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幾十年差距嗎?說說我們的中國芯

這次中興通訊事件之後,一時間關於中國芯的事又炒起來了,隨著國家決心要開始建立屬於中國自己的半導體等系列產業,一些所謂的“行內人士”紛紛跳出來表達所謂的感受,其不外乎:中國芯做不到的,因為我們離外國有幾十年的差距,怎麼都追不上;或者這工藝太複雜,需要配套的太多了,做不到;有些就乾脆說這是高科技,肯定做不到。最終呢,這些貌似客觀的“行內人士有些就單純表達了悲觀,有些則乾脆甩開面具,直接說中國人做不出來,還是要靠買。

真的是幾十年差距嗎?說說我們的中國芯

對此,雜菜齋表示這觀點極其可笑:先說差距的,差距當然有,不然怎麼追趕呢,但是假如按那些“行內人士”說的,差距太大趕不上就不要趕的話,那永遠趕不上了。最典型的就是半導體行業,其實當年我們的差距並不大,大概也就幾年的差距,但是因為相信了所謂差距太大趕不上的鬼話,我們漸漸放棄了這個行業,而國外利用我們的市場發展壯大,進行研發更新,這才導致我們的差距一年比一年擴大,要是真的按照那些所謂“行內人士”的觀點,那真是一輩子都趕不上了。

真的是幾十年差距嗎?說說我們的中國芯

事實上,那些“行內人士”是不是真的“行內人士”都值得懷疑,大家其實都知道,追趕的一方是有後方優勢的,真正投入大,專心做,追是跳躍性的,根本不存在什麼,現在差距四十年,所以追也是四十年,永遠也追不上的鬼話,其實真的追起來,我們一年就可以追近許多,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我們和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對比,90年代我們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日本的六分之一,那時也像現在這樣,說日本這麼有錢,領先我們這麼多年,就算躺在那裡一點不動,我們中國也追不上,何況日本每年還增加呢,所以肯定是追不上的,然後呢,現在中國是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3倍。

真的是幾十年差距嗎?說說我們的中國芯

至於那些說高科技配套多的,更加不值一提,當年所謂的高科技現在被中國趕超的還少嗎?記得機械製造這塊,當初是我們的短板,還被別人卡過脖子,禁止出口,然後呢,我們自主研發,一點點追上去了,在有些行業中,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一開始,還有不少所謂的“行業人士”會說,中國貨就是便宜,質量還是日本貨好,一臺能頂幾臺,結果呢,後來他們推崇的日本貨在市場上都見不到了,還有我們的高鐵,當年也有人說,高鐵是高科技產品,只有引進國外技術,用日本的德國的才行,然後呢?現在的事實是我們的高鐵是世界第一。

真的是幾十年差距嗎?說說我們的中國芯

事實證明,只要我們中國人想幹的,下決心幹的,總能幹好,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什麼高不可攀的高科技,外國人是人,中國人也是人,他們能做出來的,我們也能,只是當初這個行業剛起來的時候,國外大量相對優質和便宜的芯片湧入,面對這種看上去很划算的買賣,我們一點點放棄了自己的行業,放棄了自己的中國芯,因為我們把這些廉價的芯片當成理所應當的存在了,甚至在很多言論的蠱惑下,相信了這些企業這些產品隨時都能為中國所用。然而,先是各種產品漲價,最後又是這次中興事件,徹底的給了我們一巴掌,也算打醒了我們,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要我們認真的拋棄幻想,下定決心,不理會那些所謂“行內人士”的蠱惑,認真的做下去,遲早會像其他行業一樣,將我們的中國芯做到世界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