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安德冰

一战和二战德国战败都有几个共同特点。第一:两线作战。由于德国的地理位置是夹杂在英法和俄国之间,单方面作战都德国都不放心其中一边,所以德国宁愿两线作战,西边要打英法,东边要打俄罗斯。而且到最后美国人就来搅和参战,而且是加入英法一边,给英法等盟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资金。所以,德国的,国力支撑不了长久的物资消耗战。



第二:交友不慎。其中最大坑就是意大利。一战的时候,大战争快结束时突然投靠,协约国而战的时候,不仅不出力而且还拖累德国。使得德国不能专心攻打一方还得时不时的顾及一下这个盟友。还有二战时日本为了自己的利益攻打美国,这使得德国不得不向美国宣战。


第三:几乎同时挑战当时世界几个强国。一战时挑战英国和法国,二战是挑战美国和苏联(虽然苏联在战争初期表现的特别差,但是它拥有个强大的战争潜力)。所以用德国再强大你也不能同时抵抗三个强国。正所谓“一虎不敌群狼”。

以上的是德国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外部原因。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还有内部原因。那就是由于战争的消耗国内的物资越来越少,当时的人民丧失了开战初期的高涨的热情。从而不断质疑政府的决策,反正情绪越来越严重。到后来俄国爆发革命的浪潮传到德国,德国的政坛也开始动摇,于是其他政权并不断发动政变。这就迫使了德国不得不向协约国投降。


一战的结束协约国大量的剥削德国民众为二战的爆发埋下的隐患。而且,当时,德国的中下层,军官都认为,德国不是输在战场上,而是输在政权的动摇与懦弱上。并且将责任推给犹太人,这就是为什么,到,后来二战时希特勒大量屠杀犹太人的原因之一,以及强烈反对共产党并强化纳粹政权。所以,二战时德国被苏联打下柏林才投降,而不是经历几次重大战役损失的之后就投降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二战初期,德国战车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到后期时却连连败北,最后柏林被攻占,最终被迫投降。其战败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战术高明战略失策。

二战初期,德国军事实力强悍,兵锋锐利,依仗着闪电战术,德国战车所向之处,周边小国纷纷沦陷。可以说,德国几乎是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实力,横扫大半个欧洲。从这点上看,德国闪电战术是高明的,打了欧州一个措手不及,当英、法、苏联等国反应过来时,欧州已被打下一大半了。但是德国战略失策在于两线作战。德国在进攻英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开始在西边采取守势,然后贸然与苏联开战,结果导致八月南北分兵。因为进攻进程超出预定计划太多,结果就是到十月以后才开始进攻莫斯科,当时不仅雨多,而且寒冬到来了,闪击战的矛头——坦克部队被拖延了,而德国根本没做好面对莫斯科冬季的准备,结果三十万德军被包饺子,为战败埋下了祸根。

第二,野心大于实力。

希特勒不仅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的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而且还是一个诡辩家、阴谋家、野心家。他带领日耳曼人到达他们从未经历过的权力与征服的顶峰,将卐字旗从北欧一直插到高加索山脉和非洲。他一度在整个欧洲呼风唤雨,刮起了一阵纳粹主义的狂风暴雨。但是,他领导下的德国却有着极大的硬伤,那就是地小、资源少、人口少。作为坦克燃料的石油,德国非常紧缺。德国的闪电作战,主要靠机械化部队的高超配合,如果一旦缺乏石油,德军的坦克便会趴窝。在二战当中,同盟国可以随意的拖时间,但是德国不行。所以希特勒便想要攻克苏联,为自己补充石油资源。但是,跟苏联打起来后,却陷入了拉锯战,等到德国准备再一次向莫斯科发动袭击时,寒冬笼罩苏联大地,对当时大都是穿着单衣在风雪中进行战斗的德军士兵来说,噩梦来了,大多数人没有死在枪炮下,而是冻死在冰冷的荒原里。

第三,猪队友拖累后腿。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如果当时希特勒听到,肯定大为赞服。轴心国两个重要成员之一的意大利,从没打过像样的仗,意大利军队遇见盟军,不是失利就是投降,成为了德军的软肋,真不知道为什么希特勒要和他联盟。而轴心国另一个重要成员之一的日本,也跟德国一样,地小、资源少、人口少,所以仍然是要用军队素质来弥补这个国家的劣势,说白了必须要做到速战速决才行,不能深陷某个战争泥潭,否则消耗战会耗尽国内所有的资源。于是这个国家为了东南亚等地的资源,又空袭了美国,让美国加入盟军,成为了压死轴心国的杀手锏。可以说,如果没有日本的这一败笔,把美国这个中立国家直接推向了反德意日联盟,让德国不得不同时与英、法、苏联、美国等国同时开战,耗尽了资源、财力、物力、人力,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战争下估计没有这么快结束。

