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郭德纲挽救了相声吗?

岳祥聘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

我觉得说郭德纲挽救相声有点过了,如果当时的相声如同大明帝国一样病入膏肓,任凭你崇祯皇帝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勤奋也是挽救不了的。我觉得说老郭中兴相声更合适。


在老郭以及德云社没崛起之前,相声其实并没有死。虽然主流相声界把相声带进了死胡同,但是包括姜昆在内的相声界人士,也一直在努力复兴相声。比如说前些年,如火如荼的举办全国相声大赛,一度让人们看到希望。也涌现出一批相声新人,包括现在走红的奇志大兵,杨议,杨进明,方清平等人。另外李金斗孟凡贵等人也曾经尝试让相声重新走进小剧场,并且公开宣称票价只售20元。这些主流相声界所做的努力,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打压郭德纲就一律忽视。


但是主流相声界的种种努力为什么失败呢?第一,受体制所限,只能说歌颂型相声,而歌颂型相声是把相声带入死胡同的罪魁祸首。尤其是晚会型的歌颂相声,不管可乐不可乐,都有带头鼓掌的。这让主流相声界艺人完全陶醉在自我营造的气氛当中。第二,也是最关键的,这些主流相声界艺人,相声的基本功都不过关,也都没有创作能力。相声市场不景气,那些优秀的相声作家因为收入微薄纷纷改行,而那些主流相声艺人由于不会说传统相声段子,于是纷纷在网上搜寻段子,拼凑作品,糊弄观众,也最终被观众抛弃。


而郭德纲的出现,让听惯了不痛不痒的歌颂型相声的老百姓耳目一新。也让全国的相声爱好者发现,原来传统相声一样具有吸引力,一样可以令人发自肺腑的笑。尤其是现代生活人人压力山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听上一段老郭的相声,哈哈一笑过后,顿觉浑身轻快多了。说句实话,老百姓上班各式各样的会议开的多了,报告也听得多了,好不容易听段相声,本想乐一乐,可如果还是和听报告一样,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老郭的作品顺应了时代,符合当代人的口味,把曾经爱听相声的人又给拉了回来,当然了老郭的作品确实有三俗的地方,但是这并不妨碍,老郭是中兴相声的第一人。


靖逸轩主

郭德纲有没有挽救相声不知道,但是绝对挽救了一帮爱奇思妙想提问的人。这点而已,曲艺相关话题都得感谢郭德纲。


小黑豆

1.郭德纲人品:郭德纲自打走红以来一直是负面新闻不断,所谓的人红是非多用在老郭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特别是前段时间与跟某位曹姓相声演员的对撕事件,更是闹得沸沸扬扬。今天根据郭德纲跟徒弟的一些报道我来跟大家分析一下,郭德纲对徒弟到底如何。

2.贡献:郭从05年大火,到现在十几年了。 郭德纲的火,带动了相声的复苏。 九十年代后期,相声由盛而衰,进而将近灭亡。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实。 那时候很多人都开始转行谋生路了。比如于谦就去演戏了,并且还学了导演。 郭德纲用自己独特的相声风格,强大的相声功底,带着德云社这个团体,使相声重新回到了人们视线。 现在,听相声成了大家放松的一种好方法。郭德纲救活了相声。

其次,郭德纲让相声重回剧场,让人们了解了更多的传统相声知识和表演形式。让相声重新变得亲民。 这使相声又扎根在了民间,不可动摇。 再有,郭德纲发掘整理了大量的相声素材,使一些濒临失传的段子重见天日,尤其是单口相声这一块。

最后,郭德纲的德云社培训学员,言传身教。使相声界有了后备力量。这些后备力量不是原来那种拜个师,然后混日子的,而是有真本事的。 另外,郭德纲的认真,使相声界有些人开始用起功来,扫除了些滥竽充数的人。这使相声界有了活力。

郭德纲不一定成为大师,但一定会是相声界里程碑式的人物。


茶盐馆瑟

必须是的,没有郭德纲相声早就死了。

想当年床前明月光,我是郭德纲多火啊。郭德纲以一个的努力强撑濒临死亡的相声,至少让相声多活三十年,这就是郭德纲拯救了相声。

随着社会的进步那些不与时并进的文化自然会被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中国年轻人所抛弃。而郭德纲正处在相声大师纷纷老的老,走的走,无人扛起相声这面大旗,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也加上郭德纲的努力使得相声再次在大众火了起来。

郭德纲的贡献是在于凭借自己的个人相声魅力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相声,光凭这一点就功德无量。

还有就是把相声回归小剧场,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掏钱进园子感受相声的魅力。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有展现的机会,在年轻人中培养人才,使得相声后继有人。

尽管主流的相声界怎么打压也不能磨灭郭德纲对相声的贡献,无非是郭德纲动了他们的利益罢了。可是死守着利益不改革,不进取,讲着不让人笑的相声就是他们所干的事。看着郭德纲把相声搞的红火自己又没这个能力,又眼红,说别人是三俗。

郭德纲是当之无愧的相声大师!


