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李嘉诚退休,万亿家产传承,他只用一招

“90后”李嘉诚退休,万亿家产传承,他只用一招

勤勉工作78年后,被誉为“香港传奇”、“亚洲巴菲特”的李嘉诚决定退休了。3月16日,李嘉诚在长和系业绩发布会上宣布,5月10日股东大会后,将辞任由他亲手创立的长江和记实业(下称“长和”)及长江实业集团(下称“长实”)主席,由长子李泽钜接任,李嘉诚将转任公司资深顾问。

“90后”李嘉诚退休,万亿家产传承,他只用一招

李嘉诚、李泽钜在业绩发布会上

众所周知,李嘉诚还有一个儿子----李泽楷。在财产分配上,将天量级规模的上市公司资产交给长子管理,李嘉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在两个儿子之间进行分配?一起来看看李嘉诚的“平衡”之道。

“王国”归哥哥,弟弟获现金支持

作为驰骋商界数十年,并连续20年蝉联《福布斯》香港首富的传奇超人,李嘉诚到底有多少财富?根据《福布斯》3月6日发布的全球亿万富豪榜数据,李嘉诚身家为3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9亿元。

“90后”李嘉诚退休,万亿家产传承,他只用一招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但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是,李氏家族的财富被《福布斯》低估了。粗略估计,李嘉诚的财富来源有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是被李嘉诚亲切称为“三儿子”的李嘉诚基金会。该基金会诞生于1980年,李嘉诚在其中投入了1/3个人资产。据港媒报道,李嘉诚基金会已捐逾160亿人民币,目前资产为1019亿港元(约823亿人民币)。未来,该基金会将由长子担任主席,次子任副主席。

第二部分是家族信托。通过家族信托,李嘉诚家族持有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20家,其中在香港共有11家上市公司。截至3月16日收盘,仅仅是占恒指比重近6%的4家旗舰--长和、 长实、长江基建、电能实业,市值就已高达9695亿港元(约7824亿人民币)。根据长和系当天发布的年报,这4家上市公司2017年利润为83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75亿元)。

第三部分是现金。李嘉诚在16号的业绩发布会上称,次子李泽楷将获资金支持收购新业务,发展个人事业。李嘉诚表示,给予的资金已超过李泽楷目前生意的很多倍,多到李泽楷一直在忙着“买买买”。可以肯定的是,除了给出让李泽楷相对满意的数额,行事谨慎的李嘉诚必然还要留下充足的“备用金”,这位香江超人究竟手握多少现金,给外界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最后一部分财富来源同样难以估算,那就是李嘉诚通过维港投资在科技圈的众多投资。从Facebook到Skype、Siri、DeepMind、“电竞第一股”Razer,以及以色列的众多初创企业,乃至比特币终端市场,这些投资给或将给李嘉诚带来多少财富回报,恐怕只有李嘉诚与家族核心成员才知道。

即便忽略第三和第四部分的财富,李嘉诚家族资产目前也已经超过万亿港元。由于李嘉诚当年将2/3的家族信托权益交由李泽钜享有(李嘉诚持余下1/3),李嘉诚的退休,无疑也为李泽钜日后成为香港乃至亚洲首富做了铺垫。

“偏心”背后:稳定压倒一切

关于家族财产分配,李嘉诚2012年就已向外界披露细节,与如今相比,只是家族财富总量略有波动。这也是个被外界称为“一碗水端不平”的分家方案:尽管李泽楷在《福布斯》2018年香港富豪榜以345亿港元(约278亿人民币)身家排名第19位,但相较于正式接管万亿帝国,身家不断飙升的李泽钜,早已脱离长和系自行创业的李泽楷所分得的资产远不及哥哥。

对李嘉诚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选择让谁来接班,并非缘于对哪个儿子的爱更多,而是有着更深层的考量。

“90后”李嘉诚退休,万亿家产传承,他只用一招

李嘉诚办公室挂着的对联内容,是左宗棠的“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首先是“长幼有序”思维的影响。不少家族企业的传承路径都遵从这一传统,出生于1928年,人生历程走了已近一个世纪的李嘉诚同样如此,这从李泽钜从小就被父亲带到公司耳濡目染经商之道,并在父亲的指导下在长和系一干就是33年便能看出。

其次,对于抱持“家业要由家人接”心态的李嘉诚而言,如果一定要在两个儿子中选一个接班人,那李泽钜在性格、管理水平以及与李嘉诚的默契度等方面比李泽楷更为适合。

两兄弟间,李泽钜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多的继承了李嘉诚的秉性,比如沉稳低调,听从父亲的安排,一直将自己的人生和家族牢牢绑定。与李嘉诚出现在公开场合时,李泽钜从来都是以父亲为中心,尽量避免自己成为焦点。李嘉诚公布分家计划但尚未退休的那些年,每当被问及自己何时接班,李泽钜总是以一句“父亲身体尚好,谈接班为时过早”一语带过。