投降后的日军

第四,没有来得及造出原子弹。

当时德国的工业水平非常的发达,聚集了很多高素质高水平的科学家,并最先启动原子弹研制项目。但由于战争开启后,很多研究没有能有序进行,原子弹没有在战争中研制出来。如果当时德国率先研制出原子弹,那个时候二战的走向可能会发生逆转,第一颗原子弹炸的不再是广岛,整个人类历史也将重新改写。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曾经威震亚欧的德国战车,最终还是战败了!



美景情歌汇

德国在一战中,带着三个快要散架的盟友,顶着一个反水仔,硬拼英法俄三大国,刚猛至极。

但是当德国士兵还在敌人的国土境内奋战的时候,国内却投降了,也算是奇葩了。

德国人的战败属于三个方面,他们打了一场没有未来的战争。

第一方面——外交: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威廉二世破坏了俾斯麦的联合俄国针对法国稳住英国的政策,彻底把俄国推向了对立面,可以说英法俄三国协约就是威廉二世一手促成的,反观德国仅剩的盟友——奥匈帝国垂垂老矣,而意大利人不可信任,而在直到一战爆发的三十年时间里,德国竟然没有没有任何举动去打破自己的外交困境。

第二方面——军事计划:按照施里芬计划,德军东线用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全力进攻法国,占领巴黎。但是1940年的德国由闪电战和周密的计划,而1914年的德国乃至欧洲还是阵地战的水平,炮兵和骡马象征着火力和运输力,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必将拖成持久战,而持久战,德国无力应付英法的海上封锁。

第三方面——过于自信:不光计划的不周密,德国人在战前欧洲大陆暗流涌动之时没有和意大利军队有任何一次演习或者计划上的沟通,和奥匈帝国的军事交流也仅限与贵族军官们喝喝茶聊聊天,德国把自己拖入外交困境后不思进取,摆出了一副想靠自己打赢战争的架势。而德国在战争中居然没有征收私人财产和全面动员青壮年进行军事行动和军事生产,这也体现了德意志帝国“脆弱的统一”。

美国的下场参战从1915年之后就是必然了,因为协约国一方承担着更多美国借款和美国产业,一旦协约国失败,美国经济将会承受沉重打击,德国人在美国人来到欧洲之前打赢战争才是唯一机会,而德国三个方面的失败让战争一直拖到了美国人上场。


历史区总柴

其实德国的战败主要是1918年的很多因素造成的,知道1918年中期,德国依然占据着优势,给协约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直到德国战败,德国依然没有被攻下一寸土地,原因就在于其战略上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首先说人口,当时的德国人口为6600万,奥匈帝国5000万左右,而土耳其不到2000万,但是在协约国一方,沙俄就拥有高达1亿以上的人口,而法国则有4000万人口,英国4700万,而且英法两国的殖民地也能输送很多士兵,所以在兵力补充能力上,德国并不占优势,最后德国的失败就和兵力几乎枯竭有一定关系。

其次就是资源和工业生产了。现代战争极为需要各种战略资源的补充,而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外加海军实力不强,德国自开战之后就几乎失去了同殖民地的所有联系,海军几乎成了一支存在舰队,而且航运受到封锁,难以获得包括石油、橡胶、粮食等重要物资的海外补充,只能依靠自己的生产力。而像英国、法国等则可以从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获得矿产、粮食等。而在一战后期,虽然德国依然占据着法国、比利时领土,但是德国国内已经开始闹饥荒了,前线将士们的士气也已经大幅下滑。

在工业实力上,德国依然较差,在一战前,同盟国的工业产值加起来仅有协约国产值的三分之一,因此在生产力上,德国即使再强也难以在如此之大的差距下坚持下来。比如坦克方面,英法都推出了自己的坦克并大规模参加了实战,但是德国的A7V坦克仅仅制造了不到50辆,难以扭转战局。

而在战略上,德皇威廉二世对开战过于心急,没能等得过做好战争准备,而且德国在外交上也很是失败,没能争取更多的盟友,以寡击众,焉有不败之理。


最可爱的人

先说答案。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德国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撑长久的消耗战;