9o後高博论

首先来说我不赞成说郭德纲挽救了相声这个说法,老郭只是重新带火了相声,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了相声并且喜欢了相声。当然也是相声或者说传统相声,小剧场相声带活了老郭。对老郭的相声这话还要从同头说起,最早听老郭的响声应该是2006年那时候还是在网上听的,音质不是很好,但是很惊讶原来相声可以这么说,原来相声不是电视里演的十几分钟一段,可以说上一个多小时一段,还可以起哄,还能返场。原来单口相声能说的这么有意思,可以像评书似的讲好长一个故事(原谅本人对孤陋寡闻,对于不是天津北京这两个城市出生的70,80后来说,我们以为的相声就是电视里的相声)。再后来慢慢知道了原来有这么多传统段子,还有太平歌词等等等等。开始只是单纯的喜欢,郭德纲的相声变成了每晚伴着睡觉的必须节目。后来慢慢的听多了之后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之所以说郭德纲并不是挽救相声,首先老郭之所以火,得益于传统相声和小剧场,这也是老郭经常讲到的。他开始的相声都是基于传统段子的修改,而传统段子往往很长或者比较“俗”根本就不能上在电视或者广播。这也导致了70.80后的人往往以为电视里的相声就是相声。而这些相声根本不能体现真正相声的全貌。也就是说郭德纲让大家认识了真正的相声。相声还是相声,只是有很多因素遮盖了相声的真实面貌。郭德纲只是一个清理整合的人。

其次,郭德纲的肚囊确实宽超,他对传统相声的掌握改变以及传统戏曲等曲艺的掌握确实没几个人能比。这是当年能红的基础,而老郭的火还是得益于网络的帮助和当年的北京广播电台主持人大鹏的宣传。当年网上能找到的郭德纲相声清晰版本基本都是当你大鹏在天桥乐茶园或者广德楼录得。这就是所谓成功虽有成功还需有天时地利人和。老郭的成功由其自身努力但更多的还是因为有着很多热爱相声的人帮助,有这很大的喜欢相声的观众群。相声不是不行了,人们不是不想看相声了,而是那种投机取巧,不接地气的相声人们不喜欢了。

最后说说最近几年的郭德纲,大家也能感觉到其实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很多都是原来老的段子稍加改动,往往多是以于谦老师的家人秘事为包袱了,基本也没有一些以贯口为主的费功夫的《地理图》、《八扇屏》等等的相声了。说明相声不是那么容易创作和表演的,到了一定程度名利双收之后,尤其是有了更多的门路之后,再下工夫弄相声不划算了,这也是这些年主流相声越来越没人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这也说明了老郭的相声更多的是展现了相声的原貌,相比侯大师,马季大师来说,对相声本身这门艺术推动有限。也就何谈挽救相声了。想想毕竟老郭年纪大了,身份也在这了,身体还有病,让他再像当初那样拼着老命说相声也不显示了,只是希望德云社的小字辈能够接过旗扛起枪,继续让相声红火下去,带给大家更多的欢乐。


大老刘生活圈

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是郭德纲挽救了相声市场,或者说挽救了相声这门语言艺术。

在侯宝林、马季、姜昆、冯巩、牛群等老一辈相声表演艺术家还能频繁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相声还算是一门比较受老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但随着一些老先生的离开和姜昆冯巩等人慢慢远离相声舞台以后,相声确实在喜剧艺术上经受着市场的考验,和观众对喜剧的选择。

远的不说,想当初冯巩牛群搭档的时候可谓是全国相声舞台上倍受人关注的一对搭档,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那时人们对相声依然是十分的喜爱。但后来两人也很少合作,甚至偶尔有搭档其他演员共同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为大家表演相声。

郭德纲说,相声这个行当里不团结,相互排挤拉帮结派,在这样的环境的相声艺人圈子怎么会共同携手把相声做好呢。在相声艺术犹如风雨中的浮萍随波追流甚至有可能观众的口碑急转直下的时候,出现了郭德纲。

2005年郭德纲走进观众的视线,真真正正的拥有了相声舞台,也真真正正的把观众带进了相声的艺术世界,郭德纲的出现让更多的对相声失去期待和信心的观众又重新选择了相声。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既然是艺术自然就应是人类丰富的智慧缩影,而相声在历史舞台上的发展,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郭德纲的相声在有继承、传扬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可以吸引人、留住人的元素,所以人们愿意坐在相声的舞台前,继续喜欢支持着相声。


