10~15cm,側臥時枕高一拳半為宜。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研究院) 康復科 陳文敏

湖南醫聊

2.推拿和按摩方法。對於頸型、神經根型的頸椎病患者,在早期所具有的療效效果則較為明顯。如果頸椎病患者出現有頭暈的症狀,此時使用推拿方法,則可以加強其椎動脈的供血,最終減輕其頭暈症狀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下肢已經出現有活動不利的情況,此時則不適合採用此方法。

就目前的醫療技術水平而言,頸椎病還無法得到治癒,因而患者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視其保健調養工作,保持良好的飲食規律,有條件的話,還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適當進行運動鍛鍊,以儘可能將自身病情控制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更新骨科科普知識

如有問題諮詢或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骨科王健醫生

在給出緩解方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頸椎病以及您屬於哪種類型的頸椎病。

在臨床中,頸椎病主要分以下幾種類型:

1、頸型。主要表現為頸部肌肉痠痛感,休息緩解,勞作加重;

2、神經根型。主要表現為頸痛,有時伴發上肢麻木;

3、椎動脈型。主要表現為頭頸疼痛,偏頭痛,視力障礙,猝倒等;

4、交感神經型。主要表現為頸痛,也會伴發耳鼻喉症狀、心血管症狀、胃腸道症狀等;

5、脊髓型。主要表現如四肢麻木無力、活動不靈、走路時有踩棉花的感覺等。

而就這5中類型之間的比較。程度最輕的屬頸型頸椎病。這一類多數源於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姿勢加上過度使用導致的疲勞性損傷而引發的頸部不適或疼痛。

然而,其他幾種類型,排除外傷暴力所致。都是從頸型逐漸演變而成的。骨骼周圍肌筋膜組織的張力不平衡,導致骨膜被牽拉出現新的空間,骨母細胞填充變成成骨細胞,最終形成骨刺。而過於增長的骨刺刺激到附近的神經根,就引發神經根型的症狀;刺激的旁邊穿行的椎動脈,就引發椎動脈型的症狀;由於椎動脈表面富含交感神經,所以椎動脈與交感神經損傷有時伴發出現。

當遇到問題時,我們更加傾向於保守療法,而保守療法對頸型頸椎病的效果是最佳的。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頸型頸椎病。有如下三個主要的原因:

長時間頭前傾(低頭)的姿勢

無論是站著低頭玩手機,還是坐著探脖子看電腦的姿勢,無疑都是頸部健康的頭號殺手。這種姿勢使頭偏於頸椎(脊柱)豎直的中軸線,而靠向前,這給頸椎後側的肌肉帶來巨大的牽拉張力(壓力),導致肌肉勞損,缺血,進而影響通往大腦的血供,導致頭暈頭痛。

正是長期處於這種不良的姿勢下,這一類人群的頸椎曲度更加傾向於變直或形成反弓。下面這個視頻是通過X線的動態視頻,分別展現了頭位於中立位和低頭時的不同頸椎曲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68, "thumb_url": "55870008c7761af1ae3b\

張正陽Thomas

頸椎病是由於頸部肌肉、韌帶、筋膜、關節囊的急、慢性損傷造成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小關節、椎體挫位壓迫相應的神經、血管而發病。

每一節頸椎骨是單獨存在的,靠肌肉、韌帶、筋膜、關節囊而連在一起的。

頸椎病分為六型

一型:頸形頸椎病,就是頸肩部酸脹痛,就是頸部肌肉慢性勞損,肌筋膜慢性高壓症,引起靜脈迴流障礙,肌肉產生代謝產物乳酸堆積而發病。

二型:神經根型頸椎病,由一型發展而來,椎間孔神經的血運由突出椎間盤、增生骨刺、挫位小關節、炎性滲出物等壓迫,造成神經支配區肌肉痙攣局部神經缺血而引起酸、麻、脹痛。

三型:椎動脈型頸椎病,因為第一、第二椎體(環樞關節)活動度最大,肌肉、韌帶、筋膜最容易損傷,導致環樞關節挫位、環枕筋膜狹窄壓迫椎動脈而引起腦供血不足。90%高血壓、腦中風與它有關係。臨床表現:頭昏、頭疼、三叉神經痛、偏頭痛、面癱、失眠、視力下降、耳鳴、腦鳴、記憶力下降等。此型可發生任何年齡段。我最小的患者l0歲,頭昏、頭痛4年入院,CT示環樞關節挫位,針刀治癒,最大患者90歲。

四型:交感神經頸椎病:此型,上至頭顱,下至足底,淺到皮膚,深到五臟六腑疾病,很多慢性病久治不愈都與它有關,有症狀又查不出病因與它有關。抑鬱症大都與它有關,許多抑鬱患者頸椎病治癒後抑鬱症也愈了。我的這型患者有的被診斷精神病,服用抗精神藥。

五型:脊髓型頸椎病,屬晚期了,典型表現雙足下地向採棉花樣感覺。

六型:混合型頸椎病:同時具有三型以上頸椎病。

創建於2018.1.3

吳興平21

劉醫生談骨論筋🎺頸椎病的治療🎺

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其繼發性椎間關節退行性變所致脊髓、神經、血管損害而表現的相應症狀和體徵。

它分為1.頸型頸椎病。2.脊髓型頸椎病。3.神經根型頸椎病。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5.椎動脈型頸椎病。6.食管壓迫型頸椎病。7.混合型頸椎病。

