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里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究竟为何意?

百炼晴空

老子的《道德经》中“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让老百姓吃饱穿暧,让老百姓安心过日子,不要东想西想,不要有过份的追求。因此我认为这句话并不是愚民政策,而是教人幸福的秘诀。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能支撑他的野心,如果永不知足,那么这样的人生是不会幸福的。

虚其心,弱其志,这两者都是讲的要人们减少内心的欲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亦悲乎?志向高远却能力不足,不亦哀乎?悲哀的人生有何幸福可言?人如果不能知足,总是去跟别人比长比短,总是想比别人过得更好,那么这样的人生多半是不幸福的,因为人比人会气死人的。所以老子提出人们要适当的追求自已的物质生活,减少自已的虚荣之心,削弱自已不切实际的远大志向。

实其腹,强其骨,这两者都是讲的要注重身体健康。如果身体不健康,那么天天生病,日日吃药,这样的生活是不幸福的。作为普通人,能吃饱肚子,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就够了。不要为了自已的空想而伤了心,不要为了自已的大梦而折了骨。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自已的能力与资源达不成自已的梦想,就不要强求,在自已能力范围内的东西好好争取就行了,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不乐。


大秦铁鹰剑士

我个人理解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虚其心”。虚与实相对应。虚,就是保持空、灵的状态。我们常说做人要虚心,要虚怀若谷,学习要虚心求教。谦受益,满招损。做人就是怕一瓶不满,半瓶子晃荡。

2,“实其腹”。实,就是充实。腹,指腹部。怎么叫实腹呢?物质和精神。要吃的好,要学的饱,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做人你要肚子里有东西,要充实自己。人人过的充实,则这个世界就少了很多闲的蛋疼的病态的人和事。

3,“弱其志”。弱与强相对应。弱,不是没有。我认为是指做人立志不要贪多,志向单一更能实现梦想。目标不能太大、太高、太复杂。好高骛远,没有自知之明,则人生危矣。是人都有局限性,清楚认知自己的局限,立志才能符合自身条件,合理合道。你要做饭,就安心做眼前的饭,做着中午的蛋炒饭,想着晚上的炸酱面,这蛋炒饭做不好。太多人躺在床上想着人生理想,却不肯起床走几步。

4,“强其骨”。强,壮、大。骨,指精、气、神。骨里面有什么?髓啊。精髓,髓从精来,精从肾来。所以说要有个好身体,从强骨开始,而强骨就要强肾,肾通神,肾有毛病的人就是有气无神,神轻气闲的人自然惹人亲近。所以有个说法就是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做人要有骨气,这人有没有骨气,基本上周围的人或事都能对其有个大概的感知,这就是为什么气场强大的,有骨气的人会轻易影响周围的人和事所以骨是所有事物的精髓,是核心。这个动物往往比人更敏感,比如狗狗会因为人的内心感受而做出相应的行为。你发出的气场会让动物立马判断出你是主导者还是它是主导者,亦或者是主人还是猎物,从而表现出是温驯还是兴奋。

以上基本就是我个人对这段话的理解了。


hitman1

我看这个问答时,前面三位都是政治解说。2013年前我也是看书理解成政治思维。2013下半年忽一日大悟,虚心不就是你平时的心理活动安静下来吗?实腹不就是气沉丹田吗?弱志不就是心劲放下来吗?强骨不就是强壮肾功能吗?命功啊,肾主骨啊!

玄谷读书到丙子年一变,理性思维自以为通达了,看了《孙子兵法》,对很多抽象概念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解说了。转年一想,理性思维那个层面可以理解世象,然世界本质本源要逆推。于是,从《孙子兵法》转向《道德经》。 通读《道德经》以后诵读,达半年之久,对《道德经》的基本论述思路自以为理解了,也认为自己的文化思维的方向找对了找全面了。万物阴阳顺逆而已嘛。

《道德经》的整体思路是什么呢?就是逆向求道,用求道的思维看天下事物,然后给出系列论述。所以,《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常无欲、常有欲是基本思维,我们平时的世俗追求,名利财色都是让我们常有欲,这个常有欲的状态引着我们思维向外奔驰。于是,有所谓圣智、仁义、巧利、学问,各种功业名目。但是,要求索世界本质本源,这种外求是越求越远迷于万象。就算思辨出一个抽象哲学理论如西方哲学体系,你又能确定它是真理吗?不能。只有放下这一切外求,逆向求道,才能让道体显现,而不是你头脑想出来。所以,后面老子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后来道教有言:顺为人,逆成仙,只在此中颠倒颠。这说的都是类似的阴阳两路的求索思路,各有其用。所以,你看《道德经》,否定式思维特别多,对世象社会价值基本不肯定,不是说都不对,但从求道角度说要损之又损。

