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臨儲拍賣對價格走勢有多大的影響?

玉米臨儲拍賣有些超出了市場的猜想,那麼,臨儲拍賣是怎麼影響價格走勢的?用糧企業採購心理又是怎樣的?

經過此前幾輪拍賣後,拍賣糧已成交了約3300萬噸(截止5月25日),現在必須要關注的肯定是出庫的情況。綜合來看,隨著臨儲玉米拍賣的持續進行,拍賣糧源逐步流入市場,市場供應有保證。短期內拍賣糧源投放節奏仍將保持穩定,拍賣成交情況主導市場價格走勢。

據瞭解,目前貿易商手中玉米庫存較去年偏多,陳玉米拍賣市場過熱,溢價偏高加之南方需求疲弱,已經造成貿易商出現虧損,後期貿易參拍熱情或將有所下降。

綜合來看,拍賣成交數量這麼大,成交價格不跌反正,有些匪夷所思。或許是平均數概念會掩蓋問題的真相,需要更深刻地進一步分析。

拍賣價格,是不是真的不跌反漲?黑龍江和吉林省的拍賣數量最多,最有代表性。首先,黑龍江的拍賣數據。

玉米临储拍卖对价格走势有多大的影响?

從上表顯可以看出:第一,每週兩次拍賣。第一天量小,第二天量大;第一次拍賣價格低,第二次拍賣價格高。第二,量大的成交均價高於量小的。第三,整體價格抬升的。可以初步判斷,黑龍江拍賣價格是上升的,且創出了新高。

玉米临储拍卖对价格走势有多大的影响?

顯然,吉林玉米拍賣價格也在逐步回升。綜合看來,近幾周以來,價格確實是在上升中。成交數量,是否真的在下降?僅從數據上看,確實是下降的。

首先,不同省區的拍賣數量佔比構成情況。可以明顯看到,黑龍江一省佔比穩定在50%以上,甚至60%以上。無論是拍賣數量的絕對值,還是相對佔比情況,黑龍江均是在增長的。

其次,看一下黑龍江和其他區域的成交率情況。似乎看出些問題。其他地區的成交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已經是很高了。而黑龍江成交比率一直在下降過程中。

第四,作為東北風向標的吉林省,其成交率100%能夠說明市場需求之強勁。

問題來了,黑龍江數量和佔比較大,且不斷提升,這是市場成交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量價齊升,市場以獨特的方式表達了擔憂。似乎市場嗅到了一絲味道,有一點像去年一樣的味道,人們開始出現惶惶之感。

曾記否 ,去年這個時候,正是在拍賣一路高歌猛進之時,八月份拍賣市場卻來了一個猛剎車,一腳踩到底的那種。臨儲玉米曾一度幾乎停止拍賣,導致八月份一個月僅拍出了兩百多萬噸,之後的市場可以想象得到,出現了報復性上漲和極度的恐慌。

按照常理,今年政府肯定會避免重蹈去年的覆轍,絕對不會再人為減少供給。然而,從當期的拍賣高成交率高溢價看,似乎顯示了人們的擔憂。

歷史可以給我們的這個拍賣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吉林缺糧,企業從吉林當地拍賣和從黑龍江拍賣,成本是不一樣的。

從國家臨儲的剩餘量結構可以看出來一些端倪。顯然,有兩個問題:

數據顯示,四分之三的玉米集中在黑龍江,其他地區僅有400多萬噸。不僅如此,內蒙古的玉米還有一部分存放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那比黑龍江還要偏遠。

理論上是這樣的,因為14年的糧越來越少了,且沒有了意義。吉林省15年糧源有4000多萬噸,理應成為價格的壓艙石。而事實上是這樣嗎?

理論上吉林15年糧源能夠成為市場定價的基石,而現在投放的體量還不夠,暫時還勝任不了。幾乎所有地區、每個年份,拍賣都有溢價。尤其是吉林15年拍賣成交價格達到1522,高出了二等1490的拍賣底價。

現在,回過頭再來看拍賣數量分配問題。其他地方的拍賣絕對數量是在下降的,這似乎人們是有所擔心的。

猜想,或許存在一種可能,就是其他地區的一些企業因庫存不足而被逼倉了。

若如此。手裡沒有糧,要想買糧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在當地拍買,一個是去黑龍江買。而當地糧的投放量又有限,僧多粥少;而黑龍江是僧少粥多。

所以,當地拍賣糧的定價,或者是參照系就變成了“黑龍江拍賣價格+合理物流費用”,而不是該省區的拍賣底價。

2008年,我們提出玉米市場“八面分析法”的同時,還提出了另外一個重要理論——抽水機理論。這裡不再贅述,我們用一個例子來闡述當前的定價原理。

這裡,假設我們是遼寧或吉林的用糧企業,或者是南方的飼料採購企業。

其次,黑龍江拍賣到企業或港口則自覺不自覺地成為了拍賣定價的參照標準。也就是說,吉林或遼寧或港口企業的物流價差和品質價差,成為其當地或拍賣出價的標準。

最後,這種定價確定了其他地區拍賣價格的頂部。也就是說,要再高了,就去黑龍江買。

所以,這也是我們能夠看到黑龍江在每次中也還有不錯的成交量的原因。

到這裡,似乎可以解釋市場持續放量和價格上漲的原因了。然而,真正原因可能並不是這麼簡單。

近日,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布《2018年5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

2018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將調減至34950千公頃,比上年度減少495千公頃。單產每公頃5995公斤,比上年度減1.6%。總產量2.10億噸,比上年度減2.9%。

玉米消費繼續增加。其中,飼用消費1.43億噸,比上年度增2.2%;工業消費6880萬噸,比上年度增6.2%。預計期末結餘變化量減少2007萬噸,缺口比上年度擴大1365萬噸。受全球玉米減產預期,預計2018/19年度中國進口玉米到岸稅後均價每噸1600-1700元,中間值較上年度上調50元。

今年儘管玉米種植面積下降或導致產量縮減,且預期下游需求將明顯增長,但短期內難以改變玉米現貨市場供應略大於需求的局面,期望玉米市場再現牛市行情顯然不太現實。

雖然短期內仍將承受政策糧不斷流入市場的巨大壓力,不過價格經過近1個月的調整,已經接近底部,儘管後期仍有一定下行空間,但價格波動不會特別明顯,未來玉米市場終端需求可能呈現增長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