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我想問一下,這些年你聽說過哪個車企會嚴懲過加價賣車的經銷商嗎?

恐怕沒有吧!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日前,有消費者在微博上向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告狀”。稱在購車過程中少數領克經銷商出現了不承認網上訂單、或變相加價和捆綁銷售的情況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這便是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是我寫這篇標題帶有濃濃“充值風格”文章的真正原因。說真的,公開“對加價說不”,領克絕對是第一個。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因為我有一點經濟學背景,視角決定了我甚至都不怎麼討厭“加價提車”這個事兒。如果我們把供需兩端分割開來,便會發現“加價提車”是發生在“需求端”。因為產品銷售勢頭火爆,你想要早一點提車,你就要付出代價。就跟過去買黃牛票一樣,你不想忍受凌晨兩點半火車站的颯颯寒風,那麼你就要多花錢。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今夜我不關心全人類,我只關心你,親愛的黃牛票!”這句“跑偏”的海子的詩,真的跟黃牛票很搭。這就是經濟學關於——理性人假設的一個例子——理性人是自私的,利己的。而對黃牛來說,他也不存在任何“負罪感”,他出賣了自己的時間,忍受了車站的寒冷,花錢動用了八竿子打不著或打的著的關係,所以他才能攏下幾百張票。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在他看來——付出就必須要有回報,同樣,他也是“理性人”,是自私的,利己的。這似乎是個怪圈。因為在黃牛票的“供需”鏈條上,黃牛和用戶都沒有“心理負擔”,他們都比普通買票人“多付出一點”。黃牛比普通排隊人,多付出了關係,多付出了健康,而“黃牛票”用戶則多付出了金錢。按照效率原則,他們似乎也理所當然應該“獲得的更多”。其實,這是個思維陷阱。一旦黃牛的數量足夠多,那麼便會對火車票產生一種“半壟斷”性質的情況,最後我們多數人都只能被迫選擇“黃牛票”。這是對“公平秩序”的踐踏與破壞,這種情形在演唱會前尤其多見。因為演唱會的票數不多,萬張左右就算是比較大規模的,加上監管有限,平臺方無作為或坑瀣一氣,導致大量的職業黃牛瘋狂“倒票”。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所以,我幾個愛聽演唱會的朋友常被黃牛搞得苦不堪言,實際價格有的都超過了票面價格的兩三倍,以至於其中一個朋友一度想要以從事黃牛為生。說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一件事。以往,“加價提車”不管是在廠家看來,還是經銷商看來:——都是沒什麼問題,沒什麼過錯,沒什麼不好意思!尤其是這個“沒什麼不好意思”,我覺得挺有意思。我認識一個青島本地的某品牌經銷商老闆,他鄰居是某日系經銷商,去年他們有一款車市場關注度很高,用戶排著隊來“加價提車”。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那段時間,他頸椎病有了非常大的好轉。因為他每天坐在二樓的辦公室,透過玻璃,跟《西遊記》裡頭的龜丞相似得抻著脖子斜眼看隔壁熙熙攘攘,“加價提車”的用戶。隔壁經銷商老闆找他串門的時候,他脆弱的心裡“沒有一千,也有五百隻羊駝”來來回回,來來回回。我覺得如果隔壁老闆有一千條命,串過門之後,也就被我那經銷商朋友“殺”到只剩“半條”。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你看,這就是我經銷商朋友的“醜陋”嘴臉。後來,這款“神車”因為“轉向機”問題和甲醛超標再次爆紅網絡,看到隔壁常有車主來鬧,我哪位經銷商朋友的“紅眼病”才緩解了不少。我還有一個朋友是修車的,他說過一句名言:——經銷商是吃肉的,你見過在乎吃相的食肉動物嗎?我覺得這話特別有道理,真心不能指望他們會賣萌!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我們都知道,“加價提車”的前提,產品得是爆品。不只經銷商“盼星星”,其實很多主機廠也“盼月亮”。這幾年,汽車市場分化嚴重,賣得好的一騎絕塵,賣得差的雪上加霜。我一個朋友的朋友,就是福州某自主品牌的經銷商,他的處境就很不好。因為企業有國資背景,包袱很重,進而導致單車利潤薄,促銷政策就很有限,再加上市場增速變慢,不像前幾年,前幾年銷量是“坐火箭”的翻翻漲。