1.頜枕帶牽引。適用於脊髓型頸椎病以外的各種頸椎病。可解除肌肉痙攣、增大椎間隙、減小椎間盤壓力,從而減輕對神經根的壓力和對頸動脈的刺激,並能使嵌頓於小關節內的滑膜復位。


2.頸託和圍領。限制頸椎過度活動,還有一定牽張作用。

3.推拿按摩。減輕肌肉痙攣,改善局部血循環。應手法輕柔,不宜次數過多,嚴禁非專業人員按摩拔伸等。

4.理療。加速炎性水腫消退和鬆弛肌肉的作用。

5.自我保健療法。正確的姿勢。在工作用定時改變姿勢,作頸部輕柔活動及上肢運動,有利於頸、肩肌肉弛張的調節和改善血循環。平板床,枕頭高度適中。頸部保溫。頸部肌肉的鍛鍊。防止落枕和外傷。

二、手術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現在很多人都有腰椎病和頸椎病的苦惱。

比如中老年人,由於身體自然的老化,引起腰椎病和頸椎病;奇怪的是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會經常喊腰痛、肩頸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年輕人的工作、生活都離不開電子產品,而長時間面對電腦手機保持同一姿勢,使得我們氣血運行不暢,經絡淤堵,年紀輕輕就患上了腰椎病頸椎病,嚴重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中醫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痛了就代表不通,有淤堵。當我們把淤堵的地方疏通之後,疼痛自然迎刃而解。

首都醫科大學王教授現場解決問題,患者多年的腰椎問題不到一分鐘就得到解決。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神奇的“藥”到底藏在身體的哪個位置?

當我們發生肩頸疼痛時,按住上圖中負責頸椎的穴位,不到一分鐘便可以緩解疼痛。身體敏感的人還會有發熱的感覺,有人按完立馬會感覺人都輕鬆了。

當我們發生胸背痛時,請按住上圖中負責胸椎的穴位便可以緩解疼痛。

當我們發生腰椎疼痛時,請按住上圖中負責腰椎的穴位,便可以緩解疼痛。身體敏感的人還會有發熱的感覺,有些人按完穴位還會感覺整個人都變輕鬆。

這個方法已經幫助了許許多多有腰椎頸椎病的朋友解決了疼痛的問題。非常值得推廣!


智慧中醫

一、耳穴貼壓藥物法

(王不留行籽和耳穴貼)

操作方法

(1)洗耳郭(即耳廓),使膠布與貼壓物容易貼牢,將貼壓物如王不留行籽等貼在膠布上,左手固定耳郭,右手將已貼好藥籽的膠布對準穴位貼壓好。

(2)選用綠豆做貼壓物,可以先把綠豆切成兩截,或分成兩半,以其粗糙面貼在膠布上,以綠豆光滑面對準穴位貼壓。

(3)耳穴壓定貼好後,要稍微施加壓力,患者每天可自行施壓,揉按4~5次,刺激強度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年老體弱者手法宜輕,急症、體質強壯以及經常室外作業致耳郭增厚、皮膚粗糙者,刺激手法要加重。一般用中等刺激手法。總之,以“得氣”即耳穴處有酸、麻、熱、脹痛等感覺為度。

療程

每貼壓1次,貼壓物可在耳穴上放置3~7天。急性者可短些,慢性者可長一些。5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3~5天。

注意事項

(1)要防止膠布潮溼和汙染,避免貼壓物貼敷張力過低和皮膚感染。

(2)對氧化鋅膠布過敏者,可以改用其他膏藥貼壓,同時可貼壓腎上腺、過敏區等耳區。

(3)夏季貼壓,由於多汗,貼壓時間最好不要過長。

(4)耳郭有凍傷、炎症時不要貼壓。

(5)貼壓後疼痛較甚者,一般只要局部稍微放鬆一下膠布或移動一下位置即可。

(6)一次貼壓的耳穴不宜過多,一般以3~8個為佳。

(7)貼壓後患者自行按壓時,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膚造成感染。

二、按摩耳郭(穴)法

全耳腹面按摩法

雙手掌心自我按摩發熱之後,按摩耳郭腹背兩面。先把耳郭向後折按摩腹面,然後將耳郭向前折按摩背面,每面反覆按摩5~6次。也可先做耳背按摩,方法是用雙手掌心對準耳背輕輕按摩,然後雙手掌心對準耳郭腹部,做全耳腹面按摩,正反各輕揉18~27次,使全耳發熱、發紅。此法可以防治經絡、臟腑病症,對全身各部都有保健作用,屬最簡單的常用按摩方法。

手摩耳輪法

古云:“以手摩耳輪,不拘遍數,此所謂修其城郭,以補腎氣,以防聾耵聹,亦治不睡也。”方法是雙手握成空拳,以拇、示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按摩,直到耳輪充血發熱為止,每日2~3次。此法可防治各型頸椎病,並有健腦、聰耳、明目、補腎、健身的作用。

全耳背按摩法

將耳郭稍向前折,用雙手示指、中指對兩耳背進行按摩,先上後下,反覆5~10次,至耳背發紅、發熱。早晚各1次。本法可以止痛、健腦、聰耳、補腎、壯骨,對頸肩疼痛及脊髓型、椎動脈型頸椎病有防治作用。

耳穴按摩法

一般採用彈簧壓力棒、壓痛棒以及自制點壓棒或用示指尖點按、掐按、揉按與疾病相關的耳穴。力量由輕到重,以局部產生熱脹感、舒適感為佳。施行本法時,應先修剪指甲,以免損傷皮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