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已定的外卖市场 新入局者还有机会吗?

又到了春天,躁动的季节。

互联网圈子也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近期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外卖领域,多位玩家小规模的混战,致使已经回归理性的外卖市场再次上演了商家爆单、骑手增援、用户免费吃的戏码,就好像是打开了月光宝盒,时间回到几年前那般。

此等热闹景象也不禁令业界陷入沉思。已历经五年风雨变迁的外卖市场,现今到底还有多大空隙,依然能够引来新的玩家入局?这一领域是否又真如外界所说的那般,门槛十分之低,以至于新入局的玩家轻而易举就能撼动此前已趋稳固的市场格局?

文/木木(业界风云汇)

新玩家入局,混战局面重启

“外卖越吃越便宜了”,最近不少网友异口同声地道出了这一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尤其是无锡地区的人民群众,应该对这一点感触最深。

一位身在无锡的小伙伴告诉业界风云汇,“我点份黄焖鸡加饮料21块钱,红包优惠券抵掉20块,然后我又花了2毛钱买了准时保,外卖2个小时后送到,超出时间保险赔了10块,这么一算,免费吃顿饭还赚了8块多”。

听到这里,或许会有人投来质疑的目光,当真会有这等好事?无锡近几日的外卖市场就是如此,据无锡本地生活服务KOL @智慧无锡 爆料,各大外卖平台在无锡的补贴力度之大,和几年前O2O补贴大战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平台单天的补贴额,就高达千万。

格局已定的外卖市场 新入局者还有机会吗?

神仙打架,小鬼并没有遭殃,围观的吃瓜群众反而从大战之中享受到了不少福利。那么是何原因导致这一似曾相识的局面再现,诸位也都心知肚明,就是于4月9日正式上线的滴滴外卖。

在试运营8天之后,滴滴外卖4月9日正式上线无锡。如此一来,无锡外卖市场上有了三位实力玩家,美团、饿了么和新入局的滴滴。前二者为了守住自家阵地,后者为了攻略城池,各自为营开始了新一轮的混战。

于是便有了网上流传的三者各自集合骑手誓师鼓气的视频,同时投入重金为用户带来空前的补贴力度,商家也迎来了爆单这一“幸福的烦恼”。

一夜之间,无锡这个二线以外的小城市在外卖的加持下顺利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网上的热度甚至超过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不少网友纷纷调侃,“现在搬去无锡还来得及吗?”

在吃着免费外卖的时候,也有用户冷静下来想了一想。2015年时,O2O风口正盛,李彦宏放出“壕”言,拿出200亿猛砸。此举彻底引爆了O2O的补贴大战,免费洗车、免费钟点工、免费叫外卖.......放眼望去O2O领域一片血海,玩家烧钱硬撑,用户畅游其中。

可反观现在,有新玩家进入市场之后,局面倒退回了两年之前。以至于战况愈演愈烈,引来了有关部门的关注。4月11日,江苏省无锡市工商局正式约谈了美团外卖、饿了么和滴滴外卖,被要求遵守相关要求,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无锡当地的外卖市场秩序。

格局已定但潜在空间巨大

对于刚进入这一领域的滴滴来说,想要撼动现有市场格局着实要下一番苦功夫。日前,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其中在讲到外卖市场时,给出了行业市场份额集中度正在进一步加剧的结论。

经过补贴大战的市场培育,点外卖已经成了中国消费者一大常规就餐形式。报告中指出我国外卖市场用户规模庞大,外卖市场格局趋于稳定,美团外卖占据了国内外卖市场62%的份额。

格局已定的外卖市场 新入局者还有机会吗?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向业界风云汇表示,近几年市场历练之后,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各家的发展前景已经基本可以预见,外卖行业最终或许也逃不出互联网行业常见的721格局。谁能拿到70%的市场份额?现阶段来看美团外卖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其实这也正是众人疑惑的根本所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滴滴到底是看中了外卖市场的哪一点?鉴于此前在网约车领域的对峙,有分析指出滴滴是奔着美团而来,想要在外卖领域给予美团还击。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滴滴外卖是为了制衡美团外卖而生?