2、美国的参战,打破了战场的平衡。

科技的领先,可以带来战术上的速胜,从全局战略看,战争打的还是资源和战争潜力。

一战前的德国,殖民地少,原材料也少,市场也小,因而,他主要在效率和产业升级上做文章,德国重视科技进步和革新的起点,就在这里。

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德国拥有了效率和结构优势,渐渐超过了用欧资源和市场优势的英国,成为了新兴的知识和科技的集散地。

德国的效率和产业链结构,都优于老牌的霸主英国以及他的邻居法国,所以,它需要为饥渴的商品寻找资源和市场,因此,英德、法德矛盾不可调和。

(上图为1913年的世界殖民地图)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殖民地少,原材料少,市场小,是德国得以在科技和技术革新上超过英法的原因,

殖民地少,原材料少,市场小,同样是德国战争资源和战争潜力弱于英法的原因。

一战,德国无法速胜,只能战败,

二战,德国无法速胜,同样只能战败。


平凡2850

归结德国在二战中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缺少支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有两个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它们就是意大利和德国,最初在1939年战争初期德国并非孤军奋战,而是还有意大利与其现在同一条线上,但是到了1943年意大利向非法西斯国家投降,并将枪口指向德国,导致德国缺少了一个朋友而多了一个敌人,因此,在二战后期德国实在孤军奋战,没有任何的支援才导致失败。


第二,加入反法西斯的强国越来越多,在1939年欧洲反法西斯国家英国和法国等国家,这些向德国宣战的国家相对于德国来说并不是很强大,直到1941年当时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正式向德国宣战,因此,二战的大好局势才会倒向反法西斯阵营,德国才会在二战中失败。


第三,作为法西斯国家的德国发动的战争是不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为了单一狭隘民族利益而发起的战争,世界上发动不正义战争最终往往是会失败的,二战就是德国发起的不正义的侵略战争,它首先消灭了波兰,后来又占领了法国等国家,激起了人们反抗法西斯的热潮,最后德国失败了。


第四,希特勒的错误只会使得德国,在1940年德军把英法联军击退到了法国敦刻尔克,此时德军一旦进攻,英法联军将毫无抵抗之力,在欧洲反法西斯势力将会大大锐减,但希特勒错误的判断停止了进攻,让英法联军有了喘息的机会,后来英法联军又卷土重来,继续和德国耗着,德国最终才没有胜利。


DAMONGS

德国在第一次大战中战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两线作战,盟友意大利的倒戈,打消耗战等。

当然,每个史学家给说的观点都不一样,我认为德国失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太贪心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想要获得与自身实力等价的利益,但是,这就要挑战英、法、俄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了,而德国处于法俄之间因而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

但是,幸运的是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苏俄政府决定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退出战争的过程中,签订了诸多的条约,几乎是将整个东欧都给了德国,德国竟然一下子将其吞并。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其实当时并不是德国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国家,还有日本和美国,其实在欧洲战场上的你争我夺,已经是表象了,有人说是因为德国输了马恩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所以,才导致了德国最终的失败,要知道凡尔登战役德法伤亡比例是1比1,除了德国难受,法国也很痛苦。

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因素,绝对的因素是美国站在哪边,如果美国站在德国一边的话,结局未可知。

那么,为什么美国要站在老牌资本主义阵营,而不站在同是新兴资本主义的阵营呢?

因为,美国看到了德国的贪婪,正是因为德国对东欧地区的占领,使得美国意识到,如果德国获胜,欧洲将是一个被德国治下的并且不断扩张的德国,这个新兴的国家很可能会威胁到自身的存在。

德国在东欧吞并了一百多万领土,并且还打算一口吃下,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事情,而且这么大块土地,还需要派重兵维护统治,这样的话,比两线作战还可怕。如果当时德国进行间接的战领,像日本扶持伪满洲国一样进行统治,结果会好很多。

德国在1939年的时候,德国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贪婪永远的本质,如果能够见好就收,在闪击波兰之前将占领地区进行消化吸收,然后再开启二战,画面就不敢想象了,可是越是这样,越加激发德国的贪婪,再攻打英国一半的时候,转身就攻打苏联,陷入两线作战。


