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什么要与四川分开?

历史上,重庆与四川多次分开。最近的一次是在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将原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同年,重庆直辖市政府成立,

其中很大原因是重庆在西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愈发突出、具有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作用。

1、历史上“巴蜀”是分开的

重庆为什么要与四川分开?

众所周知,巴蜀、川渝都是重庆和成都的合称,但是追溯历史,可以发现重庆和四川其实并不是一个整体。在春秋战国时期,四川属于蜀国,而重庆属于巴国,这两个小国并不和睦,直到北方的秦国吞并,这两个地方才合到一起,成了一对兄弟。

2、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大,重庆和四川独立发展

四川地区的经济核心地带主要是岷江沿岸的成都平原地区,是传统意义上“天府之国”的精华所在。重庆地区则主要是以嘉陵江、乌江与长江交汇处的长江河谷地形为主,东南有武陵山,东有巫山,北有大巴山,是名副其实的山城。

重庆为什么要与四川分开?

具体来说,川东南与渝西地区的低山丘陵与不甚宽广的长江水域显然限制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导致重庆与四川之间并不能同身处于四川盆地内部城市一样产生紧密的联系,因而产生了相互独立的发展倾向。

3、从通商口岸到陪都,重庆的地位愈加突出

在民国之前,重庆还没有建市,是归属巴县(川东地区)。由于被迫开放通商、经济发展迅速,1929年重庆从巴县分离,正式建市,行政上归属四川省,甚至成为过四川省的政治中心,四川省长行署、省长公署、督军公署、省政府都曾先后在重庆设立。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将首府从南京迁往重庆,并于1939年,将重庆升格为甲等中央院辖市(即直辖市),划离四川省,最后通过法律的形式将其确立为永久陪都。在此期间,

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学校都搬迁至重庆,重庆一度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为方便管理,重庆重新划归四川

重庆为什么要与四川分开?

建国初期,重庆作为当时西南剿匪工作的大后方——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驻地,继续保留着中央直辖市的地位。然而,随着大西南的格局日渐稳定,军事管理让位于行政管理。1954年以后,重庆重新成为了四川省下的副省级城市。

5、重庆经济发展迅速,升为直辖市

改革开放后,重庆再次依靠沿江的优势地理区位,站在了经济发展时代的桥头,当时财政已经接近四川省的1/3,为避免造成省会权限集中,国家设立重庆为计划单列市,赋予其单独的经济政策,财政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后来便直接将重庆设为直辖市。

重庆为什么要与四川分开?

其实,重庆与四川的分离并非只是简单的行政区划问题,而是蕴藏着深刻的地域文化原因。四川与重庆所处的位置看似相隔不远,实则差异巨大,两地拥有完全不同的地理区域环境,分享不同的经济中心。

如今,两地的民众在各自的区域文化认同上十分独立,不难发现,重庆人并不十分乐意被别人以四川人统称,行走在重庆街头的美女更愿意被称呼为渝妹子而非川妹子,也许现在划分安排更贴近民情民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