先把外界的高见放在一边,我们来看看滴滴方面的表态。“过去几年来滴滴已经搭建了自家的运输服务网络,外卖平台的上线则是这一网络的延伸”,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滴滴并没有将美团外卖当做假想敌,滴滴只是单纯的看中了外卖这个市场。尽管两者间“挑衅式”的营销段子冒出来的越来越多。

那么滴滴看重外卖市场的什么?看重的是外卖市场巨大的空间。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前文不是说外卖市场将要形成721格局,还哪来的巨大空间?此空间非彼空间,这里说的是尚未被开发出的潜在空间。

比达咨询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第三方餐饮外卖市场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度外卖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046亿元,较去年增长23.1%,但把这一数据放到中国餐饮业4万亿的整体交易规模来看,外卖的渗透率尚不足5%,这证实了外卖市场增长的天花板远未到来。

人是铁饭是钢,刚需+高频的应用场景延伸了群雄对于未来外卖市场的想象空间,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莆中曾经公开表示,中国外卖渗透率的增长3年至少有三倍以上的空间。有如此之大的市场蛋糕摆在眼前,也就不难解释时至今日,为何仍有新的玩家涌入到外卖这一领域。

外卖不是谁想做,想做就能做

蛋糕是摆在眼前了,能不能吃到则还要看个人的实力。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外卖市场几度春秋之后依然潜在空间巨大,与其说是蛋糕,倒不如说这是一根难啃的骨头。

那么,外卖市场的门槛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第一点,完成一单外卖的配送,整个所需的链路较长,其中有着诸多不确定的干扰因素。相信点过外卖的各位都清楚地知道,顾客在线上下单之后,美团等外卖平台需要完成商家、骑手、顾客这三方之间的完美连接。这其中又包括取餐、骑行、交付等多个环节。

整个流程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却远比想象中复杂。俗话说,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细想一下,从骑手到店取餐,到最后送餐到用户手中,这正是一环扣一环的打交道之旅。如果在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因为个人原因发展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

格局已定的外卖市场 新入局者还有机会吗?

比如说这其中最难控制的一点,时间。商家的出餐时间,骑手的送餐时间,外卖平台都要做到提前预估,充分考虑这其中的交通、地理位置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算出餐品到用户手中的精确时间。这也引出了外卖行业第二个门槛,对外卖平台数据积累、处理能力等技术层面的要求。

众所周知,无论对于哪个行业来说,数据都是至关重要,外卖行业也是如此。基于外卖多人多点、实时匹配的属性,如果背后没有足够的行业数据积累作为支撑,去优化设定配送费、预计送达时间、配送路线等配送流程,或许不出三天外卖平台的业务开展就会变得吃力起来。

如果一个骑手有10多个订单,20多个取送餐任务节点,此假设下路径规划的解空间就已经达到天文数字级别。更别提从中去计算匹配出最优的路径,这不仅对于此前数据积累和模型建立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计算能力来说也不失为一大挑战。

再考虑到前文中说过的诸多复杂因素,一单外卖想要做到又快又好,这都要求背后的外卖平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层面拥有过硬的实力。不然即使流量、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再为明显,也迟早会在实战之中一天天被拖垮,沦为炮灰。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外卖平台的运营对于想入局的玩家来说,也是一大门槛。比如说在骑手配送的过程之中,因为天气、路况等造成的餐损;骑手为了赶时间,而冒的生命安全风险等等,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都需要外卖平台考虑周到。

到这里,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外卖行业,其实正是此前业内人士说的那句“外卖不是谁想做,想做就能做”。这个行业的门槛很高,而其中的门道则更多。

因此,能够安然度过洗牌期、稳步前进的玩家们,也并非是随随便便获得的成功。其之前所经历的诸多磨难,或许此刻正在不远处等待新入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