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从1894年7月16日开始,李鸿章派清军从陆路进入朝鲜,同时租用英国商船“高升”号从海路运送清兵赴朝。25日7时许,担任护航任务的北洋海军“济远”、“广乙”两舰在牙山附近的丰岛海面遭到日舰编队突袭,爆发丰岛海战。此时,运送清兵的“高升”号商船恰巧行至丰岛洋面,日舰“吉野”、“秋津洲”两舰包围了“高升”号,企图胁迫“高升”号投降。“高升”号官兵面对敌人威胁,宁死不屈,以步枪还击,最终被拥有优势炮火的日舰击沉。官兵1200人除252人逃生外,其余壮烈牺牲。

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大战即开,国困民危,清政府内部战和两派口舌纵横,辩驳激烈。吏部候补主事关榕柞呈书户部尚书翁同穌,坚请主战。

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兵1500名渡海赴朝;与此同时,日本也派大军人朝, 介人朝鲜的内部事务,并提出所谓“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强迫朝鲜接受。中日两国在朝鲜问题上处于严重的对立状态。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危机,清政府寄希望于国际社会调停。当时西方人针对这种情况绘制了《中日朝鲜相争图》。河两边的垂钓者分别为8本和中国、河中游弋的鱼则代表朝鲜,站在中日两国背后的则是居心叵测的是我国调停人。

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志锐,他他拉氏,字伯愚,号公颖,满洲镶红旗人。珍妃之兄,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丰岛海战后,光绪帝下谕旨,正式对日宣战。礼部侍郎志锐频频“上疏划战守策累万言”,指责主持战事的李鸿章“一味因循玩误,辄藉口于衅端不自我开,希图敷衍了事”,同时提出了“以战弭战”的主张。情怀激愤,察见深邃。

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左宝贵(1837-1894年),字冠廷、回族,山东费县人,行伍出身。早年曾效力江南大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从僧格林沁部平定捻 军,升副将。此后长期驻奉天。光绪元年(1875年)晋记名提督。光绪十五年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但仍留奉天。甲午战争爆发率所部六营自辽东渡鸭绿江进援朝鲜,守平壤城北玄武门。八月日军来犯,清军统帅叶志超企图弃城逃窜,他即派亲兵监视,并登城指挥御敌,身受重伤仍坚持督战,后中炮牺牲。

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七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领十余艘军舰组成的北洋舰队护送援军至大东沟。次日,北洋舰队返航时,与日本舰队遭遇在黄海海面上,双方立即展开激战。北洋海军的绝大部分官兵在强敌面前,毫不畏惧,英勇战斗。最后日本舰队首先退出战场,黄海硝烟也渐渐散去。黄海一战,北洋舰队损失了“致远”、“经远”等五艘主力战舰,牺牲了邓世昌、林永升等优秀的海军将领和许多爱国官兵。而日本方面,则重伤五舰。海战之后,李鸿章竟以“保船制敌”为借口,命令北洋舰队全部躲藏到威海卫军港.被动挨打,坐以待毙。

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邓世昌(1849- 1894年),字正卿,广东番禺人。早年人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学习航海,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调人北洋舰队,任“扬威”舰管带。光绪十三年(1887年), 曾同林永升赴英、德接收军舰,归后任“致远”,“靖远”、“经远”、“济远”四舰营务处兼致远号管带。谙悉海军,治事精勤,“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丰岛海战后,邓世昌对日本的偷装行径极为愤慨,表示“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督率的“致远号”中弹过多,船身倾斜,弹药将尽。在此危急关头,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向日本的主力舰“吉野'舰撞去,准备同归于尽,不幸为鱼雷击中沉没。邓世昌及全舰250名官兵壮烈牺牲。

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不畏强敌,给予敌人有力打击。日本旗舰“松岛”号被林永升指挥的“镇远”号击中,引起弹药爆炸,导致大火,“死伤达一百余人,死尸山积,血流满船”,几乎沉没。

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致远号”是北洋海军主力战舰,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李鸿章从德国订购。黄海海战中,“致远号”军舰官兵英勇杀敌,曾给予日舰沉重打击,最后该舰为日本鱼雷击中,大部分官兵以身殉国。

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是如何调派北洋将士抵抗的,为什么会战败?

聂士成(?一1900年),字功亭,安徽合肥人。初从袁甲三镇压捻军。同治元年(1862年)起改隶淮军,以把总累迁至副将、总兵。中法战后统庆军,驻旅顺,光绪十七年(1891年)调统芦台诸军。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后,随提督叶志超赴朝鲜牙山抗敌。同年10月,日军进攻辽东半岛,聂士成率兵扼守大高岭一带,殊死拒敌,予敌以重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