但是,上面这两句话,我长期受政治解说影响而不悟。直到2013重新看才在这一思路上完全贯通下来。那么,你再去学一下修道功夫,静坐、站桩之类,以及修道的日常修养,你就可以理论与实践贯通一体了。而理解佛教《金刚经》大体一个思路。你用通常的理论思维,写议论文的思维是理解不了这种书的。开始读起来通篇重重否定会让你头痛。理顺这个阴阳顺逆就好了。人类文化都在这两个思维里。


玄谷真人

这几句话出现在《道德经》第三章中,是老子“愚民”策略中的“愚民”之法的部分内容。

在这一章中,老子先提出“三不三使”策略,谈为什么要“愚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然后列举圣人的“愚民”之法,谈怎样“愚民”: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最后得

出“愚民”大治的结论:“为无为,则无不治。”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意思是:

“所以圣人治理国家,让百姓的思想单纯,让百姓吃饱肚子;让百姓的志向弱小,让百姓的体质强健——始终让百姓保持没有智谋没有欲望的状态,使那有智谋的人不敢妄作。

“愚民”的思想源自老子——当然,身处统治阶层又并非统治者的老子从国家稳定、天下太平的朴素愿望出发,提出了“愚民”的治国策略,也就是说,老子的愚民策略不是建立在欺压人民基础上,而是为了顺应自然,使人民生活更安定。这种策略,恰恰又符合他推崇的“道”。 怎样“愚民”?老子为统治者支招:一是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不推崇让人羡慕的比一般人强的榜样(人或事物),使百姓平平淡淡,没有什么追逐效仿乃至攀比的;二是不珍爱难得的财物,使百姓心无旁骛,没有贵重的概念,不会产生什么东西非常好,也要得到的想法,就不会去偷窃,当然就没有盗贼产生了;三是不让那些容易让人产生非分之想的事物出现,使百姓保持没有欲望,心不被迷乱。这三点归结起来,就是让百姓保持心无杂念。老子举圣人治国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例子,不过是为前面的三点策略张目。“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是这个策略的目的,终结目的就是“天下太平”。在这里,老子一方面提出“不尚贤”方针,一方面又极力推崇圣人。 在这里就老子“不见可欲”的主张稍多谈一点儿:不使能引起人们欲望的事物出现,确实可以减少人们的“心乱”,这不只对为政者有意义。比如,俗语说的“露白”,有些让人眼红的绑票抢劫,就是太张扬有钱造成的;比如,女人过分显露的“性感”,确实容易让人产生非分之想,进而造成他人的犯罪。即使定力比较好的人,在特别有机会时也有心动的时候,如果不造成这样的机会,避免他人的心动,或许可以避免一场危机。

老子在提出“愚民”之法时拿圣人说事,似乎这就是真实出现过的例子。老子所说的圣人有没有,不好考证,是尧还是舜,是商汤还是周文周武,好像都没有达到老子所说的圣人标准。

老子基于当时华夏仅有的范围提出了三点策略,他没有料到、也不可能料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即使在华夏范围,后代的发展也超出他的想象。“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不可能的。偌大个世界,人类的智慧不可能停留在原始水平上。无智无欲,就会落后;而天下又不可能都保持无智无欲,别人有心智又有欲望,所以谁落后谁就处于劣势,处于劣势就会被弱肉强食。愚昧落后不是“处下”,不是“守柔”。

《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是通过“愚民”的方式,使智者“不敢弗为”(帛书本第三章)的“无为”。智者“不敢弗为”,统治者当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无不治”。

再次强调,《道德经》是一篇具有普世价值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基于对实践的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认知,对实践有指导价值,不是“修行”专著,“修行”之说是误入宗教歧途的歪理邪说。《道德经》也不是“修炼”之书,不是中医学理论,更不是教化人成仙的天书。


陈广逵


看到网上很多将《道德经》中“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句话,美化得天花乱坠的文章,我表示出离的愤怒了!明明一句站在封建独裁统治者立场说的一句话,怎么就变成了对人民的大爱与圣人圣德的大道呢?