在李嘉诚眼中,李泽钜完全符合“好儿子”的标准。他不喜欢应酬,但做事认真,熟悉公司业务,心思细密,财政保守,和同事关系良好。“做爸爸的永远不会给儿子打100分,但他都有90几分,随时可以交棒给他。”李嘉诚曾这样公开表示。

“90后”李嘉诚退休,万亿家产传承,他只用一招

李泽楷

次子李泽楷则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他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嗅觉,十多年前,凭借对电讯盈科的资本运作,身家一度超过父亲,被称为“小超人”。但李泽楷并未继承到父亲的稳健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事就是在电讯盈科资金充裕时,早早清仓以不到2000万港币购入的腾讯20%的股票----如果长期持有,这些股份将价值8700亿港元(约合7021亿人民币)。

李泽楷也不像李泽钜那样对父亲言听计从,他行事高调,有些桀骜不驯。比如,他不喜欢被父亲的光环笼罩,很早便离开长和系单飞,即便数次遭遇重大危机,李泽楷也从不向父亲求助,往往都是李嘉诚主动出手相救,有时甚至要通过中间人斡旋、传话。李嘉诚曾公开表示,这个二儿子让自己非常头疼。

“多金多情”是香港媒体贴在李泽楷身上的另一个标签,他经常出现在娱乐版头条,丰富的感情经历成为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与此相比,向来与绯闻绝缘,和原配王俪桥风平浪静过日子的李泽钜,简直活成了正能量教科书。

此外,李泽钜在长和系33年的积累与沉淀,以及父亲悉数介绍的人脉资源,使得李泽钜在长和系内部和外部都获得了很大的认同。加上父子二人都强调长和系未来高层和业务经营不会出现重大改变,可以预见,李泽钜的接班,对舆情、集团士气和资本市场都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家族信托:万亿财富传承利器

交班的良苦用心和规划都有了,如何顺利落地,避免出现兄弟反目争产?秘籍就是家族信托。

据公开资料,李嘉诚至少设立了4支全权信托基金持有旗下公司股份,并分别指定了受益人。这4支信托(DT1、DT2、DT3、DT4)分别有受托人(TDT1、TDT2、TDT3、TDT4),其中,TDT1和TDT2持有房产信托UT1的若干物业,但在UT1中不具有任何股份及权益。相对应的,TDT3与TDT4则持有房产信托UT3的若干物业,在UT3中亦不持股及享有权益。

UT1和UT3也有受托人,即TUT1及TUT3。TUT1与所控关联公司共同持有长江实业的大部分股份,履行责任及权力,并以UT1受托人身份持有长江基建的股份,而TUT3持有和记黄埔的股份并履行权责。

如何通过这些复杂的信托体系,实现李氏家族对长和系的绝对控制权呢?这就需要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下称“Unity Holdco”),以及LiKa-Shing Castle Holdings Limited(下称“Castle Holdco”)出场了。

李嘉诚是这样安排的:作为受托人----TUT1、TDT1与TDT2,其全部已发行股本由Unity Holdco拥有,也就是香港乃至全球赫赫有名的家族信托基金之一,李嘉诚家族信托基金。Castle Holdco则拥有TUT3、TDT3与TDT4的全部已发行股本。

“90后”李嘉诚退休,万亿家产传承,他只用一招

从上述信托关系中可以看出,李嘉诚设立的4支全权信托基金自上而下呈现出双层对称的特点,而且Unity Holdco是最高一层。把庞大的资产注入不同信托有什么好处?这与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类似,一旦家族控股企业间发生股权转让,或者某一类资产发生风险,由于家族信托对财富的保护和隔离作用,装入信托中的财产不会受到影响,保证了长和系的“不差钱”。

精彩远不止这些。在设计信托时,李嘉诚还

按照经营权和财产权进行分类,还设计了权益类和财产类信托,通过把两个儿子指定为不同的受益人,既为长子李泽钜的顺利接班提前布好局,也能以“坐等分红”的方式给予次子李泽楷不菲的真金白银,能防止因内斗导致家族财富缩水。

更重要的是,李嘉诚设立的家族信托受益人仅限于家族子孙,且是不可撤销的,这意味着,除非信托意图已经实现或不可能实现,基于委托人和全体受益人的申请和法院判决而消灭,否则就不发生信托终止,家族财富可以一代代得以传承,真正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2015年,为了给家族资产再加一道“防火墙”,李家不惜降低30%的持股换取长实及和黄重组,注册地由香港转为法律灵活性更强的开曼群岛,使得长和系资产有了更多的保障和缓冲,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腾挪,令家族信托保护下的财富有如穿了“金钟罩”。

这也是90岁的李嘉诚终于能放心退休的原因所在。作为华人家族企业的标杆,李氏家族的企业与财富传承方式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无疑将对后人起到广泛与深远的影响。

——————【THE END】——————

作者 牧森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网络

“90后”李嘉诚退休,万亿家产传承,他只用一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