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手機模式最終將走向何方

互聯網手機模式最終將走向何方

狂熱和不理智現象的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行業高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局。

曾經喧囂一時的互聯網手機市場在近幾年終於開始迴歸到了平靜,互聯網手機本身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昔日的市場霸主紛紛開始跌落神壇,昔日風光一時的大廠商也黯然離場。而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行業內對互聯網手機模式的質疑卻再次喧囂塵上,讓人不禁懷疑,難道互聯網模式真的已經窮途末路了,或者說曾經炒得火熱的互聯網手機模式根本就是一個偽概念。

互聯網手機模式最終將走向何方

打鐵還需自身硬

正當眾多曾經風光無限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接連被打回原形之時,華為旗下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系列卻一路逆襲,榮耀的成功的確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是仔細來看,榮耀絕不僅僅是僥倖得之,榮耀的成功並不是憑藉著互聯網的噱頭炒作出而得來,相反是榮耀真刀真槍在市場上拼殺出來的結果。

在眾多的互聯網手機品牌裡,榮耀被看作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從他誕生開始,就被看做是一個另類的存在。2015年是互聯網手機風頭正盛的一年,中國的品牌、廠商一時間蜂擁而至,紛紛開始掘金互聯網手機。與行業內大打價格戰、配置戰以及各種撕逼帶來的流量紛爭相比,榮耀顯得冷靜了許多,想到的卻是,風口不在的時候自己應該如何去應對,提出了不盲目跟風、堅持打造極致的產品和服務、堅持修煉內功的“笨鳥不跟風”的戰略。到了2016年,互聯網手機行業似乎陷入到了一種瘋狂的狀態,免費虧欠賣手機,彼此互相撕逼詆譭的互聯網打法此起彼伏。反觀榮耀在這種不理智的市場大環境下卻顯得異常的冷靜。

互聯網手機的風停之後,彼時那些擅長互聯網打法的手機品牌開始一個接一個跌落神壇,OPPO和vivio的線下模式打敗小米的互聯網模式更是轟動行業。再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眾多的手機廠商又開始盲目跟風OV,積極佈局線下。大規模建立線下旗艦店,不斷拓展線下銷售渠道。這其中就包括了互聯網手機模式的鼻祖小米。但是榮耀依然堅守自己的固有戰略不變,採用有條有理的輕資產管理模式,讓產品自己走向線下,讓線下的合作商主動找自己合作,到目前為止,榮耀的線上線下比例已經接近1:1,成為線下渠道排名第五的手機品牌,榮耀在線下的市場份額已經遠超那些重資產轉型的互聯網手機品牌。

互聯網手機從上半場對主流市場的的叛逆到風停止後對互聯網模式的堅守,看似矛盾的背後是榮耀不跟風以及對品質、服務和產品創新的堅守。這也是榮耀成功的最大秘訣所在。正是憑藉著這一點,榮耀最終成為互聯網手機新的霸主。小米重在做大、榮耀重在做精。前者迅速做大。後者則充滿風險。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急於做大的小米卻被潛心做精的榮耀所超越,我想這一點值得每一個行業內的從業者深思。

互聯網手機模式最終將走向何方

互聯網手機苦練內功才是王道

之所以會有很多人開始質疑互聯網手機,根本的原因還是最初眾多互聯網手機廠商們將核心放在了營銷驅動的模式上,以為追求營銷驅動,大打價格戰、配置戰。嚴重壓制了利潤空間所致,甚至出現了賠本賣吆喝的局面。即使到了現在,錘子科技的羅永浩也將,做手機只是為了交個朋友。但是從本質上來看,互聯網手機終究也只是商品,互聯網手機廠商終究也是企業,企業追求的是利潤。一味靠打價格戰、博眼球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尤其是隨著市場紅利的見頂,互聯網手機僅僅靠著情懷和噱頭已經難有機會,現在比拼的則是持續的研發投入、良好的用戶體驗以及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和渠道的拓展。手機終究還是一個硬件產品,是一個從芯片到硬件到軟件的系統工程。做終看的還是一個企業、品牌的綜合實力。依託於華為大平臺系統,榮耀很早就開始了自有芯片的研發。這樣一來,榮耀不僅加強了其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更加實現了其對產品體驗的充分優化,而這則是企業最為核心的競爭力所在。

而反觀國內其他手機廠商,在手機芯片等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甚至是受制於供應商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使是互聯網手機模式的創立者小米也不能例外。

互聯網手機模式最終將走向何方

互聯網手機模式不是偽命題

榮耀的成功讓對互聯網手機模式重拾信心。互聯網手機之所以能夠大獲成功,根本上來看,他提升了行業的整體效率。其輕資產的模式也切中了傳統廠商的的痛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行業的格局,實現了和用戶的精準鏈接,打開了線上的銷售渠道。創造出了新的營銷方式。

而到了今天,互聯網手機的這些元素和優勢依然存在,從未消失,這也意味著互聯網手機在今天仍然大有機會。當前互聯網手機最需要的無非是將前面走歪的路重新糾正回來,儘管不容易,但好在榮耀已經開了一個好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