我们先看这句完整的话,“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从这句话的后面的“使民无知、无欲”,不就是愚民政策吗?反倒被一些玄学之士搞的云里雾里,什么天人合一,大道至简之类的。

其实哪有那么复杂,按照老子在《道德经》中这一段的文意,其本意就是要将老百姓弄得无欲无求,便于统治者的管理。

老子的思想主张,就是“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不是要老板“无为”,而是让被管理者没有欲望,没有追求,没有竞争,没有混乱,以便于自己的管理。

中国人确实是最难管的,这一点不可否认,这与中华文明的开化较早,民众的智力发育较早有关。所以,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清朝的四库全书,哪一个不是为了从文化上奴役人民的行为。

而最具智慧的古籍,我认为是中国的《周易》。周易才是最具思辨智慧的一本书,而这一本书流传于世,往往被人为地赋予了一些玄学的色彩,而不被普通人所认知。因为统治者也明白,让老百姓懂得太多的智慧,那也是对统治者不利的。

中国古代历代的统治者能认识到这一点,西方的统治者亦不例外。

在倡导人人平等的欧洲文明里,可以让奴隶贸易进行长达400多年,如果不是形势变化,发展到后来成本变高,这种交易不知道要进行到什么时候。欧洲文明人为什么不把先进的文明带给他们?目的就是为了奴役他们、便于管理而已。


所以我认为,脱离了社会背景的解读都是耍流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结合上下文,以及老子的思想主张,这句话,就是为愚民政策服务的,为那些皇帝老子服务的。


布谷视界

此句是道学上讲的是如何修炼身心,使身体舒泰,以达强身健体的功效的。

虚其心实际上讲的是如何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又有何妙用?老子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谁能够物思皆抛,使心田这面“镜子”纤尘不染?),老子又言“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谁能让纷乱的思绪如浊水般慢慢澄清?澄:音deng,使慢慢变清),老子再则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达至虚空,于专一不杂、静定之中守候,静极而动,凝神内观归复本始的道,诸气归宗,复归本始,本始的状态就是静定的道,觉知本始就是造化万物的一元真宰,生命万物皆发端于此。)

从以上老子之言不难看出,心若想明,只有虚空其心,只有虚空其心才能感而遂通,感而遂通才能称为“灵”,也只有“灵”才能明心见性,人心除则天心见,凡心除见真心见。那么明心见性有何妙用?心乃真性之寓所(真性亦称“元神”),心以载性,性以统心。当人处于归根复命的静定本始状态,“凝神调息,调息凝神”,使“神”“炁”相依,化于无何有之乡。方法则是勿忘勿助、不即不离、调息绵绵。那么“凝神调息”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炼息归神,炼气化神”。

“实其腹”、“弱其志”是啥意思?养其气也!如何养其气,这自然与人的情志有关,人有喜怒哀乐忧各种表情,人之思虑耗其“神”;人的丰富表情则与肝脾有关,直接影响到养气。肝主疏泄,脾主健运。我们常听人说某人“脾气很大”“气大伤肝”,气易躁动,如何驾驭?一是要收其心,还要尽量不要使自己动怒、烦躁等,这样气息就易平和均匀。我们通常说的“底气足”、“精神头好”,都源于人身体的气足,而这个气足又源于人体之肾。人体之“精”乃肾之所出,易生妄情,妄情泛滥,过度采伐,人则精神萎靡嗜睡,在体表则表现皮肤缺少光泽,所以要想精神头好,必须抑制妄情,时刻返观内守规中,久而久之,自然淫心邪念不起,此邪念淫心不起的之精,正如忘情水,方可摄取提至土釜(下丹田)温养烹炼。长此以往,自然腹有实之感。这里的“志”宜弱宜平和,不宜亢奋。

强其骨,一个人气血充盈,自然骨强体健。这容易理解,我就不多做阐发了。


微妙玄通冰激凌

读任何一篇文章或名著,若陷入于扣字眼的地步,基本上就是在扯淡了。全篇通读下来你绝感觉不到道德经的有愚民之意。

但总有些货色,读到几个词或字就来引伸和歧义解读。然后大作文章,来显示他们的才华和与众不同的见解。

这几句的意思在全文的意境下的解读应该是:虚其心,是使民众的心胸虚怀,不被世俗言论所充斥,实其腹,要让他们吃饱,弱其志,让他们的欲望减弱,强其骨,强健他们的身体。

这几句恰是体现老子的核心思想的关键地方,他认为民众过多的被别人的言论所影响,失去了自我的判断。从而就会形无脑的跟风和乌合之众的暴行。

减弱人们对物质的欲望。只要能吃饱,身体健康即可。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所在的轨道上,彼此不需要有太多的干涉,和联系。即: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其第三章的原文是: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整段的理解起来并不麻烦:不要崇尚贤明,这样就会使人去争夺,不要贵重某些物品,这样就会使人起贪欲为盗。不展现可以引起人的欲望东西。才能让人心不乱。