直到现在,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每场相声演出都是人满为患,从一场场爆满的观众就侧面体现了如今相声艺术的魅力和相声市场的火爆。

所以,郭德纲有今天如此的成就,是相声回馈给他的果实。因为郭德纲的坚持和执念,确实为相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生产力。


吃草的马老师

你好,我是头条娱乐作者小柒。

可以说我从很小就在收音机里听老郭的相声,当然我现在也不大,如果说是郭德纲挽救了相声不如说是郭德纲发扬了相声这门艺术,让相声的听众更多更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相声。
相声作为很古老的一种语言节目,一直流传到现在都没有消亡,照样拥有很多的观众,怎么能说是挽救呢?以前有马季、马三立等老一辈的相声大师,后来有冯巩、牛群能中生代力量,还有大兵这样的地方武装,怎么能说挽救呢?所以大话咱不说,树大招风咱也不做,按郭德纲的话说本本分分做我们的手艺人,给观众带来笑声就足够了。



要我说相声能够普及,跟老郭讲的很多荤段子不无关系,郭德纲也说过俗是通俗,只有有了俗才能走到社会中去,才能火。好吧我其实忘了,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郭德纲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也懂得如何运用,才让德云社有了如今的规模。


但是你所说了挽救了相声,小柒觉得是有点吹牛的成分了,德云社上不了春晚的时候,春晚就没有相声演员了?不是吧,所以咱也不能说大话吹大牛,听相声就完了。


柒月当半

先用马季先生的一句话“郭德纲让相声晚死五十年”,是郭德纲拯救了,使很多人喜欢相声,喜欢郭德纲的相声。

老一辈的相声演员逐步退出观众视线,许多相声演员纷纷转行,没有了之前的繁荣模样。

大概是在2005年,郭德纲的相声一夜爆红,他的演出的内容和形式,没有什么新奇,还是相声一些套路,但是郭德纲经过多年积攒了曲艺,耐得住寂寞培养自己的观众圈子,尤其是年轻人的圈子。就这样郭德纲的相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虽然郭德纲本身有过不少争议,但是没有人说他的相声不好,即使不完美,但也是行业中的翘楚。


说道郭德纲拯救相声这件事,是因为在相声最低迷的时候郭德纲的相声出现了,并且将即将没落的相声再次火了起来,可以说他的相声每次都是高朋满座,一票难求。


最娱乐Entertainment

不能说郭德纲挽救了相声,应该说郭德纲帮相声多续了几年命。

任何艺术形式和人一样,会有生老病死三灾六旺,相声也是如此。

曾经的相声就像一个生命逐渐衰竭的病人,好多前辈都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医治,但都没有找到医治的办法。这时郭德纲出现了,他给相声打了一剂强心针,让相声重新有了被救治的机会。

但是请注意,强心针救不了命。郭德纲确实帮相声多续了几年命,但是他根治不了相声的病症,相声需要整个行业一起来救,唯有大家一起努力才有可能挽救相声。

而现实的情况是,当郭德纲为相声打下强心针后,许多人看到相声暂时恢复生机,转过头来指责郭德纲,认为强心针会透支相声的生命,甚至专门有人去研究所谓的副作用分析,有这种精力去研究下相声的根本病症不好吗?

想起一个网络上的寓言比喻。

相声就好像荒野中的一堆篝火,所有从业者都围成一个圈子取暖,当然根据身份不同,大哥级别都靠近火堆,身份越低的站得越远。

后来随着篝火越来越小,圈子里的许多人都逐渐离开,原先站在最外面的郭德纲也第一次有机会靠近火堆。他看着火势越来越小,就尝试着往篝火上去添柴。

加柴火后烟雾灰尘都起来了,这时当初离开的大哥们还在远处观望,等到确认火势越来越旺趋于稳定,就想再回到原先靠近篝火的位置取暖。

这时离篝火最近,负责添柴的郭德纲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大哥们就想把郭德纲赶走,理由就是他在添柴火时破坏了环境卫生,烟雾灰尘引发了雾霾。


逗妇乳不是豆腐乳

在下不才只是发表拙见:

相声是始于明清时期民间说唱曲艺,早些年间通过相声界大师的努力把此艺术形式延续并发扬至今。

郭德纲继承并发扬了相声先辈的精髓,通过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表演出来,可以说是大大发扬了相声艺术的影响力。

个人感觉郭德纲不只是单纯说拯救了相声,可以理解为一种传承或者转折点吧,郭德纲的相声不要和先辈的相声表演方式去比较,因为时代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欣赏力。

郭德纲团队大胆改革创新才有了现在相声的局面,正是应了“穷则变,变则通了”的老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