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相去南北:自以為是與自以為非

讀了幾本書,經歷了一些事,取得了點滴成就,就有感覺了:我行,我很行!

“這件事我懂”“這個按我說的辦,出了事我負責”“不用討論,就這麼定了”等等,“自以為是”的意識瀰漫了整個思維。這種人自我感覺清醒,實際上已經是“昏迷”了。

我的一位朋友,做了單位一把手。頭兩年很謙虛,廣納賢士,從諫如流,虛懷若谷,就是平時在一起吃飯,他也是甘做下位,頻頻服務。事業蒸蒸日上,社會廣泛讚譽。

成功來了,榮譽來了,升遷也近在咫尺。盛名之下,朋友“昏迷”了,開始張揚起來,認為“老子才是天下第一”,都是自己的功勞,“別再我面前說誰行。離開我,離開我這個平臺,你就是個屁!”,這樣的話成了口頭禪。

再過了一年,單位事故頻發,人才流失,工資發放也成了問題。升遷無從談起,保位成了課題。一日閒談,我說:“機遇不是勢力,別人不是自己。自以為是,才真正屁都不是。”朋友略有醒悟,覆水難收也要收啊!

一字之差,相去南北:自以為是與自以為非

“自以為是”毀了很多有才華的人,那是因為“才華”不全面,格局小、情懷淺。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三個人,孔子沒有說必須是有學問的。孔子還說“吾一日三省吾身”,可見學問越深,心中的空間就越大,對知識就更加敬畏。

自以為非,一字之差,可就是天壤之別了。對自己的想法、做法,先打個問號,先否定一下,多徵求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事情的發展可能就更有可行性、科學性。這個“非”不是妄自菲薄,自卑自賤,而是辯證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事業的曲折困難在那裡?人生的風險在何處?很多時候,是看不到、想不到的。只有在不斷的肯定否定---否定肯定的過程中,真理才能浮出水面,來到我們身邊。自以為非,才能清醒,才能看到深溝暗壕,才能避開危險,才能群策群力,才能形成拳頭力量。

那些張口就是“聽我的,就這樣”,閉口就是“離開誰都行”,失去事業不說,也會失去人生的快樂!

一字之差,相去南北:自以為是與自以為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