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还那么信奉“读书无用论”?

新中国成立至今,一共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

的思潮。

第一次是在“文革”后期,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为高潮,那些年“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成为广大青年的口头禅,学校停课,学生停学,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成为批斗的对象。以大老粗为时尚,越穷越光荣。

第二次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口头禅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许多没有读过多少书、又没有进入国营事业集体等等所谓“单位”的人,首先进入了个体户的行列而勤劳致富。由于体制等原因,教授、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等依然在单位拿着固定工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

如今的“读书无用论”首先从农村出现。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面临无能为力的几大难题:比如,高昂的学费让贫困家庭难以负担,以及花费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在一些农村学校,放弃高考的学生高达三成。

为什么你还那么信奉“读书无用论”?

实际上,即便有人嘴里说着读书无用,还是消尖了脑袋把孩子往名校送。也就是大部分人心里还是觉得读书有用。那为什么“读书无用论”还是在不断的蔓延呐?

笔者认为,主要的是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点,功利主义兴起与幸存者偏差

读书的功利主义我认为自古就有,而近些年尤甚。笔者认为这与第二次“读书无用论”兴起有关,说到底笔者认为与改革开放有关(笔者并没有否定改革开放的意思,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改革开放在给国家带来经济腾飞的同时,必定也会衍生出一些问题)。

其实直到今天仍旧有这样的例子,很多人上学期间成绩不是很好,没上过大学,但是凭借自己在社会上打拼,也有了不错的收入,有的甚至自己创业做了老板。而有些上学期间学习成绩不错,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可能不尽如人意。

而这时就经常会有人站出来说,你看看谁谁谁没上学不照样当个老板赚大钱。再看那谁谁上个大学有什么用,不照样拿那么点工资。

于是这样一些事件的发生以及相关言论的传播就造成了人们对于读书的误解,这就与幸存者偏差有关。

幸存者偏差意思是指,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官方口径,可以算出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8.7%左右。可以看出学历低的人数远高于学历高的人数,所以即便低学历者成功率远低于高学历者,也照样会导致低学历者出现大批成功人士。

对于高学历者,普通人既会关注成功的人,也会关注那些没成功的人,并且高学历却落魄的人尤其受关注,容易被当做新闻报道;而对于低学历者,普通人往往只关注成功者,忽视了广大学历低又没成功的人。正是因为忽视了这些"沉默的数据",才产生「读书无用」这种结论。

为什么你还那么信奉“读书无用论”?

第二点,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唯金钱主义导致的价值观扭曲

生活成本,看看不断上升的房价就知道了 。辛辛苦苦读书数十载,社会上打拼数十年,发现自己依旧买不起房子。埋头苦干为了升职加薪,却发现不如人家炒几套房子赚的多。

面对这样的现状,不是每个人都能保持初心不浮躁的。当然在这里只是拿房价作为一个标的物。

为什么你还那么信奉“读书无用论”?

第三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与教育成本的不断攀升

教育成本,现在一个本科生,读大学思念的费用基本在10万元左右,在加上读小学及中学期间的各种花费,供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最少需要几十万到一百万甚至不止,这对于工作还不错的家庭来说咬咬牙还能承受,但是对于贫困地区的人来说太困难了。

在加上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正如刘强东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讲的一样“在北京如果你能上个北京四中,基本上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名校。而如果你是在贫困地区的学校,那你可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为什么“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兴起,一方面他们要承受巨大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承受孩子努力也考不上大学,或者学成出来找不到好工作的巨大心理落差。

为什么你还那么信奉“读书无用论”?

第四点,教育的目的不明确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会回答肯定是找一份好工作啊!但是我们的教育真的仅仅知识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么?那么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建设那么多的高等学府,我们只需要针对社会上的岗位建设各种技工学校就好了。

国家建设高校其最初的目的一定是为了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解决就业问题(个人观点)。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标让笔者感觉到越来越不清晰,读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上大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遥想当年笔者在报大学志愿时的迷茫(在当时很痛恨自己没有自己及其热爱的专业,也不清楚学那些专业究竟是为了什么),更不禁对教育的目的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台湾有个老公务员,死以前写副对子:为五斗米折腰三卡三考丧尽气节,领百万元滚蛋一分一厘了此残生。

读书出来拿到博士做官,就是为了一点薪水,五斗米是待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晋朝陶渊明那个时候的待遇,是一个月五斗米。折腰,就是跪下来给人家行礼。“三卡三考”,形容台湾当年,“三卡”,早晨八点钟签到,有个卡片的,下班也要签卡的,审查你。“三考”,小学考中学,中学考高中,高中考大学,大学考留学,留学回来做公务员,三年一考试,才能够升上去,把读书人、知识分子的人格都磨光了。

然后,到老了退休,“领百万元滚蛋”,最后退休了拿一百万元,“一分一厘”,放在银行里拿利息,“了此残生”,是这么过一辈子。

如果我们的教育的目的仅仅当做是为了找一份工作,如果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读书无用论看上去又颇有几分道理。

但反过来一想,面对极高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扭曲的价值观,我们又如何能去批评一个变得功利的心呐?以上就是笔者认为的“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不足或错误之处,妄大家批评指正。

为什么你还那么信奉“读书无用论”?

虽然笔者纯属吃着地沟油,操着国务院的心,但笔者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越来越好,能够给寒门的孩子更多的机会。而不是阶级分化越来越严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