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贵州」年产蜂蜜超450吨,产值5000万元!六枝特区的“甜蜜”产业

「今贵州」年产蜂蜜超450吨,产值5000万元!六枝特区的“甜蜜”产业

  贵州的山,不仅多,而且奇。

  位于贵州西部的六枝特区更是如此。每到春天,奇花异草遍布,花粉四处飘飞,花香扑鼻。花多蜂自来,站在大山之巅,蜂鸣之声不绝于耳。

  六枝特区西北部的梭戛乡,处于大山环抱之中,春天的季节,花草葱茏,蜂声四起,山间野蜂围绕百花成群飞舞,它们在采摘花粉酿制绝味蜂蜜,制作一年口粮。

  在梭戛乡平寨村有一包姓人家,从事野蜂养殖已三代有余。

  到包克俊这辈,野蜂养殖技术可谓达到炉火纯青,一百多箱野蜂尽在他的“掌握”之中,野蜂养殖成了他一家致富的产业。

  “野蜂会伤人吗?”

  “掏蜂蜜不能一次性全部掏完,要给蜜蜂留足足够的口粮,否则蜜蜂会饿死。”包克俊说,养蜂还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给它们安好家。

  春天,花粉最多,营养丰盛,是野蜂繁衍最快的季节,此时蜂王的成长周期缩短,当一个蜂箱里有两只蜂王的时候,它们之间就会为了地盘而发生争斗,胜者留下,败者只得带着拥护者另寻地方。

  包克俊了解到蜜蜂这一特性后,一到春天,他就为蜜蜂做好蜂箱,等待着败下阵来的蜜蜂居住。

  因养蜂致富,包克俊成了乡里的名人,还被定为勤劳致富的带头人,也因此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为了让养蜂这“甜蜜”产业带领乡亲们致富,包克俊打算把野蜂养殖技术传授给乡亲们。“把蜂箱做好送给贫困户,再手把手的教他们喂养,每户只要养两箱蜂,年增收2000元不成问题。”

  蜜源,成了蜜蜂养殖的先决条件。

  今年,六枝特区利用蜜源丰富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养蜂产业,全区养蜂户将发展到5000余户,共养中蜂6.2万群,年产蜂蜜达450吨以上,年产值达5000万元,可直接帮助3000余户贫困群众脱贫。

  环境优美,蜜源优质,养蜂产业的发展,引起了国际蜂业高层的高度关注,六枝特区也因此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蜂产业发展定点帮扶县资格。

  如今,小蜜蜂酿出的“甜蜜”成为了助推六枝特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支柱,老百姓们更是尝尽了“甜头”。

李万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