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還那麼信奉“讀書無用論”?

新中國成立至今,一共出現過三次“讀書無用論”

的思潮。

第一次是在“文革”後期,以張鐵生交白卷上大學為高潮,那些年“我是中國人,何必學外語,不學ABC,照樣幹革命”,成為廣大青年的口頭禪,學校停課,學生停學,知識分子是“臭老九”,成為批鬥的對象。以大老粗為時尚,越窮越光榮。

第二次出現在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口頭禪就是“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許多沒有讀過多少書、又沒有進入國營事業集體等等所謂“單位”的人,首先進入了個體戶的行列而勤勞致富。由於體制等原因,教授、醫生、教師、公務員、工程師等依然在單位拿著固定工資,收入差距十分明顯。

如今的“讀書無用論”首先從農村出現。過去靠高考改變命運的農村青年面臨無能為力的幾大難題:比如,高昂的學費讓貧困家庭難以負擔,以及花費鉅額費用大學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在一些農村學校,放棄高考的學生高達三成。

為什麼你還那麼信奉“讀書無用論”?

實際上,即便有人嘴裡說著讀書無用,還是消尖了腦袋把孩子往名校送。也就是大部分人心裡還是覺得讀書有用。那為什麼“讀書無用論”還是在不斷的蔓延吶?

筆者認為,主要的是以下四點原因:

第一點,功利主義興起與倖存者偏差

讀書的功利主義我認為自古就有,而近些年尤甚。筆者認為這與第二次“讀書無用論”興起有關,說到底筆者認為與改革開放有關(筆者並沒有否定改革開放的意思,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改革開放在給國家帶來經濟騰飛的同時,必定也會衍生出一些問題)。

其實直到今天仍舊有這樣的例子,很多人上學期間成績不是很好,沒上過大學,但是憑藉自己在社會上打拼,也有了不錯的收入,有的甚至自己創業做了老闆。而有些上學期間學習成績不錯,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可能不盡如人意。

而這時就經常會有人站出來說,你看看誰誰誰沒上學不照樣當個老闆賺大錢。再看那誰誰上個大學有什麼用,不照樣拿那麼點工資。

於是這樣一些事件的發生以及相關言論的傳播就造成了人們對於讀書的誤解,這就與倖存者偏差有關。

倖存者偏差意思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官方口徑,可以算出來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8.7%左右。可以看出學歷低的人數遠高於學歷高的人數,所以即便低學歷者成功率遠低於高學歷者,也照樣會導致低學歷者出現大批成功人士。

對於高學歷者,普通人既會關注成功的人,也會關注那些沒成功的人,並且高學歷卻落魄的人尤其受關注,容易被當做新聞報道;而對於低學歷者,普通人往往只關注成功者,忽視了廣大學歷低又沒成功的人。正是因為忽視了這些"沉默的數據",才產生「讀書無用」這種結論。

為什麼你還那麼信奉“讀書無用論”?

第二點,生活成本的不斷上升,唯金錢主義導致的價值觀扭曲

生活成本,看看不斷上升的房價就知道了 。辛辛苦苦讀書數十載,社會上打拼數十年,發現自己依舊買不起房子。埋頭苦幹為了升職加薪,卻發現不如人家炒幾套房子賺的多。

面對這樣的現狀,不是每個人都能保持初心不浮躁的。當然在這裡只是拿房價作為一個標的物。

為什麼你還那麼信奉“讀書無用論”?

第三點,教育資源的不均衡與教育成本的不斷攀升

教育成本,現在一個本科生,讀大學思念的費用基本在10萬元左右,在加上讀小學及中學期間的各種花費,供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最少需要幾十萬到一百萬甚至不止,這對於工作還不錯的家庭來說咬咬牙還能承受,但是對於貧困地區的人來說太困難了。

在加上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正如劉強東在央視《開講啦》節目中講的一樣“在北京如果你能上個北京四中,基本上一隻腳已經踏入了名校。而如果你是在貧困地區的學校,那你可能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為什麼“讀書無用論”在農村興起,一方面他們要承受巨大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他們還要承受孩子努力也考不上大學,或者學成出來找不到好工作的巨大心理落差。

為什麼你還那麼信奉“讀書無用論”?

第四點,教育的目的不明確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有的人會回答肯定是找一份好工作啊!但是我們的教育真的僅僅知識為了找一份好工作麼?那麼我們可能根本不需要建設那麼多的高等學府,我們只需要針對社會上的崗位建設各種技工學校就好了。

國家建設高校其最初的目的一定是為了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同時解決就業問題(個人觀點)。而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目標讓筆者感覺到越來越不清晰,讀書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上大學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遙想當年筆者在報大學志願時的迷茫(在當時很痛恨自己沒有自己及其熱愛的專業,也不清楚學那些專業究竟是為了什麼),更不禁對教育的目的產生了更多的疑問。

臺灣有個老公務員,死以前寫副對子:為五斗米折腰三卡三考喪盡氣節,領百萬元滾蛋一分一釐了此殘生。

讀書出來拿到博士做官,就是為了一點薪水,五斗米是待遇,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晉朝陶淵明那個時候的待遇,是一個月五斗米。折腰,就是跪下來給人家行禮。“三卡三考”,形容臺灣當年,“三卡”,早晨八點鐘簽到,有個卡片的,下班也要籤卡的,審查你。“三考”,小學考中學,中學考高中,高中考大學,大學考留學,留學回來做公務員,三年一考試,才能夠升上去,把讀書人、知識分子的人格都磨光了。

然後,到老了退休,“領百萬元滾蛋”,最後退休了拿一百萬元,“一分一釐”,放在銀行裡拿利息,“了此殘生”,是這麼過一輩子。

如果我們的教育的目的僅僅當做是為了找一份工作,如果我們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那讀書無用論看上去又頗有幾分道理。

但反過來一想,面對極高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扭曲的價值觀,我們又如何能去批評一個變得功利的心吶?以上就是筆者認為的“讀書無用論”盛行的原因,當然有很多不足或錯誤之處,妄大家批評指正。

為什麼你還那麼信奉“讀書無用論”?

雖然筆者純屬吃著地溝油,操著國務院的心,但筆者是希望中國的教育能夠越來越好,能夠給寒門的孩子更多的機會。而不是階級分化越來越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