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軍隊壓境,他竟用這一計便輕鬆退敵!難怪毛主席會給他點贊

1.

春秋初期,衛國政界發生了一起以弟弒兄的篡位事件,其中篡位者名叫

州籲,一個歷來比較彪悍猾賊的人。而也可以想象的是,往往這些暴力事件的發生,從來都不會缺乏沉默的大多數。

甚至全部!

於是,州籲就這樣毫無阻力、堂而皇之地坐上了衛國國君之位。但好在值得慶幸的是,武力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比如說輿論就不是輕易能夠壓得住的。事件發生後,國內議論紛紛,矛頭直指州籲為人不仁、為弟不孝……

州籲無奈,只好又跟下頭一個曾一起作亂的名叫石厚的臣子商量對策,商量的結果是:先找個鄰國打打,樹起威風后再用來脅制國人!

五國軍隊壓境,他竟用這一計便輕鬆退敵!難怪毛主席會給他點贊

2.

方針擬定完畢,而接下來就是打誰的問題了。

那石厚接過這茬後,雙眼斜瞟、思索了一會兒然後說道:“這鄰國基本沒啥毛病,倒是鄭國曾經加兵於衛,衛國深以為恥,眼下不如就拿鄭國開開刀”……

州籲聽罷說道:“感覺倒是挺有道理,但問題是鄭國這幾年實力大增,已實難對付,更關鍵是其近來又剛跟齊國結盟,如此風險就更大了”。

“國君所慮極是。但鄭國有盟軍,我們同樣也可以請盟軍!並且以臣來看,宋、魯、陳、蔡四國皆可為我所用”。說罷,狡黠一笑,又將如何請四國之兵之法詳細闡述了一番,說的州籲是頻頻點頭、直呼給力。

五國軍隊壓境,他竟用這一計便輕鬆退敵!難怪毛主席會給他點贊

3.

其實,要說石厚也確實是有幾把刷子的,因為在此時刻,他能準確地將各國所求給拿捏準確,並還成功地將其靠攏到自己的訴求上。

在四國之中,宋國實力相對最強,其肯出這個兵的原因是宋國國君的潛在政敵正逃逸於鄭國,因此本次出兵名義上是助衛,實際上卻還是為了自己。再說魯國,魯國的情況是雖有國君,如無有,軍權、政權全被掌握在一臣子手中,因此,衛國所做的就只是拿錢賄賂了……而剩下的陳蔡便不需多提,純小國,跟著湊熱鬧而已。

而無論如何,加上衛國,大小五個國家的聯軍還是直驅鄭國,陳兵城外。

五國軍隊壓境,他竟用這一計便輕鬆退敵!難怪毛主席會給他點贊

4.

面對大軍壓境,當時鄭國國君鄭莊公不得不召開了一次臨時會議,以問計群臣。而群臣對此或亢奮、或慌亂,於是主張的便或是戰、或是乞和了……莊公聽罷,笑著搖了搖頭、擺了擺大手,說道:“諸君的主張都不太對,還是寡人來分析一番吧”……

“目下的局勢是這樣,州籲這貨剛篡位未久,人心未定,因此借來四國之兵,假託報舊仇於外,實則是欲立威於內。但諸位不妨細想,魯國是強臣干政,是臣子拿了好處而濫用國家公器,但即便如此,回去還須有個交代;而陳蔡與鄭向無嫌隙,因此也不是玩命的主;倒是宋國,最需防範,因為其政敵在我方”。

“是故綜合各方考慮,眼下我們只需將宋國國君的政敵送往鄭國別處,那宋兵必然跟著而去,接下來再派出一股兵力,與衛軍單挑,屆時其他三國大概率會作壁上觀,而我們這股兵力再佯裝失敗,這樣衛軍也便基本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衛軍能因此就滿足嗎”?有臣子問道。

莊公笑著說道:“問題不大,因為州籲的國君之位得來畢竟不光明,內部隱患還未真正消除,因此他們也不敢戀戰”!

五國軍隊壓境,他竟用這一計便輕鬆退敵!難怪毛主席會給他點贊

眾臣均頻頻點頭。

結果自也如莊公所料。

5.

毛主席一生評價過的帝王諸侯不在少數,往往是短短數語,卻獨到精闢。當然,既是評價,自然便有褒評、中評,和差評。而令人想到也未想到的是,毛主席不僅給鄭莊公了一個好評,並還冠了一個程度副詞,說鄭莊公“很厲害”!

需要說的是,毛主席的這種好評並不多見。由此,也足見鄭莊公的厲害。

五國軍隊壓境,他竟用這一計便輕鬆退敵!難怪毛主席會給他點贊

(讀《東周列國志》第四篇)

文 / 起叔

圖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