后面的知与欲对应就是这样的知,和欲。也对应后面的智者。

这和愚民好像根本扯不边吧。

应该说老子的思想太过去超前了和空旷了,其已经把世间给悟透了。区区五千字,随便哪一句在任何时代都适用,从不会过时。

这我倒想起金庸在《侠客行》里关于石破天破解石壁图谱,并得知其根本不识字。龙岛主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原来这许许多多注释文字,每一句都在故意导人误入歧途。可是参研图谱之人,又有那一个肯不去钻研注解?”石破天奇道:“岛主你说那许多字都是没用的?”龙岛主道:“非但无用,而且大大有害。倘若没有这些注解,我二人的无数心血,又何至尽数虚耗,数十年苦苦思索,多少总该有些进益吧。”


源头的风景

《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也,则无不治。

首先,此章论述的时代背景是:百家争鸣而天下乱,目的是找到使天下不乱的方法。乱的根源,老子认为是尚贤而老百姓思想乱了,贵难得之货而老百姓欲望多了。



其次,作者给出的方法是圣人之治:虚其心,弱其志,实其腹,强其骨。虚其心就是除去老百姓心中乱七八糟的各类思想,弱其志为使老百姓追求不当目的的意志减弱。食其腹,强其骨,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身心健康,不要饿着肚子打仗、打架。


再次,这不算是愚民政策,意在保护老百姓,使老百姓与政府双赢,而不被坏人或者无意的坏人利用。孔子说:民不可使知之,可享之。与老子此章一个意思。

又,贤的意思是各逞其能,小智慧小聪明。老子提倡大智慧,所以反对。第二章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里美与善都是说小智慧的。第八十一章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值得信赖的,说的是大智慧。那么,老百姓在实惠和小智慧间选择,老子觉得还是给他们实惠好。毕竟,实惠里面有大智慧。


野也史记夫

《道德经》原文如下: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也,则无不治。

大家众所周知,《道德经》是道家的修行之书,是指导修行人明心见性、开悟觉醒的智慧之书,特别是前半部的“道”篇,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老子这是在推行什么愚民政策,真是牛头不对马嘴了!

那我们首先要明白,这里说的“圣人之治”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里老子说的“圣人之治”,其实是说:

要修行成为一个圣贤,到底是需要怎么样调理我们的身体这个小世界、小宇宙的呢?

所以这句话实质上说的就是道家修行的方法!

那修行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虚其心”。虚什么心?一切贪婪的心、狂妄的心、自私的心、索取的心……简单地说,就是去除一切自私自我的私心杂念,把心中的欲望、愚昧、仇恨、贪婪……等等全部清理干净,从而恢复到清净的状态。

接下来“实其腹”,这里实质指的是“气沉丹田”。即道家的内丹修行诀窍。这里我就不展开了,因为要展开的话实在太多了。

“弱其志”,就是减少你观念中的种种偏见和执着,在佛家也称“去我执”。

“强其骨”,道家认为“骨”很重要,所以道家发明了种种强身健体用的功法,也就是后来武术的原型,其实武术最开始的用途就是道家用于修行,让自己的身体随时保持在最优质的状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体魄,最终达到“脱胎换骨”。

所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就是“性命双修”!这四句话把道家的性功和命功完全包括了!

所以道家说: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道第一病。

只修命不修性,寿同天地一愚夫。


大道之光

当然不是真的,那些把《道德经》当成愚民政策的人,是根本就没有理解《道德经》的本意。



要理解这几句,就需要结合上文,不能纯粹的靠这几句。我们来看一下《道德经》的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四句,是承接前面三句而说的,并不是莫名其妙的就说了这么两句。

我们先不看原文,先看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自然的,尚贤,则民必争;

贵难得之货,则盗贼疯起,小盗盗物,大盗窃国;

见可欲,则生奇欲,奇欲生,则民心必乱。

为什么呢?因为这都是人道,人道积有,积物;而天道贵无,积虚。

人之道,以好积为德,以积物为得。自然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一旦君王以人道治之,则民争,民为盗,民心乱,则天下乱。

以天道治之,则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则民不争,不为盗,民心不乱,则天下治。

回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四句再来看:

虚其心:虚其民尚贤好争之心;

实其腹:民守其天真淳朴之心;

弱其志:弱其民强为人道之心;

强其骨:强其民笃守天道之心。

后面几句也是一样,都是强调绝人道,复天道。去人之伪学,奇欲,复天之真,正欲。

为无为,则无不治。

圣人治理天下,在于辅佐天道,充当天道的助手,因任万物以自然。自然而然,不以人道之伪而灭天,则无不治。

与珍爱君一起,学习华夏文化,共同见证华夏崛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