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小伙痴迷“茶道”16年,一斤卖38800元高价,带动500农户脱贫


2018年5月27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刘家坪村,今年36岁的刘振承,陪着客户在半山腰上,查看茶叶长势,介绍茶叶品质。这位来自淄博的客户,为了一份春茶订单,已经住在这个小山村2天。“所有的春茶都是自家茶园采摘,就是为了保证茶叶质量,让客户喝到的每一片茶叶都是绿色有机健康的。”面对焦急的客户,刘振承言辞诚恳。

刘振承,1982年出生在一个三代传承的“茶业之家”, 祖父在“南茶北引”中,带领刘家坪人“愚公移山不怕难,寨山腰里建茶园”。父亲母亲在20年前就以小作坊的形式炒制绿茶,积累了丰富的炒制和销售经验。刘振承年龄不大却已念了16年的“茶经”。接过祖父、父母亲的接力棒,刘振承注册五莲县振承茶业专业合作社,专走“茶道”。

历史上著名的“南茶北引”,将绿茶种植地理方位的最北端,划定在日照市五莲县到青岛崂山一线。说是五莲,其实就是三关往东往南的小半个区域。但对于刘家坪来说,那是全部。50多年来,茶在这里扎根,春生,夏长,倾注了许多刘家坪人的一生。而刘振承自小受长辈熏陶,对日照绿茶发展情有独钟。刘家坪四面环山,自然生态得天独厚,尤其是生长在杜军山半山腰里的高山绿茶,更是美名远扬。


五莲县潮河镇刘家坪村位于镇驻地西南15公里,该村共有320户976口人,该村有贫困人口26户51口人。而受管理水平、生产规模、信息渠道等制约,村里的乡亲们这么多年,一直是单打独斗、小打小闹,有的户还换不回庄稼钱。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刘振承采取“企业加农户”的模式,于2014年成立茶业专业合作社并吸引散户入社,为乡亲们免费提供茶树种及技术指导,按照企业标准生产出的茶叶鲜叶,高于市场价20%优先回收,村民们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先后带动发展周边茶园1000余亩,农户500余户,直接扶持贫困户脱贫10户。图为收购茶叶鲜叶。

走进刘家坪村,放眼望去,山丘此起彼伏,大大小小地块里的茶树一片苍翠,茶农们正在忙着采摘鲜叶。 “我自己有很好的管理技术和销售渠道,通过成立合作社吸引散户茶农,可以实现抱团发展。” 刘振承说。


沿着蜿蜒曲折的水泥路,可以很轻松地到达每一块茶园,甚至一直延伸到半山腰。2017年,得知有国土项目补贴,刘振承跑前忙后,争取了200多万元的补贴。好多人觉得,刘振承要把这笔钱用到茶园养护管理上。而刘振承却出人意料的把200多万元,全部用来修路。改变了乡亲们上山下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局面,村子里的老人见人就念叨刘振承的善举。

四年时间过去了,刘振承共发展茶园2000余亩,带动农户500余户。邢记粉就是一名受益贫困户。2012年,她的丈夫因患白血病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因平时需要照顾女儿,她不能远出打工,只能在家围着茶园转悠。在加入刘振承的合作社后,刘振承免费给她提供有机肥代替普通肥料,在鲜叶采摘季,又高价收购她的鲜叶。这样,原来一年一亩茶园收入五六千元,现在能达到近万元。

不仅是刘家坪村,加入刘振承“振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还有周边5个村的茶农,他们都因此受益。而且刘振承还优先雇佣贫困户到自己的茶园打工,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据介绍,刘振承已帮助前梭头村和刘家坪村10户贫困户顺利脱贫。谈起助力扶贫,刘振承平淡自然,“一来响应上级号召,二来我有这个能力去帮助大家。”刘振承说。图为刘振承正在解答农户的咨询。


在刘振承的带领下,2015年5月,山东省烟台市举办的第十届东亚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刘家坪绿茶”终于踏入市场,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2018年春天,刘振承精心培育炒制的“金观音”茶,卖到了3880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站在正在建设的综合楼前,刘振承信心满满。这座占地800平米的三层楼,是刘振承变“小作坊”为“大平台”的新依托。刘振承计划投资700多万元增扩制茶厂房和增添现代化设备,吸引全国各地的茶商免费入驻,由他为各地茶商代加工,同时大力发展电商;以绿茶、红茶为主打,充分发掘山区资源,拟定达成园林式、花园式,为人们采茶、品茶、购茶与观光旅游提供高雅、优美的场所,确保更大范围发挥脱贫致富作用。

2017年,刘振承凭着专注耕耘五莲绿茶的工匠精神,受到了共青团中央和农业部的联合表彰,被授予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光荣称号。2017年4月,刘振承被中共五莲县委、五莲县人民政府授予“五莲县劳动模范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