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勤勉的帝王——雍正皇帝


最勤勉的帝王——雍正皇帝

康熙虽然整体的文治武功厉害,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除鳌拜,平三蕃,收台湾,平定蒙古准噶尔丹和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也是大清唯一的一个平等条约。可以说康熙是个千古一帝。康熙是中国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但是他也没逃过晚年的政治官员的腐败,导致康熙晚年国库极度的匮乏。康熙虽然知道官员的腐败,国库的匮乏,但是他年龄大了,已经没有能力去治理了。因为官员都是分党派的,都是盘根错节,动一个也全局动,这时就需要一个政治手腕强硬,雷厉风行的君主来治理。


最勤勉的帝王——雍正皇帝


而雍正就是这样性格的人。人们常说,穷雍正,富乾隆,因为雍正在刚登基的时候,国家根本没有什么钱,经过雍正一朝的努力,到乾隆登基的时候,国库已经很有钱了。所以康熙给雍正留下的是一个穷的朝廷,而雍正给乾隆留下的是一个富有的朝廷。就是因为这个,到乾隆的时候,他有钱,可以大刀阔斧的去处理政事。终于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天下,而雍正就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勤勉的帝王——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1678-1735),是清朝历代皇帝中最为勤勉的皇帝,在位13年,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清王朝的统治是至关重要的一段时期。雍正皇帝信佛教,功于心计,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消除朋党,整治贪官,清查亏空,对康熙帝后期的各项朝政加以整顿治理,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可以说,雍正皇帝是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一位有作为的皇帝。雍正对清朝有多重要,举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康熙皇帝死后,大清国库只有700多万两白银,可见大清国这时候已经没有多少财力了,康熙帝的丰功伟绩是用金钱支撑的,到了后期已经没有多少钱了,而雍正在位13年,等乾隆皇帝继位时国库结余5000余万两,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对于大清国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


最勤勉的帝王——雍正皇帝


具体一些措施给大家分享一下:

1、军事方面。出兵青海平定叛乱。罗卜藏丹津叛乱是雍正即位之初比较头疼的一件事,西北边陲事关我国的安定团结,雍正帝派出大将年羹尧进军青海平叛,直扑罗卜藏丹津老巢,经过血战,由年羹尧、岳钟琪平定叛乱。经营西藏地区,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为后来中国对西藏地区的管理留下了历史依据,证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勤勉的帝王——雍正皇帝​2、制度方面改革。火耗归公,改变以往征税模式,以损耗为由增收钱税,增加了财政收入,减少的贪污行为。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改为土地税,减轻了贫民疾苦,稳定了社会环境。改图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最勤勉的帝王——雍正皇帝

3、整顿吏治方面。

一是为了巩固皇权除掉手足兄弟。

生在皇家,家族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雍正也不例外,康熙皇帝儿女众多且大多有才华有能力,争皇位过程中的一些兄弟们都不服气,雍正后来通过圈禁、罢黜、守陵、贬官等各种手段实现了巩固皇权。

二是选贤任能。

重用李卫、田文镜、鄂尔泰等一批得力干将,为后来各项改革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是维护军权数次贬年羹尧。

从绝对信任到置之死地,雍正帝在对待年羹尧的问题上暴露了他的喜怒无常,逼死年羹尧后,消除了军事方面的顾虑。


最勤勉的帝王——雍正皇帝

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我认为只有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四位皇帝才称得上英杰帝王。雍正皇帝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前半生为争斗储位而奋斗,后半生为治理国家而奋斗。不管他是“暴君”还是“仁君”,他都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最勤奋的皇帝,就因他在位期间为百姓谋福利,严惩贪官污吏,便有资格称为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