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摄影器材党?—摄影早自习第764日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764天。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很常见的现象:玩摄影的那些人怎么玩着玩着就堕落成器材党了?

你,是不是摄影器材党?—摄影早自习第764日

alicdn.com

  所谓器材党呢就是那些只关注相机并陶醉其中,但是照片却拍得不怎么好的人。器材党为什么会那么常见呢?因为有六个大的陷阱会让我们放弃艺术,奔向器材的怀抱。

  第一个陷阱是艺术这个东西真的太难学了,学习的时间非常的长。一个普通摄影爱好者要拍出一个像样的、“不犯错”的照片的话,至少也得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如果你想拍得真正好看起来,需要1年。拍到非常漂亮甚至能成为职业的摄影师,至少2到3年。这个过程是非常煎熬的,是没有什么成就感的。

  这个时候第二个陷阱就出现了,就是器材这个东西呢偏偏就最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它带来的变化非常显而易见。比如说你用惯了变焦头,现在换一只定焦大光圈,你拍出来的照片样貌是完全变化了的。你知道那种感觉吗?那种感觉就是你一旦花了钱你就能瞬间让自己的照片看上去“上一个档次”。际上这不一定在艺术价值上真正的变好了,但是至少在画面上会提供一些很舒心的感受,至少是很有新鲜感的感受。更不要说什么买个微距镜头啦,或者是买一个超长焦去“吊”远处的马匹,或者是用超广角来拍摄夸张的近大远小带来的剧烈的力量感等等,这都是让人非常上瘾的一些画面效果。

你,是不是摄影器材党?—摄影早自习第764日

xiaohua.zol.com

  第三个陷阱是器材的好坏很容易被理解。它有一个标准,比如说这有一只镜头A一只镜头B,从MTF曲线(就是实验室里做出来的标准测试的评分)来看,A镜头明显好于B镜头。这个标准放在这里,你只要买A回来你就感觉自己赢了。它不像艺术,判断一个艺术作品的好坏与否需要很长时间的艺术审美的经验和积累,而且艺术上有些东西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因为每个创作者的意图不一样,观众的理解也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所以它没有一个特别清晰明了的划定标准。人肯定是更倾向于接受一个清晰明了的、非黑既白的、非好即坏的这么一个标准的,这样是对脑子来说比较省力。这是这是第三个陷阱,器材的好坏很容易被判断,你也很容易去买更好的那一个。

  第四个是面子问题,器材是自带光芒的。比如说你的单反相机比他的微单相机的个头大了很多,这个感觉就很酷,对不对?感觉就很专业。另外,有的品牌比如徕卡、哈苏等等,一拿出去,特别是徕卡挂在脖子上的时候相机上面有个小红点,那会引来无数的摄影人的羡慕的目光的。但是你的摄影作品好这个事情很难拿出去显摆,比如说,你不能把拍的好作品洗出来天天挂在脖子上走,印在衣服上走,何况现在摄影爱好者、摄影师有那么多,比你拍得好看的多了去了。你照片印出来别人还真不一定喜欢,但拿个徕卡大家都是都喜欢的。所以器材是自带光芒的。

你,是不是摄影器材党?—摄影早自习第764日

alicdn.com

  第五个陷阱厂家铺天盖地的宣传。厂商希望你尽可能去买更好的相机,买了以后尽可能再换成更好的。微单就尽快换单反,单反换全画幅单反,太笨重了就请你换个全画幅微单,再不行就换上富士的中画幅数码相机,用了富士以后发现还是哈苏的中画幅好,那就再买台哈苏相机。反正整个相机市场就这么大了,它也不会扩张到哪去,所以厂商们其实都心知肚明的在不断地说服你去嫌弃你手头的那台相机,赶紧换新的。


你,是不是摄影器材党?—摄影早自习第764日

sohu.com

  以上就是六种可以让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在学习艺术的期间慢慢滑坡、堕落到器材党的陷阱。今天我列给了你们就是希望你们能远远的绕开这些陷阱,永远都不要做器材党的!烧不烧钱我们先放在一边不说,至少艺术的魅力,艺术能带给你的这种精神上的富足感是器材永远都不可能给你带来的。更何况玩摄影不做器材党,就不会穷三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