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這家車企薅不動用戶的“羊毛”,就在經銷商返點政策上打主意。為了拿到返點,甚至有時候會不掙錢賣車就為完成任務,但主機廠的返點政策朝令夕改,導致他苦不堪言。加上地租、人工成本連年攀升,他的店造成了這樣一個窘境——銷量越差,員工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也就越差。用戶心情不佳,員工“掏兜”時候的心情同樣不佳。主機廠又何嘗不盼著“款款爆品”,讓經銷商夥伴賺的“盆滿缽滿”呢?難吶!這幾個簡單的場景,這幾個不太熟的朋友,就像是一張張拼圖,構建起中國汽車市場的一個“畸形場景”。所以,我很佩服領克的魄力與願景。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作為一個新品牌,領克在服務、渠道及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全新嘗試,例如“三免政策”(終身免費質保、終身免費數據流量、終身免費道路救援)和“線上線下價格透明”的承諾。這段話是我從領克新聞通稿裡頭截的,之所以截這句話,就是因為點透了領克“變革舊模式”的野心。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這種決心,體現在“線上訂單,線下提車”。傳統的經銷商是加盟分銷模式——包片劃區,最簡單的理解就類似於“軍閥割據”。廠家也希望自己能夠對經銷商有足夠的“影響力”,也希望“魚和熊掌兼得”,實現利潤與口碑的雙豐收。但是,如果經銷商集團變得足夠大、足夠強勢,那麼廠家與經銷商的關係就會很微妙。畢竟,這一片區的經銷店都是他們家的。消費者如果遇上“店大欺客”,廠家干預的也“有心無力”,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即便是處理,也是“揮揮拍子”、“做做樣子”,甚至“裝裝傻子”。但領克模式的不同就在於,把“銷售”和“服務”分而治之。消費者只能通過“領克商城”線上下單,而到附近指定的經銷店提車。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這樣做的好處,第一是保證了價格透明,第二是讓經銷商從繁重的銷售任務中解脫,更好的提升服務質量。我的看法是,未來領克經銷商的結算方式,很有可能從傳統的C2B,變成了更加合理的B2B。這就類似於我們租房子,一種是中介是“二房東”,你跟中介結算所有費用,押金、房租都要交給中介。另一種是中介是“中間人”,他跟房東結算,房東支付中介“服務費用”。第一種方式就是C2B,這種方式的壞處中介對租客影響力更大,中介的盈利性質也決定了對租客的各種“剋扣”,對房東的好處是“一攬子”的服務。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但實際情況是,房屋得不到及時維護,租客和房東對中介充滿了抱怨,在這個三方博弈中,租戶和房東雙輸的可能性更大,中介是唯一的獲利者。第二種方式是B2B,這種方式的明顯更優,中介的服務標籤進一步強化,他對租客服務態度更好。由於租客是跟房東直籤,因此房屋的維護保養更及時,租客的滿意度也就更高。這個模式中,只要房東不出現人品問題和違約情況,那麼相比第一種模式,會在更大幾率上實現租客、房東、中介的三方“共贏”。顯然,領克的銷售模式代表了未來的渠道變革的重要方向——既具備直銷的價格優勢,也具備分銷的便利(或者說服務)優勢。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一方面,強化了主機廠的銷售權和對市場態勢趨勢的把握,更有利於主機廠聽取市場反饋,持續打造“爆品”。另一方面也將經銷商的功能進一步精簡,更有利於實現全服務鏈條的高質量化和標準化。當然,領克的這種模式是存在門檻的。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這種模式的大前提就是——你得是年輕人的“爆品”,你得摸著年輕人的“癢癢肉”造車。現階段來說,真正能踐行,敢踐行這種銷售模式的品牌並不多,只有寥寥數個具備條件而已。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當然,領克的銷售模式代表了趨勢,是汽車經銷領域或早或遲都要落地的“新秩序”。

線上訂單,線下提車,領克如何杜絕經銷商加價?

難怪,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表示:“他們有點誤判我們維護用戶權益的決心,把我們的不加價和按序交車視為說說而已!”我覺得,經銷商們都該睜眼看世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