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起来”,乡村振兴“活起来”

最近稍微关注“三农”问题的朋友,都知道乡村振兴这词的火热程度,自2017年10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便成为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在今年2月4日“一号文件”的发布,“乡村振兴战略”注定要火爆今年的三农领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深化农村改革仍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点任务,不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才能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起来”,乡村振兴“活起来”

集体资产“活起来”

据目前统计我国农村集体拥有土地66.9亿亩,集体资产3.1万亿元,每村均占555.4万元,其中东部总额资产为2.38万亿元,占总资产的76.1%。

这些资产有很大一部分是“沉睡”着的,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在这种局面下,不断的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和完善集体资产的治理系统,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总结经验下,我国2014年通过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试点方案,2017年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名单,全国共100个县(市、区)入围,2018年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同时选择50个地市开展整市试点,同时开启“整省试点”的新模式,并将试点县市区扩大到300个。

目前,全国已有6.7万村和6万个组完成了改革,量化集体资产8528亿元,累计股份分红28140亿元。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起来”,乡村振兴“活起来”

农民的积极性“活起来”

如果说30多年前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那现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既体现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可以更好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农民在这场改革中成为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拥有了最重要的两项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

在这次改革中农民真正的做到了“当家做主人”,所赋予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得到保障,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让农民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起来”,乡村振兴“活起来”

农村产权改革是乡村振兴必经道路,只有贯彻落实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民才能真正的富裕起来,乡村建设才能带动起来,我国预计2025年全面落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中国农民未来也将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