史论纵横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欧洲主要强国之间争夺殖民地的引起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世界近代史上爆发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以电能的突破(电磁感应),应用,以及内燃机的出现为标志,以德国和美国为中心。十九世纪末期,美国经济实力逐步问鼎全球,但它奉行门罗主义,对军事重视不够,英国走向没落,德国技术先进,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实力名列前茅,有称霸世界的综合实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是因为德国的崛起,一个强大的德国采取了挑畔意味的发展道路。而德国又是怎样强大的呢?它起源于普法战争的胜利。那时德意志的前身是普鲁士,1870年——1871年普鲁士王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爆发了战争,结果普鲁士胜利,德国实现统一,同时也促成意大利统一,德国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自此法德之间结了世仇,战败的法国对此耿耿于怀。为了可以全力对付法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实行了“联俄,拉英,亲奥”的外交体系,一开始的时候,这一策略是成功的。俾斯麦下台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过分的支持奥匈帝国,反而惹恼了俄国(俄国和奥国在巴尔干问题上有矛盾),英国呢有一条英吉利海峡阻隔,始终游离在欧洲大陆之外,他不希望有任何一个大陆强权出现,进而威胁到自身安危。所以说在二十世纪初,“”联俄,拉英”是失败的。在德国和奥匈帝国把意大利拉进来组成同盟国之后,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下,英法俄三国结成了协约国集团。


在1907年,欧洲大陆出现了两股势力: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两大集团以绅士风度和男子汉气概出现世人面前,同时又被他们所保护的小弟弟们所绑架,小弟有难,当大哥的肯定要出面解决,终于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科技势力,军事工业,国防动员能力遥遥领先的德国为何战败了呢?

一,德国由于资源有限,最大的优势在于速战速决。在西线战场上,集中全力击败法国,然后再去对付俄国。一开始的时候,德军战斗力确实强悍,打的法国一时难以招架,但是法国在进行了一系列整顿后,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顶住了德国的进攻。这下就麻烦了,速决战变成了消耗战,各国在拼内功,谁都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在东线战场上,随着俄国发起全国总动员,战争潜力充分发挥,对德国压力陡然增加。德国面临两线作战的战略困局。


二,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摆脱列强控制发展起来的美国出现了,这时美军的战斗力还很低,但是,他们的工业生产能力很强大,很多战备物资和兵员源源不断的输向协约国,胜利的天平逐步向协约国倾斜。

1918年10月3日,德国新内阁向美国请求停战,11月11日,德国正式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一战以德国战败而告终。


关山明月77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国内罢工不断,由于基尔水兵的起义,德国被迫宣布停战,德国国内弥漫着“德国不是输在战场上,而是国内有人在背后捅刀”的情绪,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普鲁士贵族(德国国防军)能与希特勒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尽管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缓解了德国的紧张国际环境,但德国依旧深陷战争泥潭,普鲁士贵族企图通过新战术来“挽救”德国,由于国内的反战情绪高涨,罢工不断,基尔水兵的起义直接引发德国革命,德国被迫宣布停战。

由此,德国上下弥漫着德国没有输在战场上,而是有人在背后捅了自己一刀,这人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工人运动”。日后希特勒正是抓住这一点,渲染德国民族主义情绪,尤其是成功拉拢普鲁士贵族,这也都是德国国防军将领,他们对一战德国的失败心生不满,希特勒终于再次把德国绑上了二战的列车。


五味社

概括来说:第一两线作战损耗国力;第二缺乏打持久战的基础;第三同阵营国家数量少力量弱;第四海军实力弱导致进口压力大;第五本国财团势力强大影响政治;第六协约国阵营持续壮大。

而德国处于中欧这个四战之地,却偏偏还要惹沙俄,所以一方面不得不承受沙俄的乌拉冲锋,另一方面还要在西线和英法死扛。而且后期的意大利反水,让德国承受南部的压力,北部海域又受到英国海军的封锁,德国四面楚歌,除非速战,否则持久战德国必败。

正是因为持久战的消耗,让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积攒的工业基础都消耗殆尽,而且德国想从外部进口,港口也被老辣的日不落帝国海军锁死,德国海军只得龟缩在海港无所作为。

而且同个阵营的国家数量少,而且大部分实力都不是很强,包括反水的意大利,华而不实的奥匈以及那个站错队的西亚病夫土耳其等。

至于海军,早在在日德兰海战就被纵横各大洋的老辣英国海军给打得龟缩在海港里,舰队等于完全失去了价值。

还有一个就是因为英国海军的封锁,导致海外的资源不能进口,本国的产品又不能出口,德国的财团的经济利益受损,因此就凭借着国民积压已久的战争压力,影响德国,让德国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